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用户体验的高校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2017-08-29田上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2期

田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校就业信息服务以及用户体验需求也逐渐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因此,建设基于用户体验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是构成高校常规性工作的重要部分。本文探讨了基于用户体验的高校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原则及建设对策,以期为提升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质量奠定基础。

关键词:用户體验;高校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2-0055-02

一、引言

现阶段,我国高校就业服务已初步实现开放化、信息化,但是很多高校就业平台上的信息组织都采用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其服务功能却止步于发布就业政策或人事招聘等诸多信息,缺少与用户的实时互动与沟通,进而无法调动用户们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致使信息资源开发运用效率极低。随着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更注重用户体验,不仅革新了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而且充分考虑到就业服务群体,以此提供人性化、科学化和主动化的服务项目。因此,如何建设基于用户体验的高校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已经成为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当前高校就业信息服务现状

1.就业信息平台的滞后。许多高校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只限制于发布一些招聘信息、就业政策等,尚未发挥其管理、控制、指导以及预测等诸多功能。仅有个别高校拥有多重服务功能,其主要涵盖了信息服务、线上招聘、课程点播、远程面试、网上测评、人事管理、就业追踪以及在线咨询等服务项目。

2.就业信息收集的被动性。高校就业信息服务不仅需要具有信息技术人才来汇聚各类就业信息,而且还必须熟知法律章程的人才来引导大学生保障自身权益,同时也亟须心理学人才来开展就业心理咨询。但是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就业信息服务一般由“就业指导机构”进行负责,并且多为行政人员,担负各类要职,这就造成了就业信息收集的被动性。很多时候,用人单位均主动联系毕业生,通过举办校园招聘会等方式来获得就业信息,但这样的方式并不利于高校毕业生深入了解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工作环境、专业技能等方面。

3.就业信息服务的僵持性。由于缺乏先进的技术条件,高校就业信息服务只停留于单向化、点对点式的浅显层面,所以大学生、用人单位、政府、各大高校以及人才市场之间存在僵持性的交流与互动。

三、基于用户体验的高校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原则

在建设就业信息服务平台过程中,高校应遵循如下几个原则:首先,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增强实际工作的透明度。用人单位和高校学生不仅是平台的主体用户,同时也是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资源,所以管理者应深入剖析这两者所出现的实际数据,进而获得极具战略性的信息。其次,结合用户角色,科学规划业务范围。高校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应按照用户层级,有区别地给予操作权限、访问范围以及许可项目,及时改善用户需求和体验。最后,降低用户所支付的成本,公开各项业务操作明细。针对推荐表填写、报到证发放以及毕业生去向记载等诸多业务,可以通过开放业务进度,提高透明度方式来确定接下来的任务安排,进而得到实时监控和处理。

四、基于用户体验的高校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对策

1.明确平台建设目标及其定位。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本质目标在于推动大学生就业发展,对他们进行就业管理、服务以及研究。因此,高校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应当充分发挥下属部门的工作职能,提高整体管理能力及服务水平。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不仅是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根本保障,而且也是用人单位了解学校办学理念以及文化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定位各大门户网站、提供真实的就业信息、规范网络业务管理、契合用户体验和需求,实现就业服务水平的显著提升,已经成为高校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重中之重。具体的建设目标包含了四个方面:(1)提升就业信息服务效率,推动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不断规范操作流程,增强其透明度;(2)契合用户体验与需求,充分彰显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3)优化管理流程与合理配置资源,促进校园管理创新;(4)利用现代化数据技术,对历史数据、即时更新数据等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其最后结果可供用户做出决策的依据。

2.规划平台建设以及边界。高校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已成为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因此,在建设规划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服务平台的定位、接口以及边界,利用好现有资源,统一信息门户与集成,实现数字化平台的有效融合,协调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从而不断满足大学生的体验需求。具体说来,高校学生应拥有双重角色,不仅是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的主体用户,而且也是构成这一平台的重要资源。高校通过建设共享数据,努力实现平台的开放性、共享性,学生的基本信息一律均由校内管理部门实行统一维护,以此确保整个服务平台的可靠性及真实性,同时又可以减轻就业部门的压力;通过数据认证与集成,平台管理人员及本校学生利用身份认证按钮来登录平台搜寻有用信息,不必另行注册。由此可见,高校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不必建设认证功能,将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政府的政策信息等诸多内容填补进去,从而进一步规划平台建设以及边界。

3.实现功能建设与部门业务结合。信息化发展是高校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中心环节,其关键之处在于业务流程是否可以与信息技术达成有效融合。所以,高校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必须围绕业务流程、工作目标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就业工作所涉及到的具体信息、职能、流程以及资源,整理数据流、信息流和业务流。但在此过程中,也应当考虑到管理模式、思想方式、组织形式的变革,实现最大程度上的平台效用;结合重组计划、业务流程等来明确就业信息平台建设的本质目标以及功能,构建分析模型,并且在整合工作流程、信息资源的同时规范平台设计,从而进一步确保高校就业信息平台功能的完整性,切实满足实际建设需求。通常情况下,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主要业务可划分为以下几类:用人单位人事招聘管理、毕业生就业服务、职业咨询与辅导、职业测评、就业调研与分析等。除上述以外,高校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并非只是将工作流程嫁接到计算机中,而应坚持以信息化建设作为导向,灵活采用信息技术,以此推动管理创新,促进流程创新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

4.建立健全信息审核制度。职业信息作为用户们最关心的信息,其是构成高校就业职能的核心信息。因此,我国各大高校应当一改往日就业指导机构的传统职能,注重调动用户的参与性以及主动性,充分利用搭建友好界面、发布职业信息等诸多优势,积极鼓励用人单位发布人事信息,进而不断增强就业信息服务效益;建立健全信息审核制度,对于那些资质良好的、信用度高的用人单位所发布的信息进行免审核,但对于有些不熟悉的单位则必须通过审核才可让学生检索查看。就业信息审核制度不仅有效帮助平台管理人员实时监控各项数据,包括招聘人数、发布实践、单位信息以及薪资待遇等,而且还能够对可疑、不良信息做出迅速的处理,以免误导学生。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用户体验的高校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应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明确平台建设目标及其定位;不断优化实际工作模式,实现功能建设与部门业务结合;建立健全信息审核制度,提高就业信息服务效益,从而进一步满足高校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的体验需求,完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

参考文献:

[1]陈宇栋,方秋中.基于用户体验视角的国外高校就业网站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