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信息质量、制度环境与盈余增量信息

2017-08-29焦永梅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7年8期
关键词:增量盈余增长率

焦永梅

会计信息质量、制度环境与盈余增量信息

焦永梅

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探究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制度环境与盈余增量信息之间的关系。研究证实,企业会计盈余宏观增长率与未来GDP增长率之间具有正向相关性,将股票回报率控制之后,这种关系依旧成立,这说明企业披露出来的会计信息中具有明显的盈余增量信息。进一步研究得出,2007年前后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与会计准则国际接轨等制度环境的变化可以提升企业的会计信息中的盈余增量信息,说明股权分置改革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显著提升了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而改善盈余宏观预测价值。

会计信息质量 制度环境 盈余增量信息

一、引言

长久以来,国内资本市场中企业股票价格变动与公司绩效脱节,股票指数背离国内宏观经济形势,致使诸多人认为资本市场没有预测宏观经济形势的功效,却有着相反的影响效用。理论界将其归为资本市场中相关制度的弱性,例如资本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制度环境体系尚不健全等。然而,资本市场在反映宏观经济形势方面的“晴雨表”功能,不但体现在股票价格波动上,同时也体现在企业会计盈余方面。考虑到当前具有比较严格的信息质量保障体系,比如日臻完备的公司会计准则,日臻专业的财务会计员工,高素质的独立化审计师,再加上持续健全的制度环境,使得企业具有较高的会计信息质量,可以科学、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因此,能够判定居于转型模式中的资本市场,较之于股票价格波动,企业具有更好的盈余宏观预测价值,可以更加精确预测未来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对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带来有用的增量信息。

基于此,本文选取2004 -2014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会计信息质量、制度环境与盈余增量信息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企业提供有用的建议和指导。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会计信息质量与盈余增量信息

企业会计信息不单要顺应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同时还需要顺应各个契约人对于公司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信息需要。此外,日臻完备的企业会计准则,日臻专业化的企业财务人员,再加上高质量的独立化审计师,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企业信息质量的不断提升,其可以更加真实地展现出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理论研究证实,中国上市公司汇总会计盈余与GDP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刘敏(2017)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对其盈余预测价值之间的影响具有阶段性的差异,在企业处在快速成长及成熟时期,其信息质量正向显著影响盈余预测价值,但企业如果正处于衰退阶段,两者之间不具明显相关性。段新生、宇丝、安妮(2015)分析证实,盈余质量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的市场超额回报率,可知创业板市场可以对盈余质量产生正向反应,就是盈余质量较高的企业,投资者能够获取更大的收益,进而表明投资者可以根据盈余质量的高低来选择相应的投资决策。杨克智(2016)指出企业可以通过管控和调整其他综合性收益转入企业当期损益的时间及金额,进而帮助企业管理盈余信息。通过进一步深入分析证实,其他综合收益列表信息的透明度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抑制企业凭借其他综合型收益项目来进行盈余管理的活动。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可以预期企业信息质量作为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变量,对未来宏观经济具有预测功能,具备增量化企业信息含量。因此,本文提出假设H1:

H1:会计信息质量与预期GDP增长率有正向相关性。

(二)制度环境与盈余增量信息

我国资本市场在2007年进行了巨大的制度更替,一方面,基本实现了股权分置革新,另一方面,企业会计准则日趋国际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企业的制度环境。在股权分置阶段,企业控股股东与中小型股东之间存在有不同的利益决定机理,其利益不具市场性。“股相同权不同、股相同利不同”的不科学性诱导控股股东挟制企业真实信息谋求私人利益的问题颇多,相关交易、相关担保与资产重构等逐步成为企业盈余管理的主要模式。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使得真实经济活动难以得到科学的评定,严重影响到盈余宏观预测价值的评定活动。

此外,2006年我国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全面实行,揭开了国内会计准则接轨国际的“序曲”。新会计准则强调了注重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地位,致力于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以科学引导企业资金周转、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树立了以资产负债表为主导的管理地位,转换了传统的以利润为导向的企业理念。修宗峰(2011)从会计信息质量关联性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国内区域治理环境对企业会计制度变迁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投资者保护的“后果假说”与“替代假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刘文辉、童素娟(2015)以调查问卷的模式,基于审计师的维度探讨了信息质量、经济后果两个变量的实施效果。结果证实,自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开始,到实施之后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但是也同时提升了审计师做出专业判断的难度,招致一定的审计风险,提升审计成本。高芳、傅仁辉(2012)以国内A股上市公司作为分析对象,首次检验了会计准则改革背景下的资本市场效果,由检验结果可知,会计准则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企业股票的流动性,降低了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费用,从而提升了企业盈余价值。据此,本文提出假设H2:

表1 会计信息质量与预期GDP增长率

表2 制度更替与盈余宏观预测价值

H2:制度环境更替将显著提升企业的会计盈余增量信息。

三、数据来源与理论模型

(一)数据来源

GDP变量数据选自于国家统计局披露出《中国统计年鉴》。当前,国内GDP统计数据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国家维度,一是省级维度。鉴于在数据统计过程中存在有重复以及其他因素等的影响,省级维度统计数据与国家维度的统计数据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本文选用两个维度中的季度GDP数据来探讨会计盈余的宏观预测价值。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进行了大规模的制度更替变迁。为了消除之前制度环境更替对会计盈余增量信息的影响,国家维度的季度GDP增长率来自于2004 -2014年,共包含了38个观测值;结合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省份维度的GDP季度数据自2005年才开始披露,因此,省份季度GDP增长率变量包含有31个省级部门,选用时限是2006-2014年,共1025个观测值。

同时,本文选取2004-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实证对象,财务变量数据是由WIND数据库整理得来。对初选样本进行以下处理:(1)剔除同时发行B股以及中小板、创业板的上市公司;(2)因为行业财务信息的特殊性,剔除金融行业上市公司;(3)剔除管理者个人信息不完善和其他财务信息缺失的上市公司;(4)剔除因财务状况异常会对本文结论产生影响的已经退市、ST类或*ST类的上市公司。为了消除极端值对样本回归结果的影响,还剔除了上市公司季度会计盈余变量数据低于1%分位数及高于99%分位数的样本变量。

(二)理论模型

本文参照K o n c h i t c h k i与Patatoukas (2014)的理论建构相应的检验模型,具体见模型(1)与模型(2)。

2﹒自变量AQ。会计信息中包含可以预测企业回报的信息量越多,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就会越高,本文选用盈余与股票回报率之间的逆向回归方程模型的拟合优度来衡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具体方程如下:

为验证假设H2,本文以制度环境更替前后作为临界点,借助模型(1)和模型(2)分别验证。2005年国内开始试点改革股权分置,到2007年年底,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中股改程序完成率高达97%,这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大体实现。所以说,本文在探究企业制度环境更替前后盈余宏观预测价值的变化时,选2007年度作为研究的时间分界点,2007年以后将Post赋值界定为1,分组回归对象的观测值是30;在2007年当年及其之前,Post赋值是0,分组回归对象的观测值是208。

四、实证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在对相关系数分析过程中可以看出,会计信息质量与同期预期GDP增长率正相关,这在一定范围内说明会计信息质量带动着预期GDP增长率的提升,初步支持了会计信息质量与预期GDP增长率有正向相关性的假设。

(二)多元回归分析

表1是基于模型(1)与模型(2)进行的多元回归,选用的是国家与省级两个维度下的GDP季度数据,分析会计信息质量与预期GDP增长率之间关系作用。

(I)是在国家维度上的季度GDP数据,显示m期会计信息质量对前推n期的GDP增长率的影响。可以看出,m期的会计信息质量与国家维度m+n期的GDP增长率具有正向相关性。的回归系数值分别是0.029、0.040、0.034、0.011。另外,从表1中数据还可以看出,在以后的2到4期,会计信息质量的回归系数大体上呈现缓慢下降走势,截止到q+4期时,会计信息质量与GDP增长率之间的正向相关性不具显著性,可知会计信息质量随着未来期限的延长会逐年下降,企业增量信息持续降低。相同的,(II)选用省级GDP增长率数据来验证假设,结果证实,省级维度的会计信息质量正向显著影响到GDP增长率。

进一步分析,在控制了m期国家维度与省级维度GDP增长率的影响之后,国家维度的m期会计信息质量与未来1~ 2期GDP增长率呈显著正向相关性;省级维度的m期会计信息质量与未来1~4期的GDP增长率具有显著正向相关性。由此可知,不管是国家维度或者是省级维度,回归结果显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均显著影响企业预期GDP增长率。彰显出企业盈余具有增量信息,进而验证了假设H1。

表2对原假设H2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I)是对模型(1)做出的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除去m期会计信息质量与m+1期GDP增长率之间的正向相关性在制度环境更替前后不会有很大的改变,在前推2期或者是后推4期,只在环境制度更替后(即Post=1),会计信息质量与预期GDP增长率之间具有正向显著相关性;但是在环境制度更替之前(即Post=0),会计信息质量与预期未来GDP增长率之间不具相关。(II)是对模型(2)做出的回归分析结果,同样也能够看出,在对当期GDP增长率的影响加以控制之后,环境制度更替后,会计信息质量与预期GDP增长率之间都存在着正向显著的影响,但在环境制度更替之前,会计信息质量与预期GDP增长率之间不具显著关系。借助Chow检验分析法对分组对象回归效果差异进行研究可知,此种差异在0.01统计水平下具有显著性。这些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2007年前后,环境制度的更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盈余增量信息,进而检验了本文的假设H2

(三)稳健性检验

第一,对股票回报的影响加以控制。鉴于股票市场回报具有一定的预测性,本文在稳健性分析中对盈余当期的股票回报加以控制,进而控制了股票回报对盈余增量信息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在控制股票回报率之后,研究结果基本未发生改变。

第二,对年度与季度的稳健性加以控制。考虑到国内GDP季度同比增长率或许具有一定的序列相关性,本文在稳健性分析过程中,结合单位根验证法检验GDP季度同比增长率序列之间的平稳性,得出在0.01的水平下是拒绝原假设的。所以本文基于模型(1)和模型(2)将年度与季度的虚拟变量加以控制,通过分析发现原假设是成立的。

第三,制度环境变量的稳健性分析。区域市场化进程愈快,相应区域政府干预程度就会更低,就说明此地区的法制环境及投资者保护机制就越好。因此,本文选用2015的市场化变量指数对制度环境更替的影响进行检验。结果证实,省级维度的会计信息质量与预期GDP增长率之间具有正向显著相关性,此外,市场化指数与省级会计信息质量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可知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可以提升盈余增量信息。表明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稳定性。

五、研究结论

会计信息质量、制度环境与盈余增量信息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会计信息质量是否能够提升企业的盈余增量信息,制度环境这一中介变量又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实性话题。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会计信息的实用性做出了回答。研究证实,企业会计盈余宏观增长率与未来GDP增长率之间具有正向相关性,将股票回报率控制之后,这种关系依旧成立,这说明企业披露出来的会计信息中具有明显的盈余增量信息。进一步研究得出,2007年前后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与会计准则国际接轨等制度环境的变化可以提升企业的会计信息中的盈余增量信息,说明股权分置改革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显著提升了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而改善盈余宏观预测价值。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1. 段新生,宇丝,安妮.会计盈余质量及其市场反应研究——基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会计之友.2015(08)

2. 殷敏.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电子设计工程.2016 (23)

3. 杨克智.其他综合收益、信息透明度与盈余管理.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6(08)

4. 修宗峰.治理环境、会计制度变迁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财贸研究.2011(01)

5. 许乐媛,周轶英.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上市公司融资约束与盈余管理.商业经济研究.2016(4)

6. 高芳,傅仁辉.会计准则改革、股票流动性与权益资本成本——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中国管理科学.2012(04)

7. 罗宏,曾永良,方军雄,周大伟.会计信息的宏观预测价值:基于中国制度环境的研究.会计研究.2016(04)

8. 赵渊贤.内部财务报告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兼析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差异.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12)

猜你喜欢

增量盈余增长率
导弹增量式自适应容错控制系统设计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全现款操作,年增量1千万!这家GMP渔药厂为何这么牛?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特大城市快递垃圾增量占垃圾增量93%
台2016GDP“成功保1”
美拭目以待的潜力城市
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率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