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G动荡之中的降级者

2017-08-29杨直

电子竞技 2017年13期
关键词:俱乐部英雄韩国

杨直

4月21日,LPL升降级赛,VG1:3告负DAN,这只老牌的LPL强队第一次跌落甲级赛事的舞台。一时之间,网络上流传的关于队伍解散的猜测、队员投票把VG推上了风口浪尖。

4月30日,LPL联盟化的消息传出,在LPL队伍洗牌的同时,英雄联盟项目的规则终于发生了质的变化。

2017年的英盟聯盟注定与以往不同。面对移动电竞的茁壮生长,逐渐冷却的资本热情,隐藏在平静表面下的是准备并不充分的自上而下的变革。

一条状态与改变的引援态度

3月13日,在VG连续输掉比赛后,VG经理Hunter在伐木累上回答粉丝的问题时提到Bengi比Dandy薪水低,二者相比一分钱一分货。该言论被曝光后在粉丝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支持与反对的声音层出不穷。虽然事后Hunter发长文解释并道歉,但从俱乐部管理人员之前一贯的发声习惯看,国内俱乐部对于韩援的态度也许在悄然间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随着皇族俱乐部开启了LPL引援的风潮。从最初的Insec到后来被买散的三星白、三星蓝,再到韩国的教练组。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了俱乐部提升实力首选的做法。有限的顶级选手、充足的资本以及俱乐部和直播平台组成的利益架构,卖方市场的出现不可避免。于是我们看到了节节攀升的价格与韩援在队伍中不断提升的地位。

然而,无论是成绩还是商业运营,大批量高价引援并没有带给各俱乐部太多实质性的收益。粉丝的目光也从来没有从选手移到俱乐部身上。于是,当长达两年的引援试验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时,利益各方都开始了对彼此的审视。无心也好,有意也罢,VG.Hunter的言论也许代表了审视之下的结果——正视韩援,回归根本。

在俱乐部收紧成本的同时,能够正视留下的韩国选手。打得好褒奖,打得坏批评。虽然Bengi被投票开除让众多粉丝心酸,但也印证着管理者做到了一视同仁。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看到了这半年来LPL的进步。也许洲际赛上的夺冠印证了这一切。

客观的说,引进韩国顶级选手对于一个俱乐部实力的提升确实有着多方面的正向作用。但如果俱乐部无法正视韩援,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首先,一直以来,韩国选手都是以高强度的训练闻名。正是这种不间断的高强度训练使得韩国选手相比于其他国家的选手在竞技水平上发挥更稳定,维持更长久。这是伴随韩国电竞发展沉淀下来的优势。对于国内刚刚走上正轨的职业圈而言,韩国选手的这种优势会在俱乐部内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然而,人无完人。网络上流传的管理人员对于韩国选手的高看一眼以及或许带有偏袒性质的行为必然会让选手恃宠而骄,这会带来队伍的不和,从而影响成绩。而且,对于电竞选手而言,夺冠赚钱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目标。过高的薪水使得选手无心练习。这时候,选手就会凭借以往的积累混日子,因此我们也看到了大部分韩国选手在LPL赛区“变菜”的情况。

其次,引援在传统体育中一直是提升队伍实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围绕着被引起的顶级选手打造相应的战术体系,可以将引援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国内的俱乐部也确实一直在这么做。把某位选手作为战术核心没有错,但这不意味着这位选手永远都是对的。在前两年,我们看到了俱乐部习惯性的“维护”韩援。这不仅引得粉丝们为国内的选手鸣不平,也极大的挫伤了国内选手的信心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某些韩国选手依靠着合同混日子,使得国内职业圈的血液更换一度停止。打来打去始终是那些人,大家好像在一个大缸里,他吐了,你吃了。水平上不去,薪水下不来。这不仅仅会妨碍竞技水平的上升,更会危害辛苦建立起来的粉丝经济基础。

在英雄联盟7年之痒的关键阶段,俱乐部管理层及时醒悟,对选手进行正确地定价、评价。也许这种醒悟是从某些俱乐部开始的,但良好的管理必然带来成绩的上升,这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LPL中,俱乐部整体的改观也许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意料之外的降级与正在改善的职业圈

或许今年上半年对VG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在Bengi事件之后,VG又在保级赛中输给了新晋战队DAN。本来优胜劣汰是赛事中最基本的规律,但考虑到一度停止更迭的职业圈,也许前Newbee战队和DAN战队的出现意味着中国的顶级职业圈又开始了久违的流动。

说VG是意料之外的降级不是没有原因的。从LPL第一次开赛开始,长达两三年的时间里,“强队”下不去,“弱队”上不来,内战内行,外战外行逐渐成为了LPL的“光荣传统”。个中原因虽然没有人明显指出,但从网络上流行的只言片语也能略知一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LPL和俱乐部们在享受了两三年来自粉丝和市场发展的红利后,开始面对一个相对冷静的市场。屈从于市场的质疑、资本的压力,俱乐部的管理开始被迫逐渐改变。我们不能说所有的俱乐部都在走上正轨,但我们看到了令人欣喜的变化正在少数俱乐部中发生。

对于选手也是同样。前两年借助着市场的狂热,顶尖的选手可以仅仅凭借留在LPL的队伍就赚取不错的收入,退役后也可以选择接受巨额的直播合约,同时开启自己的淘宝店主生涯。然而在今年,我们看到了直播平台们不再抛出一份份高金额的合约,俱乐部也不再对选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成绩被重新摆到了正确的位置,俱乐部也加紧了商业化运营。

事实上,虽然英雄英盟仍然稳稳地在头部项目里占据一席之地,相关产业构成的市场也依然是电竞行业中最火热的细分市场。然而,资本开始变得理性冷静也是不争的事实。对于直播平台而言,弹药数量上的缩减使得直播平台需要将资源更加集中向头部资源,同时更加关注真实流量以及收益的状况。因此,即便是原有的头部主播,但如果不能带来大量真实的具备变现能力的流量,他的身价也会下降,选手就是最明显的一种。

相比前两年,由于直播平台过于相信职业选手特别是头部选手对于流量的吸引能力,于是开出了一份份高价合约。这一方面使得选手满足于物质,从而无心训练;另一方面,就像前文提到,与俱乐部构成的利益共同体也无形中促成了选手卖方市场的形成。并导致了后续的诸多问题。

对于俱乐部而言,当没有直播平台接盘后,对于选手的引进卖出开始变得谨慎。再加上资本的压力,俱乐部的运行不得不步入正轨。这个正轨一方面指俱乐部开始注重商业化运营,比如RNG战队,考虑到韩援的离开会带走数量明显的粉丝的现象,已经开始了俱乐部品牌的建设以及新选手的造星;另一方面也指俱乐部开始注重旗下队伍的成绩。比如降级的VG进行了较大的人员调整,连败的Snake更换了教练。

也许整个职业环境的改革仍需要较长的时间,但种种迹象表明,英雄联盟职业圈确实在发生着实质性的正向变动。

略显着急的联盟化

或许是同门的王者荣耀联盟化的快速推进,或许是从业者认识到了传统体育模式的优势之处,尽管LPL在4月底5月初宣布了联盟化改革的消息,但不管是或许因为不愿透露的原因而缺失的关键原因,还是规则中出现的明显的缝隙,都让外界觉得这些改革有些步子迈得大了。

LPL过急的步伐并不是没有道理。顶级赞助在和LPL合作一年后,便在更大的市场规模和更快的发展速度的诱惑下转投移动电竞的怀抱。并不是说LPL没了一两家顶级赞助就会怎样,多年建立起来的IP让LPL早已实现了盈利。然而,在盈利之后,如何分配总会成为问题的焦点。

就像2016年春节之前传出的LPL险些停摆的消息。尽管LPL没有真的停摆,但这则消息的背后则暴露出LPL赛事组与俱乐部之间一直分配不均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理应一直存在,为何知道今年才成为冲突的焦点。一个合理的猜测是俱乐部已经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营压力,而这种压力来自于多方面。

首当其冲的便是俱乐部的自有资金。虽然没有内部确切的消息,但是从LGD从市场上融资,以及其他俱乐部半年来的动作看,投资人对俱乐部或许不再有大笔的投入。也许市场对于电竞俱乐部的态度已经从烧钱向维持成本、收益平衡转变。

其次便是来自移动电竞的冲击。前文提到,移动电竞的崛起使得很多赞助商转换了投入的市场。原有赞助商的出走必然要有新的赞助商填补,可是英雄联盟市场的增长确实已经放缓,在市场体量和发展速度都不及移动电竞的情况下,光靠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IP也许很难找到合适的赞助商。QG出售其英雄联盟分部也许是为了获得更充足的资金专注运营前景更好的移动电竞市场。

最后,英雄联盟的市场准入门槛近两年已经大幅提高,那么在没有绝对竞争力的情况下,新的赞助商进入市场时实际上存在着阻力。在自有资金和外来资金全部紧缩的情况下,俱乐部必然要寻求其他的收益来源。据一位多年的俱乐部管理人员称,目前英雄联盟俱乐部的电商业务仍然难以实现盈利,那么向LPL发难也许是俱乐部最后一条现成的路。

不管怎样,LPL和英雄联盟职业圈试图模仿NBA模式,通过共享资源重新吸引外部廠商关注的行为仍然值得肯定。虽然具体的分配机制尚不明晰,一些有套利漏洞的规则仍未改进,但作为头部项目而言,仅仅是走在正确的路上这一市场前景也许可以帮助LPL联盟重新获得市场的青睐。

中国的电竞市场现在像一个大型的抢椅子游戏,每一个细分市场上的从业者都希望在音乐结束的时候,他们能够享受到被市场青睐的舒适感。因此,每一个细分市场都在忍受阵痛,寻求改变。

英雄联盟仍然作为市场最火的头部项目之一,变化也仍然是市场上人们最愿意看到的状态。无论是VG还是LPL抑或是整个英雄联盟市场,也许改革会带来更好的前景。

猜你喜欢

俱乐部英雄韩国
英雄犬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在韩国走马观花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揭秘韩国流
自古英雄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