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8-28孙翠玲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应用

孙翠玲

摘要: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现代高中教学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先进理论与方法。其中,学习迁移理论就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理解知识内容,并掌握到相应的学习方法,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而言,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鉴于此,对学习迁移理论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就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对策提出几点看法,希望能够为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提供一点理论支持。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习迁移理论 应用

所谓的学习迁移理论,其实就是指将一个知识的学习向另一个知识的学习进行迁移,这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重在掌握方法,而学习迁移理论很好的适应了的学习要求,对于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言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通过学习迁移理论的引导与支持,学生的自我学习与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培养。这一点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尤为突出,数学学习强调的是举一反三,要求学生能够将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与应用向其他知识点的学习中加以迁移,而对不同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处理也正是高中数学的难点之一,通过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将会更加有效。

一、学习迁移理论的概念

学习迁移是指对某项知识的学习对另一项知识学习产生的作用就被称学习迁移。就本质而言,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就是通过对已经获取的知识在另外的知识学习中的应用,使学习水平得到提升,进而有效构建起知识结构,并形成良性循环。就心理学而言,学习迁移理论正是如此。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大部分知识内容都存在迁移的可能性,如数学定义、计算公式以及数学思维的形成,等等。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充分结合实际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正确、合理的引导,使他们的学习迁移得以形成,为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对策

1.合理创建教学活动,强化迁移速率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不管站在学生还是教师的角度,他们对知识的学习或者传授都存在迁移过程。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将学习主体的主导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而这就需要他们围绕知识内容进行细致的观察、分析、对比以及概括。而有的学习内容存在一些相似之处,此时二者产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就非常高。如果学生能够分别概括出已学知识与新知识的特点,并发现其中存在的内在联系,那么学习的正迁移就得以形成。鉴于此,为了有效推动正迁移的形成,首先就必须对新、旧知识之前的关联性进行强化。以“等比数列”的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需要细致讲解知识点,同时也要以此为基础,为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他们对“等差数列”的知识内容与其作对比,并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在相互比较之下,学生就可以对新知识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与认识,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巩固已学知识,使自身学习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2.积极联系现实生活,推动迁移教学

现实生活是所有知识的来源,数学也是如此,并且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在现实生活中的有很多事物都是数学中定义与公式的来源。作为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将其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到一起,并灵活运用学习迁移理论,如此一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就能够更贴近实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运用学习迁移理论的过程中就需要对生活语言加以充分利用,使数学定义的衍生得以推动。如上文所述,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是数学是指的原型,尤其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的话语可能就是一些数学定义。如果教师能够合理调整并分析这些数学语言,那么就可以在生活话语的辅助下,更加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逻辑性、抽象性强的数学定义,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将会更加透彻,使自身数学学习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以“函数”的定义讲解为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公函或者信件,就可以提高对所学数学知识定力的理解程度。不可否认,在函数定义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并不能充分理解具体知识内容,然而就本质而言,函数与公函、信件等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其具备一定的沟通功能,其实就是对数之间联系进行的沟通,通过生动的理解,学生就可以更加透彻的理解到函数的定义,如此一来,数学教学就能够取得相对理想的效果。

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在学习迁移过程中对生活常识加以运用,基于此形成数学道理。《没有公式的数学》一书曾将很多数学知识讲述给读者,而这些数学知识的来源就是生活常识与道理。如果能够对此有所理解,那么人们对公式的依赖性就能够得以降低,同时在数学知识原理的理解中也不需要利用证明的方法,并且对数学也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尽管数学本身具有很强的严谨性,然而这种特性并不是我们对其产生依赖的理由,否则数学知识的学习必然枯燥乏味,难以激起学习者的兴趣。事实上,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那么其个性自然而言会趋于严谨。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尝试将知识内容迁移到生活常识与生活道理中,如此才能够使数学知识的形成得以推动。

以“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知识点讲解为例,在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二者的关系的认识相对模糊,此时教师就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讲述给学生,并对充分、必要条件的差别进行具体分析,如此一来,学生才能够清晰的理解到二者的关联性与区别,进而使教学效果得到增强,为学生自身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提供有力支持。

3.加强先进教学技术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为关键。针对此,在数学学习迁移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细致观察,并对先进的教学技术加以运用,以此使学生的学习情趣得到激发。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对多媒体技术加以运用,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就可以将数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示给学生,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改善。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两个相似的知识点,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将两个知识点的特点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从中发现其中的关联与区别,并形成了学习迁移。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在于集文字、图像与音频为一体,对于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教材内容而言,多媒体能夠清晰、形象的呈现出来,这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趣味性而言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以“圆锥与圆柱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制作相应的模型,如此就可以克服传统教学的缺点,使立体图形的学习变得更加形象、具体,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结束语

不难发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习迁移理论的运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对于数学教学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为此,我们应对此理论展开研究,并对其在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据此提出改进对策,使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范荣.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理科爱好者,2014,(02):16.

[2]刘文云.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才智,2015,(14):45.

[3]帅学海.高中数学对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实践[J].时代教育,2015,(20):163.

[4]冯晶晶.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读书文摘,2016,(23):360.

[5]刘新荣.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读写算,2015,(29):146.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应用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