APP下载

热熨疗法对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预防作用的研究

2017-08-30吴小飞余娅娟詹晓雁谈伟芬陈巧玲应灵妹

护理与康复 2017年8期
关键词:热熨机械性置管

吴小飞,余娅娟,詹晓雁,谈伟芬,陈巧玲,应灵妹

(浙江省中医院,浙江杭州 310006)

热熨疗法对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预防作用的研究

吴小飞,余娅娟,詹晓雁,谈伟芬,陈巧玲,应灵妹

(浙江省中医院,浙江杭州 310006)

目的 观察热熨疗法对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PICC置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141例和对照组103例,观察组采用药盐包热熨疗法,对照组采用温水毛巾湿热敷,比较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及发生时间。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0.64%,对照组为2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静脉炎发生主要集中在置管3 d内。结论 热熨疗法可有效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热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静脉炎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ing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置管,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适用于中长期输液、化疗、胃肠外营养等。PICC因其留置时间长、能够安全地输注刺激性药物、保护患者血管、减轻患者痛苦、可由护士操作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但是PICC作为有创操作,其并发症的发生也不容忽视,机械性静脉炎即是PICC置管后出现的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发生率为18%~26.7%[1]。机械性静脉炎多发生于置管后5 d内,最常发生于穿刺后的48~72 h,穿刺点上方的8~10 cm处[2]。本院PICC置管中心采用药盐包热熨疗法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纳入标准:男女不限,经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预定插管部位无放疗、静脉血栓、血管外科手术史或皮疹、皮肤破损、瘀斑、瘢痕、炎症及硬结,凝血功能正常,外周静脉充盈度好、弹性好,无反复静脉穿刺置管史,无过敏史。排除标准:不符合以上纳入标准者,双侧乳腺癌术后2年内,偏瘫侧肢体或穿刺侧上肢乏力,半年内已参加其他药物临床研究的患者(未经洗脱期)。选择2015年9月至11月在本院行PICC置管且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300例,按随机数字表将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剔除转院出院、自动放弃研究及进入移植病房不便回访跟踪的患者56例,最后完成研究的患者共244例,其中对照组103例、观察组141例。对照组:男51例,女52例;年龄24~89岁,平均63.5岁;血液系统疾病25例,肺部肿瘤13例,乳腺肿瘤21例,消化系统肿瘤34例,泌尿系统肿瘤1例,妇科肿瘤3例,消化道出血3例,脑出血1例,其他2例;经贵要静脉穿刺75例,肱静脉27例,头静脉1例。观察组:男65例,女76例;年龄22~87岁,平均60.14岁;血液系统疾病37例,肺部肿瘤22例,乳腺肿瘤29例,消化系统肿瘤40例,泌尿系统肿瘤3例,妇科肿瘤2例,消化道出血2例,脑出血1例,其他5例;经贵要静脉穿刺101例,肱静脉38例,头静脉1例,腋静脉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选用某进口三向瓣膜式PICC 单腔导管(型号为4Fr),由接受专业培训且技术熟练的PICC置管中心的专科护士行PICC置管术,穿刺点敷以iv3000透明贴膜妥善固定。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置管第一个24 h后更换敷料1次,以后每周更换1次,每天观察穿刺点渗血渗液情况,当贴膜被污染或可疑污染、潮湿脱落、卷边或危及导管时及时更换;置管前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置管的目的、意义、置管过程的配合、置管后的自我维护及注意事项等。置管当天开始连续3 d,嘱患者放松置管侧上肢,避免激烈运动,减少运动量,勿提重物或拄拐杖;指导患者适当进行穿刺侧手臂活动,如握拳,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并发症;置管侧避免测量血压和静脉穿刺。

1.2.1 对照组 置管6~8 h后观察穿刺点,若无出血,用温水毛巾湿热敷(用非接触红外测温仪进行测温,5 min测量1次,温度下降及时更换,以保持水温在50~60℃),温水毛巾外敷在PICC穿刺点上方5~10 cm处,亦可根据静脉走向直接覆盖在静脉上,每天早中晚3次,每次20~30 min,连续敷5~7 d。

1.2.2 观察组 采用热熨疗法。热熨所用药盐包组方:金银花30 g,白芥子30 g,丹参30 g,白芷30 g,莱菔子30 g,吴茱萸30 g,粗盐200 g。由本院药剂科将上述中药研成粉末,加入熟粗盐,在铁锅中翻炒混匀后置入20 cm×20 cm棉布袋缝合制成中药盐包,放在60℃的恒温箱中备用。药盐包使用时用非接触红外测温仪进行测温,5 min测量1次,温度下降及时更换,使其维持温度在50~60℃。在PICC置管前30 min将药盐包沿着静脉走向热熨;置管时将预热好的药盐包用无菌治疗巾包好置于手臂上下,使置管侧手臂在整个穿刺过程中处于温热状态;在置管6~8 h后观察穿刺点情况,若无出血,将预热好的药盐包置于PICC穿刺点上方5~10 cm热熨,亦可根据静脉走向直接覆盖在静脉上,每天早中晚3次,每次20~30 min,连续敷5~7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时间、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静脉炎判断标准:根据美国INS标准分级,没有症状为0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为Ⅰ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为Ⅱ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摸到条索样静脉为Ⅲ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样物长度>2.5 cm,有脓液流出为Ⅳ级。责任护士每日观察穿刺处有无疼痛、红肿,穿刺静脉有无条索样改变、硬结等静脉炎表现,及时记录于PICC 穿刺记录单上,连续观察7 d。

1.4 统计学方法 临床观察记录统一,临床资料专人管理,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及发生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比较

2.2 不同置管时间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时间比较 见表2。

表2 不同置管时间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

3 讨 论

3.1 机械性静脉炎的中医病机 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穿刺、置管过程中,穿刺鞘和导管对静脉内膜、静脉瓣的机械摩擦刺激引发的变态反应,其属于无菌性炎症。可能原因包括:PICC置管时或置管后置管导管在患者血管中反复性移动使内膜受损而引起;选取的导管型号与血管粗细不相符,置管初期穿刺时过度活动造成导管与血管的内壁发生反复摩擦,使血管内膜损伤,临床表现为置管静脉区发红、肿胀,并可以触摸到疼痛和压痛的条索状硬结[3]。其原因与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恶脉”病机相似。中医认为静脉炎病因为脉络损伤至局部脉络血行不畅,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气血不畅,凝聚肌肤,津液输布受阻则肿胀;瘀血内蕴,蕴久化热,则局部发热;脉络损伤,血溢肌肤或血热内蕴则局部发红,其病机在于血瘀气滞[4],毒结凝滞于血脉,致使局部脉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属于中医学“血痹”“脉痹”“恶脉”“肿胀”“血瘀”等范畴。治疗当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散瘀消肿止痛为主。

3.2 热熨法治疗机械性静脉炎的作用机制 热熨法是将药物或其他物品加热后,在患病部位或特定穴位适时来回或回旋运转,利用温热及药物作用,以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肿、温经通络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5]。《内经》中就有“血得热则行,得寒则泣”的说法。“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本研究所提及的热熨药盐包由金银花、白芥子、丹参、白芷、莱菔子、吴茱萸、粗盐等组成,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风热、解暑热作用,并具有抑菌、抗病毒、消炎、解热等多种药理作用;白芥子具有辛散温通、利气机、通经络作用;丹参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作用;白芷具有祛风止痛、散瘀消肿作用;莱菔子外用透皮,具有行气除胀作用;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抗感染、消炎、抗血栓作用;食盐性味咸寒,有清热凉血、软坚散结、润燥、通便作用[6]。配置而成的药盐包具有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化瘀散结、疏通经络、消肿止痛、抗菌消炎的功效。配上食盐热熨[7],不仅能引药下行,增强疗效,而且药性还可以透过皮肤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影响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抗感染作用,同时利用中药的药理作用和热熨的热效应,使表浅组织产热后通过血液传递或热传导,使较深组织温度升高,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可有效改善患者在置管前因紧张焦虑、寒冷等导致的肌肉紧张、血管收缩,并且可以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起到镇痛、解痉的作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干预方法预防机械性静脉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2.33%,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0.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3 d以内发生静脉炎17例,占比73.91%,观察组3 d以内发生静脉炎12例,占比80.00%,与文献报道[2]的机械性静脉炎多发生于置管后5 d内,最常发生于穿刺后的48~72 h结果相似。

3.3 护理注意事项 热熨治疗时需加强安全护理,进行热熨前用非接触红外测温仪进行测温,温度维持在50~60℃,使接触处皮肤感觉温热舒适,或以患者皮肤能耐受为度,护士加强巡视,5 min测温1次,温度下降及时更换,避免过热出现灼痛、水疱等烫伤及温度变冷起不到热效应。

[1] 高惠宁,郑守华,上官志毅,等.硫酸镁湿热敷联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PICC静脉炎效果观察[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4):301-302.

[2] 王娴,张洁.茶黄膏外敷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1260-1263.

[3] 戴德兰,付艳枝.无粉手套有效预防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4):955.

[4] 聂成梅.复方七叶巴布膏外敷治疗静脉炎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12,27(17):25.

[5] 张玫.中医护理学学习指导[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53.

[6] 陈信云.中药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79,228,209,53,175,155.

[7] 叶定江.中药炮制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39.

吴小飞(1978-),女,本科,主管护师.

2017-03-23

余娅娟,浙江省中医院

R244.9

A

1671-9875(2017)08-0882-04

10.3969/j.issn.1671-9875.2017.08.025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5ZB043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5ZA072

猜你喜欢

热熨机械性置管
八珍汤加味序贯中药包热熨治疗气血两虚型子宫腺肌病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00例的临床观察
热敷温熨消寒止痛
机械性眼球外伤100例临床分析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含金量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心理护理对机械性眼外伤患者围术期负性情绪的影响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