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的趣味性教学应用研究

2017-08-28佟淑红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趣味性体育教学效果

佟淑红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趣味性的教学模式时,需要具备先进性,确保教学模式与当前教学发展的模式相符合,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 趣味性 对策 效果

趣味性的教学简言之就是在趣味性教学观念驱动下,应用各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创造良好教学的氛围,使得学生在有趣的学习氛围下学习,享受学习与主动学习。笔者分析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趣味性教学的有效性,深入研究在小學体育教学中实施趣味性教学的对策与效果,进而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效果。

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趣味性教学的有效性

1.提高小学生学习的效率

由于小学生大脑的机能发育不够健全,很难长期集中注意力,经常容易走神,这属于小学生生理局限,因此,小学生需要在学习中得到放松,才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趣味性教学,可以使得小学生放松,缓解身心焦虑与疲惫,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调节身心,保证学习的效率。

2.维持小学生创造天性

小学生天性就是玩,不少小学生创造力均是在游戏中得以提升和锻炼,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趣味性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思维的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将趣味性教学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激发小学生创造力,给小学生今后发散思维养成提供发展空间。

3.提升小学生身体的素质

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开展趣味性教学,使得学生可以从繁重课业中得到解放,拓展学生生长的空间。并且趣味性体育教学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得小学生充分投入体育锻炼课堂中,真正得到放松,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小学生身体,还能够促进小学生更好的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趣味性教学的对策及效果

1.小学体育课程中应用趣味性游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运动的技能

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体育游戏时,需要与小学生心理与身体特点相符,教师需要按照小学生身心特点融合体育游戏,使得学生可以积极参与相关游戏活动,以便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安排体育游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对枯燥教学模式进行改善,提高体育课程的活力与生动性,对于小学生的技术动作掌握与定型至关重要。

2.小学体育课程中应用趣味性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小学体育的课堂教学中,融入趣味性游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竞争意识与思维能力等。而且这些趣味性活动,能够让学生身心得到放松,体高教学效果。

如课堂教学时,可以设置一些团体趣味性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中,而且能够让学生了解团队的合作必要性,让同学们一起完成任务,同时把自身感受与大家分享。

3.在小学体育中结合舞蹈开展趣味性活动,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

小学体育的内容比较丰富,形式多种多样,而对于10岁左右的小学生而言,舞蹈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充分结合舞蹈和体育,能够有效拓展体育教学与舞蹈的范畴。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充分联系体育舞蹈和当地文化,对教学模式与内容进行创新。

如近年来,不少小学体育中逐渐融入竹竿舞。其中,持竿者姿势包含站、坐与蹲三种,舞蹈形式变化多样,在有规律、有节奏与碰击声中,舞者需要在竹竿的分合瞬间敏捷进退、跳跃,同时要自然的做各种动作。因此,在小学体育中加入竹竿舞这种民族舞蹈,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与灵活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在小学体育中融入趣味性游戏,促进小学生天性的发展

小学生天生好动、好玩,若在教学中一味的压制学生的这种天性,不进行合理引导,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利用学生的好玩、好动天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创设出趣味性的游戏教学法,便也成为必然趋势。

例如,在玩“老鹰捉小鸡”的趣味游戏时,教师应改变过去教学目标单一化现象,通过本游戏,使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得高。这种游戏教学目标以锻炼身体、激发学生右脑、开发智力,促进学生思维、身体灵敏性及动作反应速度的发展为主。教师详细对学生讲解游戏的规则、任务以及游戏的要求,要求学生在比赛中完成所规定的动作,同时由教师评判动作正确与否。学生要充分掌握教师所说的游戏重点,然后按照教师指导,在“老鹰捉小鸡”这一游戏中正确完成游戏动作,在游戏过程中,不仅可以充分释放学生的天性,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充分活动各关节的同时,通过捉、躲、闪、跑等动作提高自己的反应能力,发散思维,进而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趣味性的教学模式时,需要具备先进性,确保教学模式与当前教学发展的模式相符合,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广源.探索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的作用与设计原则[J].科教文汇,2015,(05):145-146.

[2]仇金龙.论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低段体育教学中的使用原则[J].新课程,2016,(09):67-68.

猜你喜欢

趣味性体育教学效果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