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转型下地方本科院校实验教学改革思考

2017-08-29程满环王国进崔朋姚婷

科技视界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程满环 王国进 崔朋 姚婷

【摘 要】仪器分析作为现代的一种分析测试手段,广泛的应用于科研和生产,因此仪器分析实验是一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重要实验课程。本文以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为背景,针对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特点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仪器分析实验课教学模式、实验内容和实验教学考核方法三个方面提出改革措施,提高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应用转型;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

仪器分析是从事化学、化工、材料、生物、医学、药物、食品、环境、安全、地质、刑侦等领域专业研究和生产实践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是当代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科研素质,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和生产实践离不开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作为仪器分析的实践课程,其重要性日显突出[1-3]。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作为地方应用型院校,在应用转型背景下,仪器分析实验应如何适应转型发展,在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4,5]。

本文从目前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应用转型背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实际独立操作能力,促进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仪器套数少,教师演示为主

由于仪器分析实验所用仪器一般为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价格比较昂贵,一般只有单台套数。虽然实验时采取分组轮流实验,但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学时相对较少,不可能做到让每个学生都亲自操作。实验教学中通常教师在仪器旁示教,学生围在一起看教师演示,部分学生看不清操作,影响示教的效果。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较差,教学效果不好。

1.2 实验内容陈旧,与生产脱节

现在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猛,新的仪器分析方法和设备不断更新发展,但实验教材内容更新速度远远落后于技术发展,导致教材内容出现落后陈旧,完全无法适应现在仪器分析的要求。比如在教材的选择上,一般仪器分析实验的教材都是针对具体仪器而撰写的,常发生教材上的仪器的操作步骤和实验室中的仪器有很大的差别,而使学生无法依据教材进行操作。此外,实验内容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与生产实际结合不够密切,不能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设计创新能力。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完成实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学生教学的作用不够理想。

1.3 实验考核不全面

考核是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它作为督促学生学习、测验学生学习效果、检查与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仪器分析实验考评体系主要以实验报告的内容为考核指标,这种以实验报告论成绩的考评方式,忽视了对实验前预习情况,实验操作过程等的考核,不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做实验更像走过场,很少有学生能真正做好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中严谨操作,实验后认真总结分析,不利于学生严谨工作作风和科研思维的培养。此外,实验报告很难控制抄袭问题,导致千篇一律,不能真正考核学生的掌握程度。

2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

2.1 引进“互联网+”,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模式

大型仪器设备由于其原理较抽象,难于理解,且仪器设备昂贵,数量少等问题,存在教师不好教,学生不愿学的问题。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引进“互联网+”,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模式,可以将大型精密仪器内部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技术等以图片,视频的形式形象、直观的表现出来。有些难以理解的工作原理还可以通过动画的方式模拟出来。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学生易于接受,提高学习效果。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如精品课程、慕课等视频资源,让学生在实验前完成必要的自主学习。对于仪器操作软件,教师也可以通过屏幕录制软件,展现软件的功能及整个软件操作过程。“通过互联网+”,多媒体等学习,让学生在实验前对实验仪器结构、原理、操作有充分的认识,实验不再盲目,可以有效提升实验效果。

2.2 改革实验内容

仪器分析实验在教学内容上要体现应用性和实践性,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同时结合地方产业需求。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我们现有的实验项目如“高效液相色谱柱效能测定”,“定量校正因子的测定”等实验项目均为验证性实验,脱离生活实际,不利于激发学生學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我们结合黄山地方环氧树脂产业需求,开设“环氧树脂中双酚A残留量的测定”及“差式扫描量热法测定环氧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等,这些实验项目与地方产业紧密相连,可以将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又如结合生活实际开设“饮料中防腐剂苯甲酸钠含量的测定”及“ 饮用水中钙、镁离子含量测定”等实验项目,这些实验项目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掌握仪器使用方法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仪器分析的实际应用,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2.3 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目前,仪器分析实验课采用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以实验报告的成绩为主,考核方式单一,不重视实验预习、操作过程、实验结果分析等,大部分学生实验前不预习,不思考,实验时照搬实验教材,边看边做,没有形成自己的实验思路,实验效果差。因此必须建立从实验前预习、实验中的操作、实验后报告分析等多方面的考核监督体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如实验前可以通过查看预习报告,提问等方式考察学生预习情况;实验过程要求学生认真操作,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并对每个学生的操作进行打分,观察学生操作,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找答案;实验结束后认真撰写实验报告,合理分析实验数据。这样对实验的每个环节都做出评价,建立多元考核体系,能更全面、公正的评价实验成绩,激发、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实验。

3 结论

仪器分析实验作为一门与科研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验课程,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笔者针对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特点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仪器分析实验课教学模式、实验内容和实验教学考核方法三个方面提出改革措施,提高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以发挥仪器分析实验在高校转型中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向成,黎霜.仪器分析课程改革初探[J].广州化工,2017,(09):229-230.

[2]刘浩然.化学专业仪器分析实验的设计与思考[J].大学化学,2017,(05):25-29.

[3]刘丽来,丁慧贤,刘翀,等.化学与化工类专业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6,(51):95-96.

[4]郭永明,胡凤萍. 转型高校现代仪器分析教学改革的设想[J]. 广州化工,2016,(09):215-216.

冉谷,张六一,饶通德. 应用转型背景下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思考[J]. 山东工业技术,2016,(21):31-31.

[责任编辑:张涛]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