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上的中信重工印记
2017-08-29张娜娜
文 | 张娜娜
“一带一路”上的中信重工印记
文 | 张娜娜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在带来一系列发展机遇的同时,面临着增长动力不足、发展失衡等突出问题,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用中国方案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注入了新的正能量和动力。作为国内较早走出去的国际化企业,中信重工充分聚焦发展这个根本问题,找准契合点,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指导下,不断提升内外联动性,在“一带一路”沿线建设了多个叫得响、数得着的典范工程,实现了中信重工与沿线国家和人民的经济融合、发展联动、成果共享。
一批叫得响的工程
在巴基斯坦,中信重工总包的巴基斯坦先锋水泥12MW余热发电EP项目,完全按中国标准建设,从设计到投产,仅用时半年,创造了中方项目在巴基斯坦市场的最短周期记录。巴基斯坦GCL公司250TPH粉磨站EP项目,摒弃偏见,率先采用中国制造的水泥立磨和减速机,成为巴基斯坦第一个敢吃中国螃蟹的水泥企业。
在老挝,KSO金矿矿区面积超过1800平方公里,号称全球单体最大金矿,受到老挝党和国家领导人本扬·沃拉吉、朱马里·赛雅颂等的关注,堪称“国家项目”。自2013年与KSO金矿首次签订设备采购合同以来,中信重工以精益求精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充分信任,不断将合作内容延伸,目前已累计为该矿山提供大型设备20多台(套),成为中信重工在全球供货数量最多的单体矿山。
在柬埔寨,中信重工总包的CMIC项目,是公司承建的目前柬埔寨单线规模最大和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水泥生产线,奠基仪式当天,柬埔寨参议院主席赛冲亲王、贡不省省长郭坤华阁下专程出席并致辞。中信重工在一片一人高的茂密荒草地上开辟出一片发展天地。
在缅甸,MCL日产5000吨水泥生产线,是中信重工海外总包项目中应用公司设备最全的项目,包括两台水泥磨、两台辊压机、一台回转窑、四台选粉机及煤磨、立磨等,均按中国标准施工建设。该生产线也是缅甸国内单线产量最高的水泥生产线,已于去年8月投产。
在印尼,中信重工与海螺集团、中国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等国内大型企业紧密抱团、联动融合,共同打造巴布亚地区第一个大型工业项目西巴项目,该项目首条日产3200吨水泥生产线已于去年顺利投产。
在国际矿业装备的高端竞争市场沙特阿拉伯,中信重工中标曼阿顿磷矿一期5台、二期6台棒磨机,二期工程建设时,在与美卓、克虏伯等国际知名企业同台竞技中,中信重工6台棒磨机在选矿项目主要设备中第一个完成安装并运转成功,一举成为世界最大磷矿选厂标志性建筑。目前,这里成了各国施工人员和来访参观的最佳合影地点。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中信重工精准谋划,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8个海外分公司或办事处、7个备件服务基地,实现国际化研发、制造、营销、服务布局,不断从主机产品到成套工程到“核心制造+综合服务商”升级,加速提升中国标准的国际话语权,产品远销沿线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与多方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一群最可爱的中信重工人
一台台优质设备,一个个典范工程,一个个、一群群可爱的中信重工人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树立起中信重工制造、中信重工创造、中信重工速度、中信重工质量、中信重工品牌的金字招牌。
CMIC项目所在地柬埔寨贡布省,蛇多、地雷多、蚊虫多、温度高。以精神凝聚力量,中信重工建立首个海外党支部,带领员工在一片一人高的茂密荒草地上艰难开拓。凡事要做表率、争第一的潘武生,在最初地勘时挖出两颗地雷,在看到地雷引爆后才后知后觉地“害怕起来”。在现场,凡遇到困难、遇到危险,他总是身先士卒,一句 “这不安全,你们后退,我来。”成了他对项目人员说的最多的一句话。项目安全管理人员陆铁纯,被隐翅虫攻击后,脚背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白色水泡,在40多度高温天气下,仍坚持穿着劳保鞋继续工作,病情持续恶化,脚开始肿胀、流脓。他却说:“小case,看我搞定它!”事实上,他并没有搞定它,不得不到国内休养,这时他已经坚持了两个多月,可回国还没等痊愈就又奔赴了现场。
缅甸MCL项目建设之初,现场一片橡胶林,没有电、没有水、没有信号、没有网络,没有成熟输电网络,经常停电。商品物资极度匮乏,国内再普通不过的螺栓当地却买不到。项目组午饭一直是蛋炒饭,想在当地买到方便面几乎不可能。但是,每当现场人员回国返程时,手拉肩扛的大包小包里最多的还是现场设备的备品备件。
在老挝KSO金矿现场,老将姜春波带领服务团队始终坚持“711”工作制度,即一周上7天班、每天现场服务11个小时。2016年6月2日按照例行计划回公司汇报工作的姜春波,突然接到现场传来消息要他抓紧时间回去。客户对姜春波的强烈依赖让其顾不上休息,马上订了6月3日晚上的回程机票。今年已到退休年龄的姜春波决定继续留在老挝现场继续服务。
就是这样一群最可爱的人,却成了家人尤其是孩子心中最熟悉的陌生人。李国彬,女儿刚出生没多久,就去了老挝KSO金矿现场,一年365天240多天出差在外;郭沛,妻子怀孕,孩子不足月,只有两斤多重,一直在郑州抢救,他把妻儿交给了父母亲人;熊友富,妻子怀孕,身体不适,他含着泪把妻子送回了老家温州。
一段最深厚的友谊
以实力打造典范工程,用情怀融入当地生活,中信重工人与项目现场人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中信重工现场团队时时处处为客户着想、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感动了施工人员,感动了客户。今年上半年,在设备还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老挝KSO金矿业主Phonesack集团就把7580万元的设备款打到了公司账上。
得益于巴基斯坦GCL公司项目的牵线,中信重工人交上了“巴铁”朋友。在现场,客户专门聘请两名厨师做中国菜,解决了现场30多名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虽然味道不能和国内比,但至少让我们戒掉了泡面。”孙院很满意巴方的体贴。一次谈判中,一位跟黄正剑熟识的巴基斯坦客户看到他使用的投影笔很好奇,签完合同后,拿着投影笔笑着说:“这个不是你的了,是我的了。”
在巴基斯坦先锋水泥12MW余热发电项目现场,2016年冬至,紧张忙碌一天的中信重工员工回去准备用冻肉包饺子的时候,在厨房发现了新鲜的羊肉、青稞面粉。后来得知,是巴方人员驱车从十几公里外的集市买来的。殷鹏飞,累病在床高烧40度不退,业主专门安排中国留学的医生日夜守候,打针喂药。治疗过程中的用药、医疗护理,都是当地最好的。
在缅甸MCL现场,业主人员每当工作间歇,总“毫不客气”地说:“Mr Guo,I'd like to go to your room for tea.”郭鸿伟就拿出信阳毛尖款待他们,大家一边喝茶,一边交流工作。梁存记得路边的餐馆老板专门从仰光为他们买来爱吃的“老干妈”、李学伟还记得那个在雨夜帮他包扎伤口的寺庙住持……
“陋宿风餐垦胶林,泥途漫漫车马顿。疾风驰雨霓常见,苦亦有乐意坚韧。”“千遍风雨万重尘,蓝图巍峨终变真。渡尽劫波挥汗雨,犹记搭肩兄弟辛。”一段段小诗,记录着项目进展、兄弟情谊。
中信重工现场团队时时处处为客户着想、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感动了施工人员,感动了客户。今年上半年,在设备还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老挝KSO金矿业主Phonesack集团就把7580万元的设备款打到了公司账上。
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中国企业、中国装备、中国产能走出国门,并非一路坦途,但有志者事竟成,中信重工以钉钉子的精神,做深做精做透,为项目所在地、所在国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带去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巴基斯坦先锋水泥公司12MW余热发电项目投产后,提高水泥生产中四分之一的热能利用率,年发电量7200多万度,大大缓解了项目因停电而停产的“电饥渴”问题。GCL公司粉磨站项目投产后,将极大解决客户因粉磨能力不足而造成的水泥市场供需紧张矛盾问题。缅甸MCL水泥生产线已经成为毛淡棉市的最高标志性建筑,有效缓解了本国大部分水泥依赖进口的局面。印尼西巴项目首条日产3200吨水泥生产线,年产水泥150万吨,可在满足当地水泥需求的同时,辐射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以及所罗门群岛。老挝KSO金矿项目建成后年生产总值可占整个国家20%还多。
目前,中信重工海外项目很大一部分处在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每一个项目现场,中信重工人通过现场演示、搭模型、画草图等多种办法,甚至从基础的电学、力学开始,专门给地方员工“开小灶”答疑解惑。
对于巴基斯坦先锋水泥公司来说,在国内首次引入了中信重工成熟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纯低温双压余热发电技术和领先专业的行业理念经验,可有效提升先锋水泥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对于巴基斯坦来说,可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将示范加速巴基斯坦国内水泥产业的绿色改造升级。今年,央视《新闻联播》节目解读其为国内企业践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供了标杆与参照。
老挝KSO金矿磨机配套用的7500KW高压变频器,可与中信重工自主开发的智能化矿山控制系统实现无缝连接,大大提高KSO金矿磨机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磨机磨矿效率、降低磨机运行电耗、减少衬板消耗。
文化融合、民心相通,中信重工在异国他乡不断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的精神,探索相互融通的管理方式。
缅甸MCL项目建设时期最多雇佣缅工2000人,跨文化、跨国界给管理带来了较大难题。郭鸿伟想到“安全第一,安全无国界”,从安全管理入手,借鉴公司的生产安全管理模式,结合项目建设实际,推出安全谈话、安全检查、安全例会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将当地人喜欢的风油精等物品加入安全谈话。小创新带来了大效果,形成了跨文化、跨国界的安全管理文化,促进了项目的安全高效实施。
“一带一路”战略开启了一个共赢发展的时代。中信重工正以建设者的姿态,高效配置资源,坚持在开放中合作,在合作中与沿线国家地区和人民共享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