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幼儿的表演游戏空间

2017-08-28张素洁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表演幼儿

张素洁

摘要: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故事的内容进行表演的一种游戏形式,它是创造性游戏的一种深受幼儿的喜爱,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符合幼儿心理、生理的需要,又符合幼儿语言发展规律。

关键词:幼儿 表演 游戏空间

3至4岁是幼儿语言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幼儿学习语言的欲望强烈,表现欲很强。故事表演对小班幼儿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小班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容易进入游戏角色的特点,而故事表演既有语言的模仿,也有角色动作的模仿。孩子们在表演,也是在游戏,会不知不觉进入游戏情境,体验角色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喜怒哀樂。

一、创设开放的游戏空间,让幼儿参与到游戏的材料、道具、场地的创设

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而要幼儿能深入、高质量的开展游戏,教师必须为幼儿创造适宜他们自主活动和自我表现的游戏环境,即为幼儿开设一个开放性的游戏环境。所谓开放性的游戏环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开放性的物理环境,即游戏空间、时间及玩具材料对幼儿来说是开放的;二是开放的心理环境,即游戏中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互动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开放的。

在表演游戏中,教师不仅要给幼儿已经准备好的、大量的可以使用的道具,以及材料,而且在游戏中教师也鼓励幼儿大胆的为角色丰富应有的道具,通过与家长一起收集的方式或是同伴制作的方式获得都是“允许”的。在《大家爱清洁》的故事中,描写的是小猫不爱清洁,找小兔,小兔在家洗手;找小狗,小狗在家洗脸;找小鹅,小鹅在家洗澡,自己因为太脏没有朋友,所以决定以后要爱清洁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老师给孩子准备的已有道具是小动物的家,但是需要丰富的道具却有很多,我并没有直接提给他们,而是与孩子一起讨论“小狗、小猫、小鹅他们在家干什么?需要什么道具支持游戏的开展?于是,我跟孩子们又一起丰富了小动物用的盆子、洗澡的沐浴液、沐浴球、洗手的肥皂、肥皂盒、小手帕、洗头的海飞丝,等等,与此同时为了结合孩子的已有经验开展游戏,我们还将请幼儿回家结合经验讲述“我爱洗澡”,回顾洗澡的过程的同时提高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为孩子真切的表演奠定了基础。

二、创造性在运用主题经验拓展表演游戏内容

1.将表演游戏纳入现实生活中。故事表演是角色游戏的一种,但是它要高于角色游戏,是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再现的一种方式,它不仅要根据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通过扮演角色模仿其对话、动作、语气等进行表现,而且最重要的就是结合自己的已有生活经验进行表演,归纳到生活中,它是源于生活的,再现现实生活经验的。例如,《羊妈妈生病了》故事中体现了小羊因为妈妈生病而着急,请小动物帮忙的过程。故事的对话具有重复性,而且故事线索清楚,内容简单,很适合小班幼儿表演。但是故事的内涵表达是我们要学会关心妈妈、学会照顾生病的妈妈、学会关心身边的人,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要将故事表演时时刻刻的纳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去感受、体验、实践。于是,我在集体活动中设计了一节社会活动《关爱妈妈》,通过情景扮演以及讨论等方法,让孩子真切的感受到妈妈照顾宝宝、工作是不容易的,小朋友要学会照顾、关心妈妈,在此基础上孩子再去表演《羊妈妈生病》的时候就更加的真切了,更愿意体验照顾妈妈的心情了。

2.让表演游戏与幼儿主题融为一体。我们的故事表演游戏是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及主题的需要而制定的,故事表演的内容与主题相结合,主题中孩子获得的有关经验也能在故事表演中有所体现,所以幼儿的主题是与故事表演相融合的,二者密不可分。在《五颜六色》主题中,我们精选了故事《七彩象》,大象是一个粉刷匠,经常拿着刷子给别人刷油漆,一会漆成粉红色、一会漆成草绿色、一会漆成天蓝色,把周围的东西都漆完了以后自己变成了一个七彩象,大家都喜欢这个愿意帮助别人的七彩象。结合主题的经验,孩子进行了回家调查和创编,有的说栅栏可以漆、有的说屋顶可以漆、有的说小椅子可以漆、有的说轮胎可以漆,“可以漆成什么颜色呢?”孩子们进行了创编“桃红色、粉色、金黄色……”为了更深入地感知七彩象为了小伙伴自己最后变成了七彩象,我们还再欣赏花格子大象的基础上,请孩子创造性的把大象变成各种颜色的花格子大象,由此感受颜色的不同带来的不同的效果。

三、通过有效的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拓展幼儿的表演

1.参与启发式的指导,提高幼儿同伴协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启发式指导是培养幼儿主动学习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参与指导以及问题的提出启发幼儿动手动脑,自己探究解决问题,获得新的认识和知识经验。由于孩子年龄小,他们有时虽然发现了问题,却因能力有限无法自己独立解决而放弃了探索,这时最需要我们给予参与和指导。

如在开展《谁松的土》的时候,由于故事中角色有7个,而且小桃树不是很好表现,所以教师通常是采用参与性的指导,扮演主要的角色——小桃树,一是起到一个帮助孩子串联故事、初步感知故事的流程,二是让幼儿模仿并学习承担表演的主要角色进行表演。在故事表演中教师也不断地启发孩子通过不同的动作以及表情大胆的表现小动物的特征。“小蚯蚓是怎样蠕动的?”“春天来了,小蝴蝶会做些什么呢?”“小兔子是如何锄地的?”通过一系列启发式的问题帮助幼儿了解小动物的特征以及能用肢体语言进行表现,再现孩子的生活经验,从而达到在表演中体验角色游戏的快乐,老师的这种指导方式从而也提高了孩子在游戏中乐于发现问题,并动脑筋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验分享式指导,丰富幼儿的表演经验。在表演游戏中,每个孩子对故事理解不同,他的表现就会不同,作为教师,应敏锐的观察孩子表演的动向,并利用小组式或是集体式进行经验的分享以及拓展,丰富幼儿表演的经验,为以后的表演奠定基础。在故事表演《大家爱清洁》中,扮演小鹅的甜宝要在家洗澡,可是怎样洗澡呢?一开始甜宝找来了一个大盆子,但是刚有盆子就可以洗澡了吗?甜宝又从活动区里找来了一条毛巾和沐浴露,两只小手拿着毛巾的两边放在背上搓呀搓,还别说,真的很想在洗澡呢?事后我问甜宝,“你怎么这么会洗澡呀?”甜宝说:“我在家最喜欢和妈妈洗澡了!”故事一遍结束后,老师就利用小组式的讲评当场分享了甜宝洗澡的经验,同时结合《我爱洗澡》,小朋友们也谈了很多,有的说我在家自己洗澡的。有的说我洗澡的时候用的是强生沐浴液,我还用沐浴球呢!及时的经验分享让孩子们对洗澡更感兴趣了,而且能将自己洗澡的经历创编到故事的表演中来。

3.分享群体智慧,拓展幼儿表演游戏的空间。我们在开展表演游戏的时候不像以前,刻板的、按部就班的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表演,而是在反复的分析和推敲故事内容、线索以及内涵的基础上,发挥幼儿主动性和创造性,分享群体的智慧一起对故事中角色、对话、动作进行拓展;道具进行拓展;生活的经验进行拓展,从而开放孩子表演游戏的空间,使表演游戏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回归到孩子的游戏中。

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及主题中获得的已有经验,与孩子们通过群体的智慧挖掘故事中角色、对话以及丰富游戏的道具。如在《七彩象》中,不仅表演了故事中的角色,而且还丰富了小猪漆屋顶,小猴子漆椅子,孩子们还自发制作了各种颜色的油漆;在《大家爱清洁》中,孩子们自发丰富了小猴子洗头,小熊洗脚等情景,丰富了故事的内容的同时体验到创新表演的乐趣。

表演游戏能表现出幼儿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开放孩子的心智就是开放孩子游戏的空间。

猜你喜欢

表演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浅议滑稽戏表演艺术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