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分析

2017-08-28于佳洋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于佳洋

摘要:高中生物学科素养应该包括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对自然的珍爱与敬畏、对科技技术的认知与实践和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培养高中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帮助高中生建立科学的辯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世界观,是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以《DNA分子的结构》一课为例,尝试阐述核心素养的内涵、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的关系,并针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科 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

一、生物学科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其实就是三维目标中的知识能力、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一个集合。在这个集合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部分就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此外,学生们还需要具备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以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为指向。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分为四种:生命观念(素养一)、理性思维(素养二)、科学研究(素养三)以及社会责任(素养四)。生物学科学习的基础在于对生命的思考以及正确的理性思维,此外还需要重视学生对科学探索的能力和态度,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爱国意识。因此,在生物学科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以生物核心素养为指向,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其认知差异,通过课堂中的各种教与学的活动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生物知识体系,以此理解相关的生命现象和本质。将生物学的自然现象以及问题作为引导,通过设计相关实践活动来提高高中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并且促进学生间的交流。所以,在做教学设计时,毫无疑问的要将学习指向生物核心素养,把生物核心素养置于教学设计的灵魂地位。

二、指向生物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指向生物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内容的核心在于生物学科的资源利用、学生自主预习以及课堂学习过程。本文将以课堂学习过程为重点进行粗浅论述。

对于生物课堂活动来说,常见的形式有:结合视频、图片、数据进行问题讨论;根据现象自主探究;教师演示等。重点在于,高中生物学习课堂需要有一定的目标和指向性,因此无论教师选择何种教学形式都应该注重目的性教学,将核心内容贯彻到教学过程中。下表为以“DNA分子的结构”为教学内容所进行的课堂互动环节,并且对教学重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也对核心素养指向点进行分析和展示。

三、总结

本文主要就《DNA分子的结构》一课为例来对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分析,具体的内容包括生物教材、学习情况以及课堂标准等,并且将与之相匹配的评价标准作为基准,将该体系内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作为教学的核心部分,时刻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更进一步。如今指向性的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教师还未意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相关教学设计能力还不足等。总地来说,指向核心素养的生物教学设计及其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陈睿.边“做”边学——高中生物课堂物理模型制作例谈[J].科学咨询,2016,(02).

[2]何欣欣.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理论和实际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

[3]刘建新.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自主建模的研究[J].中学生物学,2006,(09):17-21.

[4]郑春和.“遗传与进化”模块的解读[J].生物学通报,2004,(05):28-31.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