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低浙江农田化肥施肥强度对策分析

2017-08-30陆若辉陈思力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化肥浙江省肥料

陆若辉,陈思力,沈 月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0)

降低浙江农田化肥施肥强度对策分析

陆若辉,陈思力,沈 月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0)

根据浙江省农业施肥现状,分析不同作物播种面积、复种指数、化肥品种、科学施肥水平等因素对施肥强度的影响,提出通过采用政策引导、科学施肥、调整肥料施用结构、改变农民不合理施肥等措施来实现化肥减量的目标。

施肥强度; 制约因素; 对策措施; 浙江

肥料是现代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是粮食的“粮食”,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保持和提高地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实践证明,施用化肥是最快、最有效、最重要的增产措施。当然,化肥在带来农作物增产的同时,因盲目、过量使用,不仅造成了能源和资源的巨大浪费,一定程度上也给环境造成了污染,导致了耕地质量下降,土壤酸碱平衡、化学元素平衡和土壤生物群落平衡破坏,局部地区地下水硝酸盐超标、水体富营养化、沿海水体赤潮等现象。因此,降低农田施肥强度,提高肥料利用率,对促进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明了浙江省农业施肥现状,利用全省现有资料和调研成果,分析了浙江农业化肥减量增效的路径和制约因素。

1 化肥施用现状

1.1 施用量较大

分析历年统计数据,20世纪90年代浙江省用肥量高峰时接近100万 t(折纯,下同),随着化肥产业结构的调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2001—2013年,基本在92万t 左右徘徊,下降十分缓慢(图1)。

图1 1995—2013年浙江省化肥用量(折纯)变化情况

1.2 过量施肥现象普遍

浙江省作物的化肥平均用量大,但分布不均。平均667 m2作物播种面积化肥施肥量2001年为20.2 kg左右、2010年也为20.2 kg左右、2015年为19.4 kg左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15 kg的用量。从不同作物情况来看,席草、桃、柑橘、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化肥施用强度大大高于粮油作物。2010年,全省桃、梨、柑橘、葡萄、蔬菜、果用瓜种植面积占全省各种作物播种面积的27.41%,化肥施用量占比达65.92%。从区域来看,各地化肥施用强度差别也比较大(图2)。

图2 浙江省各市667 m2播种面积化肥(折纯)施用量

1.3 养分利用率低

我国农田养分利用效率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根据2005年以来全国测土配方施肥11 788个3414田间试验数据,现阶段我国水稻、小麦氮肥利用率分别为32.3% 和28.8%,设施番茄氮肥利用率仅8.5%。与世界主要地区和作物的氮肥利用率相比,东南亚水稻和印度小麦的氮肥利用率都在40% 左右,一般发达国家氮肥利用率可以达到40%~60%。

2 制约因素分析

化肥使用总量的变化与作物播种面积、作物结构、作物品种、作物产量、化肥市场波动、化肥品种、科学施肥水平等诸多因素有关。

2.1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居高不下,复种指数高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千斤粮、万元钱”新型耕作制度的快速发展,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居高不下,统计数据表明,2000年以来,浙江省的经济作物比重一直在40%以上,尤其是在城市近郊、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市、区),农民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常年种植蔬菜瓜果类作物。表1为浙江省常见栽培作物的化肥施用情况,由表1可以看出蔬菜、果用瓜及果树等作物化肥施肥量为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的2倍及以上,而蔬菜等作物常年种植3~4季,复种指数高,耕地单位面积的化肥使用量严重超量。

2.2 高产作物品种栽培面积扩大,化肥用量增加

确保粮食安全,事关社会稳定,提高粮食单产成为确保粮食总产的主要措施和手段,追求高产成为常态。从目前来看,高产品种对养分的需求量较多,同时其耐肥性能也比较高,但在化肥施用到达一定程度以后,使用化肥带来的经济效益下降。以超级水稻为例,667 m2产量达到950 kg,其本身所需要的养分就大大高于常规水稻,由于其耐肥性能较强,即使继续增加化肥用量虽不能再增加产量,但对其生长影响也不像常规品种大,容易产生盲目施用化肥现象。水果、蔬菜等品种时常更新,与以前的品种相比,个头更大、产量更高,需肥量也相应增加。高产出意味着高投入,在目前的种植制度下,这一施肥习惯也是导致化肥用量居高不下的原因。

2.3 农民不合理施肥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经过多年来科学施肥知识的宣传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广大农民的科学意识有了一定的增强,传统“要高产多施肥”的观念逐步转变。但由于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为主的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民科学施肥认识的提高,重无机肥轻有机肥、重氮磷肥轻钾肥,过分依赖多施化肥增加产量的现象依然较为普遍。不合理施肥不仅消耗了土壤养分资源,破坏土壤结构,而且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也对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隐患。一般蔬菜作物氮、磷、钾吸收比例为1∶0.3∶0.6~1.1,而实际氮、磷、钾投入比例为1∶0.33~1.0∶0~0.5。据我们对42.0 hm218种大棚作物施肥的调查汇总,大棚作物每年平均667 hm2施化肥纯N 22.2~115.2 kg、P2O56.0~65.9 kg、K2O 6.1~66.0 kg,有机肥1 000~2 000 kg,氮磷超量,钾不足。肥料施用结构不合理,不仅直接影响肥料利用率,而且导致化肥流失,形成面源污染。

表1 浙江省不同农作物667 m2化肥(折纯)使用量 kg

作物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蚕(豌)豆2.503.301.232.24大豆2.921.900.663.79花生2.731.030.967.50番薯4.361.751.965.38马铃薯4.481.991.377.40油菜9.852.661.523.95大麦11.282.920.753.45小麦11.402.051.254.72早稻10.282.622.974.04棉麻9.581.141.308.16玉米9.211.861.777.51晚稻10.772.563.554.07单季稻12.061.973.094.70杨梅2.690.655.767.81柿子6.001.461.167.47桑14.952.691.833.30枇杷7.495.175.828.13茶14.511.851.828.79山核桃3.522.092.3319.23香榧13.104.571.377.85梨8.733.205.1517.04蔬菜13.692.693.1822.11甘(果)蔗10.912.333.3128.19竹笋14.294.124.8423.59葡萄8.202.706.5530.74果用瓜7.872.503.9235.04柑橘11.904.7013.8021.50桃13.3015.9011.4022.40席草7.253.845.53111.76

2.4 缓控释肥料推进缓慢

2.4 两组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HR及MAP均上升,研究组变化幅度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缓控释肥料作为化肥行业的高新技术产品,与传统氮肥相比,缓控释肥能够有效延缓、控制养分释放,进而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素损失,是被称为化肥绿色革命的高新技术产品,已成为世界各国化肥产业的发展方向。缓控释肥可以在确保作物不减产甚至增产的前提下,通过减少化肥的投入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但由于其生产工艺相对复杂、成本相对较高,又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缓控释肥的推广。

2.5 政策支持力度严重不足

化肥减量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极强的工作。近几年来,尽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认识到化肥减量工作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完全依托测土配方施肥作为化肥减量的措施,缺乏针对性。测土配方施肥在化肥减量上有一定的效果,但其目标是实现作物养分的科学配比,对用肥不足的地区、作物却需要增加用肥量。商品有机肥使用的覆盖面还不够,在替代化肥上作用还不明显。因此,制定可操作、针对性强的化肥减量政策,已成为推进化肥减量的当务之急。

3 对策措施

控制化肥使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生态省建设的重要举措。在现行耕作制度和追求高产、高复种指数的前提下,只有采取政策引导,通过科学施肥,调整肥料施用结构,改变农民不合理施肥,才能实现化肥减量的目标。

3.1 加强对化肥减量工作的领导

化肥减量工作是一项事关生态省建设大局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性的大事,不仅利在当代,而且功泽千秋。各级政府应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化肥减量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把化肥减量工作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促进化肥减量工作的顺利推进。

推进化肥减量应是今后一段时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推进水污染治理、改善水环境的重要内容。要积极鼓励广大合作社等规模生产组织应用缓控释肥料和有机肥料,替代普通化肥,参照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建议省政府把化肥减量纳入农业生态补偿范畴。要制定缓控释肥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目前,浙江巨隆化肥有限公司已成为浙江省生产缓控释肥的龙头企业,但因资金、技术储备等原因导致在新产品研发、推广应用上一直难以有大的突破。建议制定缓控释肥料产业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在缓控释肥研发、生产、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提升产业社会参与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3.3 进一步提高测土配方施肥到位率和覆盖率

基于浙江省化肥过量施用的普遍性,采取测土配方施肥可以使化肥施用从盲目走向科学,实践证明,测土配方施肥是盲目施肥区减少化肥使用量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在目前缺乏针对性强的化肥减量措施的前提下,测土配方施肥依然是实现化肥减量的主要途径。

3.4 加大商品有机肥推广力度

充分发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商品有机肥生产与应用的意见》(浙政办发〔2010〕151号)的导向作用,加快推进商品有机肥的推广应用,合理、循环利用农业资源,减少化肥使用量,实现“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3.5 加快科学施肥技术研究

利用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加强精准施肥技术的研究,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滴灌系统(设施农业),综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肥水同灌,可减少50%的肥料用量,大幅度地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以最少的肥料投入达到较高的经济效益。加快发展缓控释肥料,研究不同条件下缓控释肥料施用技术,促进缓控释肥料的推广应用。开发施肥器具,发展适合大田作物和设施地应用的水肥一体化设备,以及适于播种、施肥、整地一体化的施肥机械等。

3.6 建立完善肥料政策法规体系

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肥料用量平稳甚至下降的同时实现作物增产和环境保护,主要得益于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制度保障技术到位。作为经济强省的浙江,有必要制定有关耕地土壤保护及肥料管理的相关规范,对耕地土壤保护,肥料生产、登记、销售、应用等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形成以地方法规为依据的耕地土壤、肥料管理制度;同时有必要建立鼓励肥料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的奖励机制。

[1] 陆秋生.发展低碳农业积极探索化肥减量新途径[J].上海农业科技,2010(6):26,36.

[2] 乔新法,夏景云,张芳英.实施化肥减量行动计划,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9):19-20.

[3] 陈丽洁.关于合理调控化肥农药施用的相关思考[J].科学种养,2014(13):297-298.

[4] 解开治,徐培智,张仁陟,等.化肥减量技术的可行性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7(5):55-58.

[5] 杨林章,冯彦房,施卫明,等.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生态学报,2013,21(1):96-101.

[6] 林葆,林继雄,李家康.长期施肥的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变化[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4(1):6-18.

(责任编辑:张才德)

2017-06-15

陆若辉(1973—),浙江慈溪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土肥技术推广工作,E-mail: h67918@tom.com。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801

S511

A

0528-9017(2017)08-1293-03

文献著录格式:陆若辉,陈思力,沈月. 降低浙江农田化肥施肥强度对策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8):1293-1295,1301.

猜你喜欢

化肥浙江省肥料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初心》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田间试验化肥减量增效促农增收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浙江省特级教师
——吴淼峰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8年12月肥料购、销、存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