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综合评价法的居民幸福指数实证研究
——以福州市为例

2017-08-29林添福

怀化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福州市状况主观

林添福

(闽江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基于综合评价法的居民幸福指数实证研究
——以福州市为例

林添福

(闽江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基于综合评价法的福州市居民幸福指数实证研究,将“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基本准则,人的幸福作为核心诉求,人民幸福的最大化提升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全面解析福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

综合评价法;居民幸福指数;实证研究

一、引言

近年来,关于“幸福指数”的研究持续成为世界各国科研学术机构与政府施政实践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也在积极地致力于提升国民的幸福感及其最大化程度的实现。对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将“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基本准则,经济增长视为推动手段,人的幸福作为核心诉求,人民幸福的最大化提升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从而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持续深入地研究幸福指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施政优化,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具体而言,幸福指数可以全面深入地勾勒总体社会心理氛围的具体情况,能有效揭示人们需求结构的动态趋势,持续透视社会运行机制的综合效能,全面反映社会整合程度的客观状况,从而为最急迫社会问题的成功解决提供有价值的目标导向和推进动力。可以说,幸福指数是社会总体运行状况和个人综合生活状态的“晴雨表”,社会可持续性健康发展和个人身心协调发展的“风向标”。政府在施政过程中,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满意度,增加民众的幸福体验和感受,在确定发展规划和施政目标时,应该将社会中那些与人民的生活满意程度关系最为紧密,影响最为重大的因素列为优先重点解决对象,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完善相关措施和机制来减少、消解导致民众不满意或满意度较低的因素,从而促进人民幸福感受程度的持续提升。因此,对于致力于把人民幸福作为发展宗旨的中国而言,在发展理念和发展决策中就不能不将人民的幸福程度作为检验社会发展成就的关键标准。

二、相关文献研究

科学的实践必须建立在科学的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福州特色的幸福指数需立足在福州市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全面、科学、审慎地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社会实践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福州市幸福指数指标体系及测度标准。综合来看,国内研究幸福指数的学者,主要侧重于对幸福指数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上,对于幸福指数测度的构建方法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的主观评价方法。其典型代表有邢占军。作为国内幸福指数研究的领军人物,邢占军等经过大量调查、访谈、整理、搜集各种资料研究认为,在当前社会背景、发展水平下,制约中国人幸福指数的10个核心方面是:知足充裕体验指数、心理健康体验指数、成长发展体验指数、社会信心体验指数、目标价值体验指数、自我接受体验指数、人际适应体验指数、身体健康体验指数、心态平衡体验指数、家庭氛围体验指数;并据此编制了一套由40个项目组成的《中国民众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测量[1]。

第二类是利用客观的统计指标通过公式测算的客观评价法。其典型代表有蔺丰奇。蔺丰奇在《新标尺——国民幸福指数》中指出,GNH所包含的衡量个人和集体福利的指数,可以有效地补充和修正GDP存在的不足和缺陷。GNH所核算的是社会幸福总值,我们可以用一种传递和替代的办法,从社会健康、福利、文明和环保的角度来定义幸福,通过设置一些相关的社会指标对幸福加以间接的计量。GNH核算体系由以下GNH核算公式:GNH=生产总值指数xa%+社会健康指数xb%+社会福利指数xc%+社会文明指数xd%+生态环境指数xe%(其中a,b,c,d,e分别表示生产总值指数、社会健康指数、社会福利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所占的权数,具体权重的大小取决于各政府所要实现的经济和社会目标[2]。

第三类是主观与客观结合评价法。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钱雪飞在《统分结合测量居民幸福指数》中指出,针对已有幸福指数测量方法中的基础不扎实和主观性过强两个主要缺点,借鉴幸福指数单测法的合理成分,由幸福分数构成幸福指数的综合指标。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由生存需要满足层次的幸福指数、安全需要满足层次的幸福指数、社交需要满足层次的幸福指数、尊重需要满足层次的幸福指数和自我实现需要满足层次的幸福指数这样五个一级指标以及23个二级指标构成幸福指数的分指标,并由此认为居民幸福指数统分结合测量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功能[3]。

从既有的理论和实践来看,各地关于幸福指数的测度,一直存在争议,牵扯到诸如度量依据、是否最大限度地适合一定的人群等问题,而其研究的视角整合了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是一个立体交叉的复杂研究课题。经过对比分析,我们认为纯主观指标的测度方法虽然能够从微观上反映幸福感,但是由于被测者会受心情好坏以及对幸福理解产生偏差等因素的干扰,会因为主观性过强而严重影响调查结果的信度;而纯客观指标的测度方法虽然能够客观测量某区域的幸福指数,但是不能全面反映出该地区实际状况。正如厦门大学计划统计系博士生张瑾在《国民幸福指数:社会发展评价的新标尺》中指出的:由于幸福指数是以个人意志为载体的,由文化教育、宗教信仰以及基因、个性、年龄、性别等客观条件综合确定的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会影响人们的幸福体验;而基于综合评价法构建的主客观结合的指标体系则可以弥补前两类方法的不足[4]。

综上,尽管各界对幸福感作为一种呈现明显个体差异的、较难比较的主观感受的认同没有太多的争议,但人的基本需求的相对同质性却内在地决定了幸福应该是可以客观量化的指标。在实践过程中,不管各种版本的指标体系差异如何,各方均强调幸福指数的测度是一项涉及诸多因素和方面的系统工程,对幸福指数的评价与考核不是单一指标或部分指标就能完成的,必须对影响人们幸福的各个方面进行概括分类,类别分得越细越全面测量的效果就越好。但由于实施的可行性等原因,指标体系的建构必然要对各种因素进行筛选,这就为福州市幸福指数的测定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三、基于综合评价法的幸福指数建构的主要依据

这种基于增进社会福祉及民生改善的幸福建设,其终极目标乃是人民幸福的最大化。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其先决条件是建立一个全面、科学的测量人民幸福感受程度的幸福指数指标体系,并有效地发挥其监测、诊断及导向功能。这种功能的现实操作性体现在,如果基于指标体系测算的综合数值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与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呈现背道而驰的趋势,那就必须对这个社会发展的整体走向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反思,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持续改进乃至根本解决的系统性方案。为此,我们在立足福州实际的基础上,参阅相关研究机构、专家学者所著文献资料及国内各省市开展的幸福指数调查实践基础上,结合福州市经济社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的相关数据(数据源于《福州年鉴》及福州市委幸福指数统筹领导小组归集的相关项目数据),综合各方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由经济状况系统、政治状况系统、社会状况系统、健康状况系统、环境条件系统、文化状况系统等六大要素系统构成的幸福指数指标体系模型[5](详见福建商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P74——P80),该模型几乎涵盖所有与幸福感有关的因素。在实际操作和运用中,尽可能把每个方面、每个指标都纳入测度范围,必须根据各指标与人们幸福感的关系程度而有所区别和侧重。

四、福州市居民幸福指数测评及分析

福州市居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分为主观跟客观两部分,这两部分的具体情况如何,它们反映出来的福州市居民的幸福感是处于什么状况?要很好地对以上问题进行回答,就必须进行详尽的数据模型测评分析。现将结果体现如下:

(一)福州市居民客观幸福指数测算

我们依据福州市委幸福指数领导小组获取的福州市2012年到2016年幸福指数客观指标数值组合进行相关的测算。

1.数据处理说明

(1)一致化处理

在指标体系中,一般存在“极大型”指标、“极小型”指标、“居中型”指标和“区间型”指标。因此,在对福州市幸福指数指标体系做出综合评价之前,要对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做出一致性处理。

①极小型指标:

M为指标x的一个允许上界。

②居中型指标:

③M和m分别是指标x的一个允许上界和下界。区间型指标:

[q1,q2]为指标x的最佳区间。

本指标体系中存在极小型指标有:城镇失业率、亿元GDP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死亡人数、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万元GDP综合能耗、传染病死亡率6个指标。居中型指标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于六个极小型指标的处理直接进行倒数化进行转换,而对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而言,求100与指标值的绝对差后再进行倒数化处理。

(2)无量纲化处理

指标的无量纲化,也叫做指标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它是通过数学变换来消除原始指标量纲影响的方法。无量纲化处理的常用方法有:标准化处理法、极值处理法、线性比例法、归一化处理法、

表1 经济状况各个指标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对社会状况等其他五个二级指标中对应的三级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同理可得到各个二级指标中各个三级指标的对应权重。表3显示,福州市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第一次加权分析的结果,即各个三级指标所对应的权重。

根据权重以及一致化和无量纲化处理后的福州市2012年至201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可得到福州市幸福指数指标体系六个二级指标的相应得分。同量规范法以及功效系数法。本文选取标准化处理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无量纲化。

标准化处理法:

因子分析进行确定权重过程中spss16.0自动进行标准化处理,因此对经济状况、社会状况与文化状况中的各个指标不用进行标准化处理,即对其余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即可。

2.数据分析说明

对于福州市幸福指数指标体系采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二次加权法。第一次加权对经济状况、社会状况、文化状况、政治状况、健康状况与环境状况采用因子分析加权法;第二次加权对经济状况、社会状况、文化状况、政治状况、健康状况与环境状况采用专家赋权法进行加权。

(1)第一次加权分析

共同度用来表示公因子共同解释变量的方差比例,即对各个变量的贡献水平,其值为因子载荷矩阵行元素的平方和,反映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

第一次加权过程中使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求权重βi,主要是根据因子分析中各个公因子的共同度来求各个指标的权重。

利用spss16.0对福州市2012年至2016年的经济状况各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再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计算经济状况各个指标的共同度和权重。(见表1和表2)

表2 经济状况各个指标的共同度以及权重

(见表4)

(2)第二次加权分析

本文对福州市幸福指标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是基于主观加权法与客观加权法相结合的情况下,采用二次加权法对福州市幸福指数的现状进行研究。根据第一次加权分析的结果,结合专家赋权法对福州市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的赋权,综合得出福州市幸福指数的总得分,然后以2012年福州市幸福指数得分为基期,将福州市2012年至2016年的综合得分换算成百分制。(见表5和表6)

表3 福州市幸福指标指标体系各个三级指标的权重

表4 福州市2012年至2016年幸福指数指标体系二级指标相关数据

福州市客观幸福指数百分制得分的换算原理为以2012年的幸福指数综合得分为60分,在综合得分区间范围为1时百分制得分相应的增加10分,反之亦然。由此,我们换算出福州市居民客观幸福指数2016年得分为86.89。

(二)福州市居民主观幸福指数测算

为了全面地了解福州市居民主观幸福的实际状况,我们根据福州市居民主观幸福指数指标体系设计了相关的调查问卷进行综合施测。本次施测采用纸质版问卷调查的方式。按照职业类别有比例地进行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回收问卷收集到我们所需要的资料。获得所需要的数据后根据综合指数法测度福州市居民主观幸福指数。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80份,回收问卷360份,其中有效问卷351份。问卷回收率94.74%,问卷有效率97%。

调查问卷由基本情况、经济状况、政治状况、社会状况、健康状况、环境状况、文化状况七部分组成。基本情况是对被调查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和职业等相关信息的采集。幸福指数满分按照100分计算,其测评结果来源于被测者

的各相关幸福得分的综合测评。现将调查结果描述如下:

表5 专家赋权法的相关权重

表6 福州市2012年至2016年幸福指数得分情况

表7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表

1.调查对象结构基本情况(见表7)

2.分析研究

(1)受测者自评幸福总分层次分布情况及方差分析。在问卷中,课题组设计了幸福感自我打分这个问题,即受访者对自身各方面状况加以评价后,为自身的幸福度(假设满分为100分)所打的分数,我们将幸福感分为5个档次(见图1),受访者中5个档次所占比例为:91-100分有5人,占比1.4%;81-90分有94人,占比26.8%;71-80分有152人,占比43.3%;61-70分有91人,占比25.9%;51-60分有9人,占比2.6%。

图1 幸福感得分

数据表明,对幸福感的评分主要集中在71-80分这个区间,可见人们对目前的生活总的来说是比较满意的。那么,在这些受访者中,他们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月平均收入跟自身的主观幸福感的是否具有相关性呢。为此,我们对这些受访者的基本情况和其幸福感得分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如表8。

由上述方差分析可见,性别和职业对幸福感得分有显著的影响,而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对幸福感得分没有显著影响。我们重点就收入、职业、受教育程度三个变量进行进一步分析。

为什么收入跟幸福感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呢?一般而言,作为一个社会人、一个经济人在对自己幸不幸福进行主观评定的时候,经常会想起自己的收入高低情况。按照一般人的看法,收入高当然比收入低的更幸福。但是本研究并不支持该结论。而这个结果恰好呼应了已有相关幸福指数研究的结论,如:何瑛的《主观幸福感概论》一文就得出了:收入状况与主观幸福感无关的结论[6]。此外,段建华研究发现:只有在非常贫穷时,收入状况对主观幸福感才有影响;当收入达到一定程度后,反而会出现主观幸福感随收入上升而下降的趋势[7]。

个案分析:郑某,34岁,私营企业业主,妻子刘某,30岁,家庭主妇,家庭月收入在18 000元以上。郑某自己经营一家电器销售企业,收入颇丰。但是由于经营管理及业务上的压力,经常牺牲家庭生活的时间去参加各种应酬,对子女的学习生活关注比较少,极大地影响了夫妻之间的感情。经深入交流,郑某感慨,虽然现在收入高,但是完全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企业的业务压力太大,自己有点疲于应付的感觉,经济上是没有任何压力,但是自己的身心并没有觉得很快乐。

为什么职业跟幸福感呈现如此之高的相关性呢?课题组成员认为,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各种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尚处于建立与完善之中,职业有无以及从事何种职业往往与个人及其经济状况密切相关,而且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是否拥有稳定的职业以及所从事的职业类别仍然是社会地位的重要象征。例如:当前大学毕业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想往政府部门里面挤的现象,就反映出了公务员这个职业地位高、拥有社会资源多、收入较高且稳定、各种社会保障齐全、福利待遇优厚,且在中国民众心目中一直拥有“当官为民做主”的良好社会形象及地位等因素有关系。国内幸福指数研究的领军人物邢占军也认为:职业对主观幸福感的这种影响是可信的[8]。

个案分析:陈某,38岁,政府机关公务员,妻子张某,36岁,私人企业工作人员,家庭月收入7 000元左右(其中:陈某4 000元左右,张某3 000左右)。经访谈,陈某认为自己在机关各种待遇福利及保障等都非常健全,他认为作为国家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社会地位高、拥有的社会资源比较丰富,拥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身边的亲友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张某认为自己在私企里面,待遇福利保障等各方面均不及陈某,在工作过程有过多次的跳槽换工作的经历,职业安全感较弱,特别是在婚育过程中这种危机感尤其明显。两相比较,陈某认为自己的职业幸福感要高于张某。为什么受教育程度跟幸福感没有相关性呢?课题组认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虽然受教育程度与人们在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所得到的各种待遇和发展机会密切相关,但是由于目前收入差距分化拉大,甚至还存在“脑体倒挂”现象。如:现在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在福州参加工作后的平均月收入大致在2 200元左右,而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往往在3 600元以上甚至更高,以至于很多家庭困难的家长不愿意送孩子去念大学支付高达数万元的费用,宁可让孩子直接出去打工。对于该结果,课题组认为,受教育、受更高的教育,那么其未来的收入预期及发展机会就会越大,但并不保证一定能有更高的收入。就算因为受了更高更好的教育,其收入、地位、发展机会等利益比未受教育者高,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作为经济人往往会把自己的收入等既得利益与他人进行攀比,在攀比过程中,经常是比高不比低,由此极大地影响了自身的幸福感体验。

表8 Levene's等质性变异数检定

个案分析:郑某,38岁,高校教师,博士,丈夫周某,38岁,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家庭月收入11 000元左右(其中:郑某4 000元左右,周某5 000元左右)。经访谈,郑某认为自己在硕士毕业时候如果放弃继续念博士,那么收入也不会比念完博士低。特别是在其念博士的三年期间,福州的房价呈现翻番的巨变,由于念博士期间没有收入,所以当时没有考虑买房,结果现在只能住在小户型的经济适用房里面。据郑某分析,如果当初硕士毕业(2006年)直接参加工作,有稳定的收入加上婚姻可以提上议事日程,那么其间肯定会考虑买房,不至于等到2015年房价再次攀升才买。郑某说,念完博士在高校工作,月收入都不及本科学历的丈夫周某,觉得博士念完并没有给自己带来较高的幸福体验。

(2)福州市居民主观幸福指数得分测算及重点指标分析。本文根据综合指数法测度福州市居民主观幸福指数。综合指数法的思路是首先将幸福指数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量化,再根据因子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在整个体系中的权重,然后根据各个指标的重要性合成幸福指数(详见福建商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P74——P80)。根据以上测算方法,将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综合汇总得到合成的总体幸福指数为62.71(百分制)。从结果上可以看到,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福州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并不突出。

表9 福州市居民主观幸福指标平均得分排序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福州市居民在各个幸福感评分项目上的得分情况,以明确福州市居民总体对影响自身幸福感受的相关项目的满意情况,课题组展开了福州市居民主观幸福指标平均得分分析,具体情况详见表9。

通过对福州市居民主观幸福指标平均得分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福州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各指标得分情况有较为明显的差别。其具体情况如何呢?为此,课题组选择性地重点分析了满意度得分前三个指标(家庭生活满意度、社会发展信心度、身体健康满意度)和后三个指标(收入满意度、政务服务效能满意度、商品房价格满意度)。具体情况如下:

66.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家庭生活幸福或者非常幸福,也就是对自己的家庭生活幸福满意度非常高,只有0.9%的受访者认为不幸福;68.4%的受访者对福州未来的社会发展信心非常充足,只有2.8%的受访者认为没信心;49%的受访者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非常满意或满意,7.7%的受访者对身体健康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在收入这个指标上,24.5%的受访者对自己的家庭月收入非常满意或满意,29.3%的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10.3%的受访者对福州市行政部门的政务服务效能持非常满意或满意,37.6%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15.5%的受访者对福州市商品房价格持非常满意或满意的看法,60%持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

五、基于综合评价法的福州市居民幸福指数得分

按照客观指标得分60%的权重,主观指标得分40%的权重换算出来的2016年福州市居民幸福指数的总得分为:

86.89*60%+62.71*40%=52.13+25.08=77.21

六、结论

对“幸福指数”的动态评估及监测,可以有效地考察百姓生活质量的总体状况及演进趋势,为政府公共决策提供较为科学的参考依据,从而为建构和谐社会打造出富有建设性的施政方案。从总体上看,综合评价法能兼顾到客观实际情况的真实反映和民众主观感受的有效表达,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以客观指标为主,实施主体应以政府主导为主,评估对象以综合对象为主,确保政府实现引入幸福指数工作体系的初衷。

具体而言,福州幸福指数评价体系应始终突出“富民强市”在全局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所谓“富民”就是:不但要做大经济总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还要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加大二次分配的比重,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一是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调整收入分配,共享发展成果。二是要建立和完善行业性、区域性工资协议制度,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三是加强对工资集体协商代表的指导和培训,不断提高协商代表的协商能力,保障协商的理性。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努力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住房、教育等都包含在内的综合性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样的体系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构建全方位的民生保障系统,增强居民的安全感和获得感。“强市”就是:不但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物质水平等硬实力,还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有效化解各种矛盾,促进文化建设,实现公平正义等软实力,从而提升发展质量、增强综合实力。在操作上力求达成以下发展:一是推动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化,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格局。提高政府引领社会、组织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二是构建博弈渠道,充分运用好社会协调机制、社会自治功能和社会调节的力量,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三是抓住当前影响巨大的重点问题管理。首先,要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和服务全覆盖的人口互动管理模式,疏堵有机结合,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不稳定和不和谐等问题。其次,要推进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创新,对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要有措施、有方法、有体系,应在有利于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促进他们的发展上下功夫,尤其是应当致力于建构和完善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的机制制度。其三,要推进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的创新,要将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地区的治理和城乡规划、地区改造相结合,健全基层组织、延伸公共服务,切实处理好整治、服务、管理和发展的相互关系,突出指导服务理念;最后,要推进虚拟社会建设管理创新,注重研究互联网的内在规律和规则,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互联网的建设与有效管理,特别是要认真研究和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依法保证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

[1]邢占军,刘相,等.城市幸福感:来自六个省会城市的幸福指数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6):389.

[2]蔺丰奇.新标尺:国民幸福指数[J].中国国情国力,2006(7):29-31.

[3]钱雪飞.统分结合测量居民幸福指数[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4-69.

[4]张瑾.国民幸福指数:社会发展评价的新标尺[J].领导科学,2006(15):48-49.

[5]林添福.福州市居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建构[J].福建商学院学报,2017(2):74-80.

[6]何瑛.主观幸福感概论[J].重庆师院学报,2000(3):73-81.

[7]段建华.主观幸福感概论[J].心理学动态,1996(1):56-57.

[8]邢占军.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J].新东方,2004(11):19-24.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f the Residents'Happiness Index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a Case Study of Fuzhou

LIN Tian-fu
(School of Marxism,Minjiang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108)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f the happiness index of Fuzhou city residents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will take the“people-oriented development as the basic principle,the happiness of the people as the core demands and the maximum improvement on the people's happiness as the ultimate goal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Fuzhou'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imultaneously provide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appy Fuzhou.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residents'happiness index;empirical research

D668

A

1671-9743(2017)07-0045-08

2017-05-07

福州市委重点课题(榕委办201104号)子课题“闽江学院社科育苗项目”(YSY1123)。

林添福,1980年生,男,福建南安人,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福州市状况主观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
——福州市冯宅中心小学简介(二)
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
——福州市冯宅中心小学简介(一)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福州市老促会到连江拍摄电教片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以生为本:互动中落实高效讲评——以“2018年福州市质检卷”为例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