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口述历史档案的发展与意义
2017-08-29王文元
王文元
【摘要】口述历史档案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更是顺应时代而出现的产物,是抢救历史记忆的迫切需要。我国档案界将口述档案上升到理论研究兴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这项工作面临诸多问题,比如定位不清,认识模糊,没有标准规范,各自为战,缺乏专业的人才等等。本文着重明确口述历史档案在档案界的定位,并阐述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口述历史档案;发展;意义
近年来,随着口述历史的理念广泛传播和日益深入,口述历史档案也越来越得到档案界的普遍认同。所谓口述档案,是指通过研究者和研究机构对所选口述者进行有记录的采访,从而对历史事件和历史时期的相关记忆与认知进行系统性收集,这些记录下来的信息留存后世,可供研究。其作为文献资料的有效补充,是档案编纂工作的一个方面,适用于社会的各个阶层,不仅能使我们认识到那些曾缔造国家历史并有突出个人魅力的人物,还能使我们了解普通人的人生,在对社会记忆的构建方面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口述档案虽然历史源远流长,但我国档案界将口述档案上升到理论研究兴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这项工作面临诸多问题,比如定位不清,认识模糊,没有标准规范,各自为战,缺乏专业的人才等等。
一、客观看待口述档案概念
档案工作是为“历史”服务的,为历史存证,为历史研究者提供资料,但档案工作和历史研究不完全一样,一般档案多由文件转化而来,口述历史档案则是保存在人头脑中的记忆,它与一般档案价值互补。一是口述历史档案可以完善文件档案的宏观抽象,二是能够突破文件档案的避讳,揭示更多的历史真相和背景关系,三是增加文件档案记载的佐证,使得历史越来越接近本来面目,四是弥补文件档案记载的缺失。口述历史档案关注了个体的记忆、经历、体验和感受,平民性是其显著特点,同时也具有叙述性、多元性和规划性的特点。
二、明确口述历史档案在档案界的定位
口述歷史档案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目前档案资源建设侧重点还是在体制内的档案资源,且有比较完整的归档和移交制度,口述历史档案属于体制外的东西,虽被社会有所关注,但对其定位却是各持己见,没有统一的标准。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量很大,几乎可以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比如政治、经济、民俗文化等,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口述历史档案的完善和补充,所以说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建设是抢救历史记忆的迫切需要,必须针对其特点建立长效机制。首先要加强口述历史档案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建立相应的工作标准、工作流程、保存模式以及整理方法。其次是在档案馆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由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加强档案馆和社会各界的交流互动,充分挖掘收集信息。然后是将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建设纳入规划,在经费上给予充分保证,使得此项工作得以良性运行。同时要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口述历史档案队伍,保证口述历史档案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口述历史档案是顺应时代而生的产物,是抢救历史记忆的迫切需要,这不仅关系到口述历史档案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也与档案资源丰富有序的积累息息相关,是当下档案工作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