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养指导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7-08-29庞永艳简爱华郑燕兰
庞永艳 简爱华 郑燕兰
[摘要] 目的 研究喂养指导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最近1年内科收治的72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实施电脑随机临床分组,将其分为Y组和D组各36例,D组患者行常规脑卒中吞咽功能困难喂养指导,Y组在D组的基础上联合行吞咽功能训练。 结果 Y组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等级评价明显优于D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生存质量评价Y组明显高于D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实施喂养指导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其吞咽功能恢复和生存质量提升具有改善效果,且显著,具有临床内科护理治疗实践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脑卒中;吞咽困难;吞咽功能恢复;喂养指导;吞咽功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15-23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feeding guidance combined with swallowing training on swallowing function recover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after stroke.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in recent 1 years, a total of 72 cases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swallowing difficult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ut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Y group and D group with 36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D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stroke swallowing difficulty feeding guidance, and patients in Y group combined with swallowing function training for training on the basis of D group. Results The stroke patients with swallowing function evaluation of 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D group, which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 (P<0.05). The dysphagia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in 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D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nursing guidance, combination of swallowing function training on the recovery of swallowing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h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nd enhance the effect. It has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clinical nursing practice.
[Key words] Stroke; Dysphagia; Swallowing function recovery; Feeding instruction; Swallowing function training
近幾年随着临床治疗技术和治疗方案的逐渐完善,针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改善的措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形式也越发多样化[1]。因此,针对不同治疗方式恢复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及生存质量的研究也越来越多[2]。本次论文研究的过程中主要从喂养指导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方法入手,对比研究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本次研究的研究内容,在医院内科选取在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72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实施临床研究。针对入选患者实施电脑随机临床分组,将其分为Y组和D组各36例,Y组为研究组,其中男19例,女17例,其年龄范围在45~72岁,平均年龄(59.35±2.02)岁;D组为对照组,其中男17例,女19例,其年龄范围在41~70岁,平均年龄(58.62±3.05)岁。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研究者知情同意。本次入选的72例患者实施组间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实施对比分析。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中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以Y组和D组为比较对象,针对性研究喂养指导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1.2.2 实施方法 D组患者行常规脑卒中吞咽功能困难喂养指导;Y组在D组的基础上联合行吞咽功能训练。
喂养指导:脑卒中患者喂养指导主要分为喂养食物应用指导、喂养姿势指导和喂养时间指导。
第一,喂养食物应用指导。喂养食物应用指导主要是根据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评价情况选择适宜的温度、硬度的食物,在保障患者纤维素、蛋白质获取量的同时优化饮食效果。制定喂养食物指导手册,下发给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实现讲解和教学相结合。
第二,喂养姿势指导。喂养姿势指导主要是根据给予患者喂养食物的类型和患者脑卒中行动情况,调整患者为仰卧300实施喂食。定期组织患者家属进行喂养姿势视频指导,并且在病房内播放喂养姿势重要性和自我调节视频,随时随地的实施喂养姿势指导护理。
第三,喂养时间指导。喂养时间指导主要是帮助患者实施定时喂养,并且将喂养时间的分配原则和及时调整原则告知喂养照顾者,从而保障喂养的高效性。以护理小组为优势创建喂养时间监督实践护理小组,实现喂养时间护理指导。
吞咽功能训练:吞咽功能训练主要是针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进行器官功能训练和进食功能训练。其中器官功能训练本次研究中主要采用器官重复运动训练的方式,以10次运动行为为一组,以1d为一个训练周期,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实施鼓腮、吹起、气、磕牙等器官训练活动。此外,在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实施器官功能训练的过程中对患者软腭、舌根、咽喉等实施刺激,配合运动训练,提升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器官对吞咽食物的敏感度和灵活度。其中进食功能训练主要是根据I、II、III、IV级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实施糊状、粘度、松散性食物吞咽训练,帮助患者提升对食物的感知功能,在优化吞咽功能的同时优化患者生存质量。
1.3 观察指标
1.3.1 吞咽功能指标 采用吞咽功能评价表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进行等级评价[3]。吞咽功能等级评价采用院内自制吞咽等级评价表,从摄入食物吞咽功能和饮水功能两方面对患者实施等级评价,最终确定为I、II、III、IV级四个等级,等级越高吞咽功能越好[4]。
1.3.2 生存质量指标 对两组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采用QOL-BREF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实施护理治疗前后生存治疗评估,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好[5]。
1.4 统计学处理
针对本次研究统计数据实施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软件SPSS21.0处理,统计的资料采用率(%)和()表示,使用χ2和t进行数据检测校验;组间数据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卒中吞咽困患者吞咽功能等级比较
本次研究中两组脑卒中吞咽功能等级评价结果显示Y组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等级评价明显优于D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生存质量评价Y组明显高于D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临床内科中又将其称之为“中风”“脑血管意外”,其是一种脑部血管急性疾病,由于患者脑部血管的突然爆裂或血管堵塞,导致患者脑补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机能和生命安全[6]。脑卒中是目前临床脑补突发性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其致残率高达67%,且以40岁以上的成年人发病率最高。吞咽功能困难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指患者摄入的食物从口腔到胃部运输的过程中受到阻碍,出现梗阻停滞的感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必须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7]。凌卫仙,欧小凡[8]在其研究中强调脑卒中患者并发吞咽困难症的概率高达90%,也是目前对脑卒中患者治疗中最大的困难。而刘晓丽和常洁[9-10]在相关研究中认为针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实施吞咽功能训练能够优化患者的吞咽功能,促进其功能的恢复。郑锦红,张清珠,朱春燕,以及季晓红[11-12]在相关研究中则指出应用喂养指导的方式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和生存质量。因此,无论是从何种观点来看,均能够看出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实施合理的吞咽训练和喂养计划护理等均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根据上述分析,就当前我国临床内科中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和生存质量优化研究上来看,对其效果和影响的针对性反馈研究不足。因此,本次论文在其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实施喂养指导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具有影响效果。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出Y组患者实施喂养指导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后的吞咽功能等级评价明显提升,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另一方面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生存质量评估研究中本次研究结果再次证明了实施喂养指导联合吞咽功能训练能够提升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心理、生理、社会生存质量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萍等[13]在其研究中也提出了实施喂养指导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具有改善作用。而李耀丽等[14-15]在相关研究中也侧面提出了对于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实施合理的喂养计划和吞咽训练方案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从大量的临床研究和本次研究数据结果中能够看出利用喂养指导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可以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中枢神经功能实施改进,从而进一步实现对其中枢神经网络及肌肉群的机能恢复。其中喂养指导能够从被动的角度提升照顾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质量,为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奠定基础;吞咽功能训练能够从吞咽器官功能和进食习惯等方面加速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因此,针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实施喂养指导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其吞咽功能恢复和生存质量提升具有改善效果,且显著,具有临床内科护理治疗实践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郑锦红,张清珠,朱春燕.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喂养指导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11(02):95-98.
[2] 闫慧荣 , 张瑞玲 , 刘淑琴.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病人早期吞咽功能训练的研究[J].护理研究, 2012 , 26 (15) :1407-1408
[3] 陈菁菁.喂养指导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05(04):153-154.
[4] 夏隽晖,许翠娥,夏文广,等.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4(5):88-72.
[5] 朱红.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及护理对脑卒中后患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06(08):149-151.
[6] 范偉娣.脑卒中患者并发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108):131-133.
[7] 武彦,王峰.康复训练脑卒中导致吞咽困难的技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907):5575-5576.
[8] 凌卫仙,欧小凡.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评估和营养支持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3,1203):1126-1128.
[9] 刘晓丽.功能训练对62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护理观察[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6):524-526.
[10] 常洁.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功能恢复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11(20):2592-2594.
[11] 郑锦红,张清珠,朱春燕.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喂养指导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6(11):95-98.
[12] 陈惠.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 2011 , 8 (14) :112-113.
[13] 方萍,岳明,石苗苗,等.早期经口喂养对脑卒中伴中度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5,08(16):1519-1520.
[14] 李耀丽.系统康复指导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10(6):1436-1437.
[15] 吴美芳,利春玲,岑晓婷.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2,2(5):805-806.
(收稿日期:201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