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疗效观察

2017-08-29覃毅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15期
关键词:依达拉奉氯吡格雷急性脑梗死

覃毅华

[摘要] 目的 利用临床病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 選取本院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在急性脑梗死基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不良反应以及随访1年后的治疗效果进行了观察和对比。 结果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78.57%)(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NIHSS 和Barthel Index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的发生,且在一年后随访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4.7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9.52%)(P<0.05)。 结论 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时,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神经症状,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降低复发率,可得到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 依达拉奉;氯吡格雷;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15-63-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edaravone combined with clopidogrel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by using clinical cases. Methods 84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2 cases in each.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lopidogrel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while pati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daravone combined with clopidogrel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herapy.Followed by observation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The effect of daily life,neurological function,adverse reaction and follow-up treatment after 1 year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cure rate(95.24%)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78.57%)(P<0.05).The NIHSS and Barthel Index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No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They were followed up a year later,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4.76%)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9.52%)(P<0.05). Conclusion In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the use of edaravone combined with clopidogrel for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atient's neurological symptoms,and enhance the 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daily life and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It i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and it is worth Clinically widely promoted.

[Key words] Edaravone;Clopidogrel;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Therapeutic effect

脑血管疾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常年高居各类疾病的第一位[1],该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递增,其中绝大多数患者为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是引起急性脑梗死的常见因素,其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2]。该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多与吸烟饮酒、高血压以及冠心病等疾病有关,患者会出现头晕、耳鸣和头痛等症状,起病急促,严重者在短时间内导致昏迷不醒,极大

可能导致患者残疾和死亡。急性脑梗死病变过程中,自由基损伤是最重要的病理机制之一[3]。急性脑梗死的治疗重点是尽快恢复脑组织的血液灌流,改善微循环,缓解缺氧缺血状态,修复神经细胞,保护脑组织,清除其他损伤。因此选择合理的药物进行治疗,对改善疗效有重要意义。依达拉奉和氯吡格雷是在临床上治疗该病的常用药物,可有效清除梗死部位产生的自由基,进而保护神经细胞,改善供血情况,促进血液流动和损伤血管的恢复速度[4]。本研究选取本院84例患有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急性脑梗死基础常规治疗,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随后观察并分析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5]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并经临床诊断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42~79岁,平均(59.2±4.2)岁。实验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42~80岁,平均(60.2±3.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经过临床诊断和头颅CT或者MRI确诊为脑梗死;(2)患者发病在6h以内;(3)无脑梗死后出血;(4)脑功能损伤体征已存在超过1h;(5)无心肌梗死、痴呆及精神障碍等疾病;(6)无严重的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不全或糖尿病;(7)近半年无全身出血史和手术史;(8)初次发作,假如是再次发作的情况时,之前未有神经缺损;(9)未服用过抗凝类药物;(10)未怀孕患者;(11)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首先所有患者进行常规处理,包括控制血压、血糖,并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此外,要注意的是颅内高压的患者需采取脱水降压处理。随后对照组患者进行口服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00542)治疗,口服剂量为150mg/次,每天一次。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静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在250mL生理盐水中加入30mg的依达拉奉,每天静注两次。在溶栓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的各个部位,如牙龈、皮肤、颅内、消化道等部位有无出血发生。溶栓一天后采取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天进行治疗,一天后复查头颅CT。治疗两周后观察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定

应用评定日常生活指数的Barthel Index评分量表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在浴栓前、溶栓后24h、溶栓后14d分别对患者进行评分[6];根据欧洲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标准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7、14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7];同时观察患者的各个部位,如牙龈、皮肤、颅内、消化道等部位有无出血发生及其他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的评定标准为《神经疗效评定标准》。痊愈: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1%~100%;显效: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90%;有效: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45%;无效: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7%左右。治愈率=(基本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及ESS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ESS评分和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和治愈率(P<0.05),表明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具有协同作用,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见表1~2。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 和Barthel Index评分变化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NIHSS 和Barthel Index评分在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NIHSS和Barthel Index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表明,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具有协同作用,对提高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具有良

2.3 不良反应及复发率

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肝肾功能以及血尿常规检查均无异常,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在一年后随访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是4.76%,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是9.52%,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的原因是患者脑部出现了血流循环障碍,引起了血管中血液流通不畅甚至栓塞,随后导致了局部甚至大面积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进而引发了后续一系列的脑功能损伤[8-9]。血液系统发生病理性异常后会形成一些油性成分,从而导致血管中血液粘稠度升高、血液降低,进而逐渐形成动脉血栓,此外動脉粥样硬化还会破坏血管壁的弹性,这会导致血管腔内经变窄进而产生阻塞的情况,这一系列变化最终会导致脑缺氧缺血、脑水肿、生成大量自由基、局部脑神经细胞坏死。要注意的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等合并症的患者,会因其本身营养代谢的紊乱极易发生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所以发生急性脑梗死几率非常高[10]通常情况下,脑部缺血后产生的大量自由基会引起后续更多自由基的释放,如过羧自由基、氧化氢、超氧化物等,这些物质是脂质膜过氧化损伤的主要原因,进而损伤DNA。因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主要方向是清除自由基并降低血小板活化,但是急性脑梗死的病理变化复杂,单一药物并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而多种药物的联用可起到协同作用,临床效果更为理想[11]。

氯吡格雷作为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可通过不可逆性抑制血小板受体与ADP结合而发挥作用,可进一步抑制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被活化,进而有效抑制血小板激活,防止血栓形成[12]。依达拉奉是一种清除自由基的药物,能够快速清除脑部自由基,防止自由基所造成的级联损伤,从而抑制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过氧化反应,防止水肿和梗死的继续发展,促进脑细胞的恢复[13]。依达拉奉的抗细胞凋亡能力可有效的防止缺血导致的神经细胞损伤,抑制神经元受损死亡,促进了神经系统症状的恢复。已有报道表示,实验大鼠在缺血/缺血再灌注后经静脉给予依达拉奉,可干预脑水肿和脑梗死的进展,并缓解或消除所伴随的神经症状,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14]。此外,王平超等研究发现,在使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患者的神经功能有显著提高[15]。就此,本研究对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的疗效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均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NIHSS、Barthel Index和ESS等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P<0.05)。表明单用上述药物虽然能获得较为可观的治疗效果,但是两种药物在联用之后产生的协同作用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恢复速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速度,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这一结果与之前其他研究中所获得的结果相一致[14-15]。

综上所述,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时,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神经症状,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降级复发率,可得到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春玲.脑血管病神经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2(26):5773.

[2] 韩霞.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8):66-67.

[3] 黄华栋,施伟红,李冬辉,等.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53(12):158-159.

[4] 贺斌.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临床与实践,2010,19:614-615.

[5]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杂志,1996,29(6):379-380.

[6] 周艳,孙宏侠,张明明.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30(5):419-421.

[7] 陈清棠.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评定标准(1995)[J].中华神经杂志,1996,29(6):381-382.

[8] Dunmom BJ,McCarthy MJ,Naylor AR,et a1.Carotid plaque instability and ischemic symptoms are linked to immaturity of micro vessels within plaques[J].J Vasc Surg,2007,45(1):155-159.

[9] Tedgui A.The role of inflammation in atherothrombosis:implie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J].Vasc Med,2005,10:45-53.

[10] 浦巖柏,陈欣宇,于洪,等.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8(5):251-252.

[11] 李文霞.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20(5):303-304.

[12] 彭晓琴,张兆辉,何国厚.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Meta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2,19(3):159-163.

[13] 田志强,牛延良,姜炎,等.依达拉奉联合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5):3742-3744.

[14] T Huang,S Bhulaidok,Z Cai,et al.Plasma phospholipids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is associated with metabolic syndrome[J].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2010,54(11):1628-1635.

[15] 王平超,吴锦绣.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药品评价,2016,13(13):45-48.

(收稿日期:2017-05-23)

猜你喜欢

依达拉奉氯吡格雷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观察
浅析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45例临床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