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地理素养
2017-08-28唐世英常欣
唐世英+常欣
摘要:地理素养是指高中生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是高中各学科中唯一以探索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学科,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上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地理素养 兴趣 生活化
一、培养高中生地理素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在学生的认知发展上,地理教育能够使学生形成从地方、区域乃至全球视野看待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意识,可以使学生形成一种特殊的思维品格、思辨能力和創造素质。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上,地理教育对学生爱祖国、爱家乡情感的培养,对“只有一个地球”“尊重自然”“环境道德”“资源道德”等道德意识的形成,均可发挥特殊作用,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在科学观念的培养上,地理学科教育承担着使学生具备学科的人地观、环境观、资源观、可持续发展观、全球意识、国际意识的重任。在公民意识的培养上,地理教育在使学生形成国家意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在培养合格劳动后备力量方面,地理学科中所阐述的有关工业、农业、交通运输、贸易等分布、布局原理、地域差异、因地制宜观点等知识,是每一个劳动者应当具备的基本常识。
二、高中地理教学内容要注重贴近生活
教师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与素养。
《地理课程标准》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因此,地理教学“走进生活、走进发展”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地理教学的必然。人类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地理环境的性质及其时空变化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是鲜活的、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时事热点等地理素材引入地理课堂中,让学生亲近地理,注意以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地理学习内容,增加具有广泛应用性的内容,建立地理课程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地理与现实世界的结合。比如,在讲授时区这部分内容时,由于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就会不同这个知识点,学生理解起来一般都会有难度,所以在教学时可以就学生熟知的历史事件如麦哲伦环球航行最后少掉了一天的航海日志以及电影《环游地球八十天》中最后时间多出一天两个故事中完全相反的结局为切入点,激发起学生学习时区的兴趣。以此激发学生对克服地理学习困难的决心和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传统教学中,教师用粉笔写字速度慢,对于部分重点内容板书下来是很有必要的,但有些非重点内容板书就会浪费时间,课堂容量变少。而现代化教学可以简化教学程序,加快教学节奏,加大课堂教学密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大大节约了时间,加大了课堂容量,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传授“经线和纬线”一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运用了课件演示,很快地就让学生掌握了经线和纬线的概念,东、西半球的划分等内容,同时能准确地判断出某地的经、纬度。这样既快又形象,既提高了效率又增加了容量。又如,在地理复习课上,可以用投影片把各种练习题写好,上课时只需打开投影仪,把练习题一一讲解给学生听,从而大大减少了板书的时间,课堂容量大大地增加。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仪,自制课件,自制教具,使教学更形象直观。如利用地球仪,让学生体验地球的自转、公转的原理和现象,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寻求学习的规律,搞清为何有白天黑夜之分,有四季之别。这样学生学习热情高、兴趣浓,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教学效果也就好。
三、高中地理教学要贴近生活化,加强地理能力培养
让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研究性学习,鼓励他们自己用所学知识和原理去解决问题,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加深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认识到地理对于未来进一步学习的作用。这样有助于学生体验地理与现实的相关性,理解地理趣味性和挑战性,能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同其他学科一样,地理教学也要改变只重知识传授和只有教师活动的课堂结构,而更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其中,要十分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功能,把教与学地有机结合起来,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获得新知识,以增强他们的自学能力。要充分利用地图、教材中的图示及时提出问题,启发学生主动观察、发现地理事物、现象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还要引导学生把地图、文字阅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分析、判断、推理,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综合评价能力。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课堂能够真正成为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场所。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在享受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中真正获得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