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网工程”:让深圳又走在全国前列
2017-08-30
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下,一些地方开始尝试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推动社会治理,深圳市龙华新区“织网工程”就是这样一个有益的尝试。在深圳市图元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下,龙华新区“织网工程”告别了以管控为主的社会管理方式,向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服务看齐,并在我国首次实现大城市政府数据的大集中和大共享。
“互联网+社会建设”的有益尝试
所谓“织网工程”,是充分运用网格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以责任制为依托,合理划分网格管理单元,将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等内容进行整合,以城市管理、部件及社会各类人的管理为重点,综合考虑“地、物、事、组织”等因素,搭建网格化管理系统平台,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公共服务与便民服务等一系列社会服务。“织网工程”实施时间不长,但它在破除“信息孤岛”、创新社会管理、改善公共服务、重塑政府流程等方面的顶层设计和试点,受到国内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
龙华新区现阶段城市基础设施等硬件日趋完善,信息化应用逐渐加强,城市发展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已经建设完成的数字城管系统已经完成机制体制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及运行环境的建设。且在“织网工程”建设推进的基础上已经完成了机构整合与人员配备,成立新的智慧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深圳市龙华新区在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及社会服务中不断地摸索和创新,建设完成了数字城管系统、综治维稳管理系统及社会服务与管理系统,成为国内具有样板示范意义的智慧城市管理服务工程。
创新型网格化管理模式
图元科技为龙华新区规划设计的覆盖全面的龙华新区统一分拨与管理的“织网工程”协作平台,是一个集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综治维稳的大系统平台。该平台具有鲜明的创新特色:
1、构筑一个统一分拨平台,实现事件的统一采集、统一分拨、统一评价
统一梳理事件分级分类标准,在此基础上探索各类事件的统一闭环流程设计,构建统一分拨平台,实现与各个部门信息系统的横向对接,完成数据的共享和信息互联互通;完善管理部门、责任部门的纵向联接,实现整个管理和考评体系的统一。
2、建立以网格管理为基础的互动型管理体制
再造城市与社会管理流程,在智慧社会服务管理系统平台系统基础上,扩展应用到城市、社会、综治等综合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并通过统一采集、统一分拨和统一评价的建设思路,建立监督有力、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与社会管理长效机制。
3、实现城市与社会管理的精细化
通过“织网工程”整合城市部件普查、三维建模、事件处理等数据资源,实现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管理的数字化、精准化,推动政府行政效能和城市与社会管理水平的大幅提高。
4、建立常态化的评价考核机制
通过设立多级考评管理体系,层层传递压力,逐级落实责任,充分调动和发挥管理区域、专业部门以及管理中心履行城市管理与社会管理职责的积极性,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全面推进新区城市管理向“全覆盖、经常化、高水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基于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的整合
“原先,填写一份纸质合同需要20分钟,录入系统也要时间,办理一份合同全程最少需要半个小时左右,这是材料相对简单的。”网络信息员小赵表示,如今,居民填写电子合同只需10分钟,系统审核只需1-2分钟。
龙华新区基于社区家园网及其微信平台,还开发了一些服务市民的特色项目,既为办事群众带来了便利,也提升了政府政务服务效能。如今居民只需登录该网便可填写、提交合同,租赁合同电子化免去了居民前往窗口填写合同的辛苦,也节省了以往出租屋管理人员将纸质合同信息录入系统的行政成本。电子证照库的设立也起到了同样的效果。居民在社区验证身份证、户口本等身份资料并上传证照库后,这些信息便可在居民办理社保、租赁房屋、子女入学等事务时为相应政府部门从系统中查询获得,减少了居民为办一件事却要跟数个业务窗口打交道的情况发生。
下一步,图元科技将协助龙华新区开发企业服务模块、拓展“一证走龙华”、建立信访维稳应急预警平台、加强人员队伍整合、探索干部绩效考核信息化、构建全方位高效率社会动员体系等六个方面下功夫。扎实推进,真正编织起一张覆盖龙华新区的服务网、安全网、幸福网。
龙华新区“织网工程”系统功能结构图
网络信息员用PDA核对居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