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调查统计的民用飞机客舱舒适性主观体验研究

2017-08-29郭天鹏孙学德汪光文

科技视界 2017年11期
关键词:民用飞机问卷调查

郭天鹏 孙学德 汪光文

【摘 要】本文以问卷调查为手段,完成对民用飞机客舱舒适性主观体验调查。通过问卷设计,结合问卷反馈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证明了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民用飞机客舱舒适性各指标在乘客主观体验中的轻重主次,对民用飞机设计中客舱舒适性的指标权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民用飞机;客舱舒适性;问卷调查

Study of Cabin Comfortability Subjective Sensation Based on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s

GUO Tian-peng SUN Xue-de WANG Guang-wen

(Shanghai Aircraft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Control and Oxygen Systems Department, Shanghai 201210,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questionnaire survey is designed and executed to study and analyze cabin comfortability subjective sensation. Based on the feedback, data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have been achieved which demonstrated the validity. Statistics results explained well the priorities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of cabin comfortabilit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assengers, which is very helpful for guiding civil aircraft design, especially for weighing variety of indicators.

【Key words】Civil Aircraft; Cabin Comfortability; Investigation

航空工業是战略性高科技产业,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工业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民用航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国际性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大型民机是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是大国必争之地。但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政治大国,大型民机产业才刚起步。自主研制大型民机,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航空产业,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带动科学技术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现代化步伐,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民机激烈竞争的重点主要体现在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环保性等方面。而民机舱室环境技术与民机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环保性直接相关。它包括在各种飞行条件下,将舱内空气的压力、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洁净度保持在允许范围内,为乘客提供足够的流通空气和新鲜空气,并改善货舱和电子设备舱内的环境条件。舱内舒适的温度环境、合理的压力绝对值、人耳无感觉的压力变化速度、清新的空气和适宜的风速,已经成为现代民机吸引旅客的重要条件[1-10]。

但是,飞机设计是典型的复杂系统设计,需要在有限的资源条件和各种约束下,各设计指标的权衡至关重要,就客舱舒适性而言,各指标最后的评价都来自顾客,也就是乘客的主观体验,甚至可以说这是直接关系到一款商业飞机商业运营的成败。

为此,2016年1月21日至2016年3月2日,本文发起题为《请选择乘坐飞机时您的舒适性受下列因素影响程度》的客舱舒适性调查,为客舱舒适性设计权重提供主观体验依据。

1 调查设计说明

经过环境控制专业7年多的经验及对乘客访谈记录,总结与舒适性相关的内容如下:对温度高低的冷热感受;(湿度较小)造成的人眼干涩、口干舌燥、咽喉发干疼痛、鼻干发痒;太阳透过窗户对人体的热辐射、飞机侧壁对人体的冷辐射;(飞机爬升和下降时产生的)压耳不舒适感、甚至耳疼头痛;吹风的不舒适感;听觉冲击;(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无味气体(CO、CO2、O3、有机化合物等),通常可造成乏)乏力嗜睡、干咳、头晕;(汽油、滑油、人体异味、食物等造成)嗅觉冲击;(照明光亮的强度和颜色造成的)视觉冲击;天花板和行李架的高度和开阔程度;座椅宽度和座椅前部的伸腿空间;飞机振动(不包括飞机遇到气流的颠簸)等。

调查问卷的设置针对客舱舒适性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十二项体验,十二项体验的选择主要基于人的主观感受,从触觉、听觉、视觉、味觉与嗅觉进行分解:

触觉进一步分解为静态触觉和动态触觉两个方面,静态触觉包括座椅、天花板等决定的空间感受和辐射、光照、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等的热热舒适性指标;动态触觉包括振动、空气风速等引起人对周围环境变化引起的触觉体验;

听觉进一步分解为听觉结果量噪声评价与听觉器官相关的空气压力及其变化;

视觉上进一步分解为光照引起的光感受,座椅和天花板等引起的空间视觉感受;

味觉和嗅觉上分解为空气气味、并根据相关条款衍生出空气洁净度的指标要求。

详见表1:

表1 体验项设计

为避免独立样本主观影响的较大偏差,题目设计为比较性选择题,每项调查设计六个选项(A. 最大;B.非常大;C. 比较大;D.一般;E.较小;F.无影响)。

综合国内民用客机主要用户的基本情况,以及北京上海航线的绝对繁忙程度,本调查主要针对北京和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发放,同时采用微信调查等形式扩展到全国乃至全球范围。

1.2 调查结果

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超过500份,统计结果见表2(详细调查结果见附件《舒适性调查结果》)

2 调查分析

2.1 调查有效性说明

此次调查问卷收集到调查结果地域分布如图1所示:

上海、北京占比达到50%,与国内民机市场情况相符,共涉及国内28个省市自治区(新疆、青海、内蒙古、云南、贵州、台湾无反馈,见图2),可以反映国内乘客对舒适性的主观体验;同时还收到多国外反馈份(包括德国、委内瑞拉、加拿大、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新西兰),覆盖范围广,有实际的参考意义。

表 2 舒适性调查结果统计

图1 调查结果地域分布

图2 调查问卷覆盖国内主要航线和地区

平均填写时间109.6秒,与测试结果无差别,无统一答案问卷,问卷质量可靠。

3.2 调查结果分析

选取“A.最大;B.非常大;C. 比较大;”三者为主要研究对象,“D.一般;E.较小;F.无影响”在本文中认为提升设计质量对乘客舒适性的主观体验影响不大。

统计结果见图3, 显示选取A+B和A+B+C两种排列方式结果基本相同。本文主要针对A+B结果进行分析。

a)“空气压力及其变化”和“座椅”二体验项目对人影响“非常大”以上的比重接近50%,此二项目涉及人呼吸及耳朵感受与直接触觉体验,与预期结果一致;

b)“噪声”、“振动”和“空气气味”三体验项目对人影响“非常大”以上的比重超过30%,此三项目均系飞行途中长期感受,且一般为负面,从心理学角度更容易造成主观体验重视,与预期结果一致;

c)“空气温度”、“空气洁净度”和“空气湿度”三体验项目对人影响“非常大”以上的比重超过20%,三项目均系飞行途中长期感受,少数情况下为负面感受(温度和洁净度控制已经比较好,湿度在短航程中变化幅度不是特别大),与乘客日常生活的主观体验有一定明显差距,与预期结果基本一致;

d)“辐射”、“光照”、“天花板”和“空气风速”四体验项目“非常大”以上的比重约为10%,“比较大”以上的比重为30%

e)左右,四项目一般情况無负面感受(或有相应解决办法,如遮光板),与乘客日常生活的主观体验无明显差异,与预期结果基本一致。

为进行其它统计指标的定量分析,假设“F. 无影响”值为0,每升一级主观体验值加一,得到表3中的统计指标:

其中众数和中位数两指标均小于3,亦即主观体验认为影响较小及以下的有辐射、空气风速、天花板、光照。

方差和标准差均为1左右,偏斜度、峰度亦大部分位于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进一步证明统计样本的有效性。

图3 各项调查指标受重视情况汇总图其它统计指标分析

表3 其它统计指标

3 调查结论

综合上述结论,本文认为,在飞机设计中应该加大“空气压力及其变化”、“座椅”、“噪声”、“振动”和“空气气味”等主观体验突出且乘客无力改变的指标的设计比重,亦即良好的压力制度、经济性权衡下得座椅空间、积极的降噪措施与减振措施、严格的污染物控制;考虑必要的“空气温度”、“空气洁净度”和“空气湿度”的设计比重,亦即至少保证原有的温度控制、过滤,保证或增加必要的湿度控制系统;对“辐射”、“光照”、“天花板”和“空气风速”等的设计可以适当放宽。

【参考文献】

[1]楼林,李力涛.民用飞机客舱空气品质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信息,2011(22).

[2]Abdul-Wahab S A,En S C F, Elkamel A,et al.A Review of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Set by International Bodies for the Parameters of Indoor Air Quality[J].Atmospheric Pollution Research,2015,2(4):475-475.

[3]潘先进.民用飞机客舱舒适性研究[J].科技信息,2014(4):218-218.

[4]邱兵,白国银,李丽丽,等.民用飞机客舱空气质量标准限值及检测方法的比较[J].环境卫生学杂志,2013(6):515-518.

[5]佚名.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及换算[J].中国公共卫生,2008(10):1232-1232.

[6]De Dear R J,Brager G S,Reardon J,et al.Developing an adaptive model of thermal comfort and preference/Discussion[J].ASHRAE transactions,1998,104:145

[7]赵荣义.关于“热舒适”的讨论[J].暖通空调,2000,30(3):25-26.

[8]杨嘉,吴祥生,张锦松,等.人体热舒适的模糊综合评判.重庆大学学报,2002,8(25):28~31.

[责任编辑:朱丽娜]

猜你喜欢

民用飞机问卷调查
民用飞机零件的热处理制造符合性检查
民用飞机机载跑道入侵预警系统仿真验证
民用飞机吊挂指形罩鸟撞分析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简介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