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探究
2017-08-29韦家旭李霞黄旭明
韦家旭 李霞++黄旭明
【摘 要】本文分析网络文化的内涵和特征,论述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
【关键词】网络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7C-0031-03
如今,互联网已经从单一的信息化手段,正在成为一个承载人们生活的平台,并逐渐衍变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其中,大学生网民占比接近20.6%,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95.1%。网络已经成为年轻一代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构建,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人生观的确立,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全社会的价值道德体系受到各种价值观念的冲击和影响,更不用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大学生们,极易被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被一些错误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侵蚀。因此,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如何利用好互联网,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健康、积极、正确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难题。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
网络文化作为当代大学生拓展知识面,提升自己的视野与见识的平台,有着极大的影响。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型媒介文化,是人们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所进行的特殊方式的传播活动及其产物。从狭义的角度理解,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所进行的教育、宣传、娱乐等各种文化活动;从广义的角度理解,网络文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所从事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活动在内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综上所述,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兴传播媒介,是网络传播各种文化活动和社会现象的综合,代表了一种特有的文化和行为。
(二)网络文化的特征
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平等性、虚拟性、多元性、自由性等特征。
虚拟性。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人们可以匿名上网,可以摆脱现实的束缚,在网络里谈情说爱,交朋结友,抒发情感,释放自我,人们在网络里可以体验现实中无法实现却心中向往的生活。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网,喜欢活在虚拟的世界里,有的网民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
开放性。网络作为信息传播与交流的平台,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它打破时间、空间、地域、文化、民族、语言等限制,实现全世界文化的互通、资源共享,使得人们的思维模式得到了更新,人们的思想也更加开放。
平等性。在互联网的文化交流领域里,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不受家庭背景、社会地位、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年龄身高等因素限制,每个人都可以以平等的身份作为网络文化的接收者,同时也可以是网络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这里没有上尊下卑,没有位高权重、位卑言轻,我们发现在网络文化里可以实现人人平等,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喜欢上网的缘故。
多元性。徜徉于网络文化的长河里,我们发现全世界的文化、经济、科技、教育等都集结于此“网”中,形成文化共融的现象。这就无形中造就了网络里高雅文化与低俗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并存的现实。
自由性。网络是一个有别于真实的虚拟世界,是一片没有等级、没有阶层、没有歧视、任意漫步的空间。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完全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网民的言行举止都被赋予空前的自由。
二、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一)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
1.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引导的影响
(1)有利于大学生养成优良的价值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化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大学生日常可以通过网络关注时政要闻,可以通过跟帖留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声,甚至连我国最重要的政治活动,都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参与到国家的政治活动当中,形成大学生参政议政的良好氛围。在参与政治生活的过程当中,大学生可以逐步接受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也会潜移默化地形成民主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网络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大学生通过关注网络信息、跟帖留言等方式逐步形成良好道德品质,面对网络谣言,诋毁国家和民族声誉,缺乏社会责任的网络信息和帖子的时候,大学生大多能集体发声,阳光跟帖,及时辟谣,并能表达自己爱国爱党,支持党的领导的决心,维护社会道德良知,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清朗网络环境。大家在表达自己的积极看法的同时,也会重新审视自身的道德观,学会全面看待问题,形成正面的道德认知,面对现实当中出现的各种道德沦丧现象,大学生在跟帖讨论的同时,也会端正自己的人生观,明白如何维护道德权益,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大局意识。
2.网络为智能校园和教学管理带来的便利
现在很多高校开始逐步建设智能校园,建成新一代的移动校园网和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移动端教育、移动端学习。移动网絡化的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授课内容网络化,开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构建“云教学平台”“专业教学资源平台”“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数据资源中心”,学生可以通过电脑端学习,也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查找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除了教学的网络化,在管理方面也可以通过智能管理实现“一体化、一站式”的线上服务。可以建成数字化管理与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公共数据中心”“移动校园平台”“大数据智能分析管理平台”“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等子项目,在方便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同时,也对教师开展学生管理,了解学生实时动态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二)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消极影响
1.学生成为低头族,手机综合症现象严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个人电子设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电子产品逐步融入个人的生活当中,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应用,几乎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手机消费业务的不断推出,也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简单和便捷,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各种商品的交易,一台手机在手,出行购物再也不需要钱包钞票,人们开始在生活中越来越依赖手机等电子产品,这种依赖对用户的身心健康与社交能力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而在这种趋势下,逐步出现了“手机依赖综合症”。手机依赖综合症,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在课堂上、食堂里、宿舍中经常可以看到同学们拿着手机低头查看信息的现象,而因低头玩手机出现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在马路上,玩手机、发信息导致的交通事故层出不穷。在这些现象当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问题,我们的学生群体已经被智能机所俘获,产生越来越强烈的依赖感,手机要是没电了会莫名感到焦虑,只有把手机拿在手里,不断用手指点击屏幕,才会让身心得到慰藉,哪怕漫无目的地胡乱刷新信息。
2.学生沉迷网络,滋生网络犯罪事件
网络的广泛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一味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则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内容的便捷和丰富性使得大学生对使用网络日益产生依赖,一方面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方便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又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网络,不能自拔。许多大学生因为玩网络游戏,常常吃喝睡都在电脑桌前,不分白天黑夜地上网,甚至连宿舍门都懒得出了,吃饭都靠舍友或外卖解决,其身心和学业都受到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由于身心发展不成熟,长时间面对网络,大学生不进行正常社交活动,会产生孤独和焦虑的心理,导致他们选择只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找到自身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实现自身价值。在现实社会中,他们容易变得孤僻、冷漠,因为网络里充斥着太多虚假的信息,所以接触互联网文化过久之后,大学生容易上当受骗,长期沉溺于网络中,经常浏览黄色暴力等网站,容易造成精神不振,成瘾者会产生幻听幻想、精神分裂这样的心理问题。同时,由于大学生涉世不深,社会阅历少,容易轻信网上的利益诱惑,走向犯罪的深渊,例如网络博彩、赌球等赌博行为,往往连学费和生活费都用作赌资。而日益凸显的校园网贷事件,也对我们思政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学生往往轻信高利贷的谎言,签订贷款合同,但是到还款的时候,几千块的借款由于利滚利变成了几万的利息,而专业的追债公司更是用尽各种手段逼迫学生还钱,这更是让学生走投无路,往往只能选择退学甚至轻生来逃避追债。
3.境外意识形态渗透
境外意识形态渗透一个最直接的表现是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文化和价值观在我国网络文化中的传播,严重冲击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舆论阵地的话语权。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成型,往往更容易接受新的思潮和文化,在受到西方文化侵蚀时,容易在心里产生疑惑,他们就会开始怀疑自己从小到大受到的社会主义教育,自己的立场也会产生摇摆,进而动摇自己主流的政治观念。国内少部分网民深受西方“普世价值”影响, 打着“言论自由”旗帜,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攻击,甚至歪曲历史,抹黑英雄人物,在网络空间极力散布悲观论调,鼓动消极情绪。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
(一)加强思政教育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思政教育團队
1.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养
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然而,网络文化的多元化、复杂化同样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带了严峻的挑战。因此,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努力做“四有”好老师,即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只有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看问题,与党中央始终保持一致,才能帮助大学生自觉抵制境外意识形态渗透,坚决抵制网络上各种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
2.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网络技术水平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高校教师和学生学习、交流不可或缺的平台。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学习网络知识和技术,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例如,高校思政课教师团队应当积极应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信息技术挑战,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科学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政课教学全面深化改革。通过开发应用网络教学平台、移动学习手机APP、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在线考试系统、网络实践教学基地、微课群等,构建传统课堂和网络数字化课堂两个“课堂”有机结合的思政课全新教学模式。按照网络传播与高校大学生接受规律特点,以碎片化、交互化、网络化的形式整合教学内容,以教师教育引导与学生自主研究学习的方法,搭建系统有序、开合有度的网络教学体系,并使其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交互并进,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与效能,主动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化解繁杂多变的网络资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干扰,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针对大学生喜欢刷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在自己的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上针对时事热点特别是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困惑的问题,及时进行疑难解答,对网络谣言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不轻言、不传播网络谣言。同时,及时把社会上、校园内发生的“正能量”事件进行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通过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使用网络的自律性,自觉抵御网络的诱惑,真正做到成为学业的主人,上课时间自觉关机认真听课,课余时间尽量参与社团活动、锻炼身体,让手机成为辅助学习、拓宽知识面的工具。而不是让网络操控甚至是主宰了自己的生活,让自己回归到正常的人际交往当中。
提高大学生识别网络信息的能力,网络的海洋里,各种信息鱼龙混杂,学生们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否则很容易误入歧途,比如网络信贷、沉迷网络游戏、畸形网络恋爱、网络直播等。树立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感和信心,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端正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西方的价值观和腐朽生活方式面前,能够自觉地抵制诱惑。
(三)加强“易班”建设,建立思政教育的新平台
班级建设、班风提高一直是班主任和辅导员老师的工作重心,自从融入网络化的管理后,许多高校在班级管理中应用“易班”软件。易班由政府主导,严格采用实名制,并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供平台和资源服务,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有力新平台。当前大学生通过网络表达个人意愿和利益诉求的行为越来越多。高校可在易班上树立一批“网络意见领袖”,他们是一些分析问题深刻、有独特见解、能引领主流舆论导向的活跃分子,让他们以普通学生用户、辅导员、教师等身份登录易班,在与大学生的互动交流中,将舆论引导和正向信息传播工作无形化。
利用易班平台开展党团建设,教师可以在党校网络班级中开设党课资料、测验试题、学员展示等模块,将每期党课的教学安排、培养计划、培训参考资料等电子文档都上传到易班党校的专区,方便学员随时随地查看,灵活并有针对性地安排学习。通过在线测试及时了解每期学员的学习情况。同时,将每期培训班活动照片都传到群组相册,包括开班典礼、小组讨论、课题答辩、结业典礼等,在过程中建立在线资料库,不仅使归档工作更加便捷靈活,还能增加学员的凝聚力和归属感。高校辅导员、思政教师、心理辅导员还可以在易班上开辟多角度的交流空间,进行日常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和普及,通过在线解答、线下组织“心理委员培训班”、拓展活动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各类心理辅导。教师也可以通过易班进行学生心理动态跟踪,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
(四)丰富第二课堂活动,让大学生自觉“走出网络”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应该多倡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同学们“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例如,举办时政知识竞赛、党的理论知识问答、各类热点话题辩论赛,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举行阳光温暖活动,进孤儿院关爱孤儿,进养老院关爱孤寡老人,进特殊学校关爱残疾儿童,唤醒大学生的善心,呼吁他们放下手机走向弱势群体,以实际行动送温暖。培养大学生遵守网络文明公约,拒绝不良信息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的上网习惯进行正确引导,有效增强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参考文献】
[1]鲍宗豪.网络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杨鹏.网络文化与青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焦安勤.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高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Y2015LX696);2015 年度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2015KYLX027);2016年度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2016MSZ003);2017年广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工程项目
【作者简介】韦家旭(1977— ),男,广西上林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李 霞(1983— ),女,广西博白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黄旭明(1984— ),男,广西南宁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责编 丁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