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盘行动难以践行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

2017-08-28吴静一陈梦公维贵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消费观念

吴静一+陈梦+公维贵

摘要:粮食浪费问题一直以来都困扰着我们,面对世界粮食生产严峻、食物供应不足等问题,我们却在外出就餐时大肆地铺张浪费,这就违背了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初衷。因此,为了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我们应当树立良好的节约风气,加大宣传力度,完善法制建设,转变消费模式,从而在物质上、在精神上减少食品浪费现象。

关键词:食品浪费资源节约型社会 消费观念 绿色餐饮

在这个物质充盈的社会,人们尽情享受着改革开放和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产物,可是在各种享受的背后却是让我们无法忽视的惊人浪费。为此,国家曾在“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倡导合理消费,力戒奢侈浪费,制止奢靡之风,管住公款消费,深入开展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的行动,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为倡导当今社会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力促按量点餐少点餐不摆排场不比阔气的就餐氛围,我们特针对食品浪费情况进行了社会调研,对整体情况有了一定了解,进而将大力宣传节约的良好风尚。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一、食品浪费现状

“民以食为天”,这是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俗语,而在今天这个物质极为丰富的年代,人们对于粮食的珍惜程度还和以往相同吗?论能源消耗,美国人堪称世界第一。据美国环保组织“自然资源保卫委员会”2012年8月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美国每年整个供应链中高达四成食物最终被扔进了垃圾桶,价值1650亿美元。更值得担忧的是,食物浪费情况比上世纪70年代增加了50%。在美国有4880万美国人因贫困和资源匮乏不能获得足够的食物,而同时每年又有大约950亿磅的粮食被浪费。同比之下,中国是否也和浪费大国美国一样具有惊人的浪费呢?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我国2007年至2008年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质就高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一年的所需,浪费脂肪300万吨,相当于1.3亿人一年所需。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我想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浪费行为,浪费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国的浪费现状是不容乐观的。

二、食品浪费的原因

1.个人面子大过天

餐桌上的浪费难以根除,究其原因就在于铺张浪费的观念难以改变。很多人都是因为爱面子而大搞排场。觉得招待规模大小和档次的高低印证了家庭的富裕程度和身份地位的高低。很多人图一时之快,讲究排场,将爱惜粮食,节约资源的传统美德抛之脑后,大家在享受美味,开怀畅饮的时候,盛宴却变成了“剩宴”。在食物铺张浪费之中节约反倒成了一个不合时宜小家子气的代名词,若是想把剩菜打包带回家便觉得自己的行为更为寒酸。我想正是国人心中这种“宁多勿少,宁贵勿贱”并且一定要讲排场的观念使得食品节约变得举步维艰起来。

2.公民节约意识薄弱

很多公民认为经济条件好了就应该吃好的,便在饮食上开始挑剔。在欧美等国家浪费现象更是严重,欧美国家每年浪费粮食上亿吨,有些食物刚过期就被扔掉。还有一些人觉得所有的食物反正都是自己花钱买来的,自己吃不完把他扔掉别人管不着,也无需愧疚。更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孩子,他们从小没有接受节约爱惜每一粒粮食的家庭教育,不懂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深刻含义。家长们恨不得准备一大堆食物供他們挑选,不喜欢吃的放置一边随后就会被扔掉,导致孩子自幼形成了浪费粮食的不良习惯。中国先贤历来重视教育子孙后代以勤俭节约为本,所以节约粮食也关乎下一代的道德精神成长,培养节约便是培养一种美德。

3.公款吃喝浪费多

“一顿饭38道菜倒掉了将近一半,除了几个小菜外,多为高档海鲜和本地高档特色菜,1420元一瓶的高档酒喝了10瓶,1500元一条的高档烟开了3条。这一桌宴席共花费24800多元。”以上是一个记者的亲身经历,也是我国公款吃喝的现状。大部分官员抱着不吃白不吃的想法专挑贵的吃,山珍海味一点就是一大桌,最后都白白浪费掉了,其耗资之巨、消费量之大令人瞠目结舌。习近平领导的党中央及时出台了大力惩治腐败及公款吃喝的措施,极大地遏止了这一股不正之风。

4.饮食观念不正确

不科学的饮食方式和不良的消费习惯,同样也造成了食物浪费。 根据一份调查报告,造成食品浪费的典型行为包括不正确的饮食方式和习惯,比如一次性购买过多食品,特别是不宜久放的食品,导致不少食品最终被扔掉。而如果采取正确的存放方式,近47%被扔掉的食品是完全可以继续食用的。德国媒体甚至将现在的社会称之为“扔掉社会”。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正确的购买方式是造成家庭食品浪费的主要原因。吃饭挑剔且暴饮暴食,饮食习惯的不正确,对健康无益,也是一种节约意识缺乏的表现。

5.缺乏立法处罚轻

德国被认为是食物浪费处罚最严格的国家,无论自助餐还是点餐,食客一旦被发现浪费,轻则受到“警告”,重则由相关部门按规定罚款。如果在餐馆用餐时浪费食物,任何见证人都可以向城市秩序局等相关机构举报,工作人员会立即赶到现场,并按规定罚款。但是,我国对于食品浪费的立法并不完善,由于公民的种种不满和各种原因关于食品浪费的立法也被频频叫停。

三、各国减少食品浪费的成功经验

1.美国(互联网与食品节约的完美结合)

据报道称,美国6位亚利桑那州州立大学的大学生深信社交网络的力量,设计了一款名为Flashfood的手机应用程序,建成基于APP的食物回收网络,采用短信通知的方式来连接餐馆和饥饿者,帮助餐馆将每天的剩余食物捐助给饥饿者。美国联邦政府之前推出过一项援助措施,使得70%以上的穷人都拥有了手机,也为该应用的使用奠定了基础。附近的饥饿者收到短信后,就可以去社区服务中心领取食物。这样既可以解决贫困者的吃饭问题,又可以避免粮食浪费。可以说美国的这个做法可谓是一箭双雕,使得美国的食品浪费大大减少。

2.德国(处罚食品浪费最严厉的国家)

在德国这个处罚食品浪费最严厉的国家,无论自助餐还是点餐,食客一旦被发现浪费,轻则受到“警告”,重则由相关部门按规定罚款。如果在餐馆用餐时浪费食物,任何见证人都可以向城市秩序局等相关机构举报,工作人员会立即赶到现场,并按规定罚款。在德国就算是宴请等公款吃喝也十分注重节俭,他们复杂的申请报销程序,使得公款吃喝大肆浪费的行为大幅度减少。他们的申请表需要填写人数、餐馆地址、大概地址等详细信息。如果人均消费超过30欧元(约合人民币254元)就可能会因行贿、受贿等嫌疑而受到调查。可以说德国严密的公款吃喝审查和严厉的处罚以及完善的法律使得德国的食品浪费现象少之又少。

3.挪威(慷慨的赠予行为,食品银行两全其美)

挪威慈善机构从食品企业和超市收集面包和其他可安全食用的“过期”食品,定期免费发放给街头流浪者。每周都会有一天,在挪威国家警察局附近的一条街上会出现排队领取下架面包的情景。挪威慈善机构与食品生产商和销售商合作,成立食品银行,专业收集并免费分发仍然可以安全食用的下架食品给有需要的人。挪威的做法和美国的软件领取食物差不多,但挪威的做法更加实际,更能够切实地帮助那些饥饿的贫困者,食品银行的成立更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4.中国(餐企实行半餐制,周到服務引导顾客适当点餐)

我国餐饮企业基本实行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措施,推出了“分餐制”“半餐制”“剩餐打包”等措施,提倡节俭之风。自助餐厅实行浪费按数量处罚的有效措施,制止了顾客的浪费行为,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合理膳食,科学配餐。

四、减少食品浪费的措施

1.加强宣传力度,树立良好风气

政府宣传部门充分地运用电视报刊网络媒体等进行勤俭节约爱惜粮食思想品德教育,引导人民树立正确、健康、绿色的消费观念,让全民参与到节约环保的浪潮中去,使环保节约的观念深入人心。节约观念的树立要从娃娃抓起,让节约粮食的意识深深印在青少年的脑海中,同时我们也应该对节约粮食的榜样及时广泛地进行表扬,让他们的正能量传播进每个人的心里。

2.限制公款消费,公开消费账单

习近平主席在中国经济会议上表示“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力戒奢靡之风,坚决反对大手大脚、铺张浪费。”我们可以像德国的政府那样加大对公款吃喝的审查力度,限制每人消费金额,完善公款申报表中的申请信息的填写,申请人必须详细说明宴请什么人、大概价格、请客目的。报销时,要明细列出消费的地点、时间、具体消费项目、餐馆地址、电话等。让填写的信息更为详细,更加具体,让公款的申请过程更加严格,使得公款吃喝大肆浪费的行为无处可逃。

3.奖励节约行为,惩处浪费行为

韩国的每家自助餐餐厅因为餐饮的种类和档次不同,价格也千差万别,但基本上都规定若客人剩余食物,必须缴纳3000~5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7~28元)的“环境负担金”。很多自助餐厅陆续推出“吃自助,缴押金”政策,要求客人就餐前先缴纳押金,如出现食物浪费现象,餐厅不会返还押金。所以我们也可以借鉴韩国的经验,在顾客就餐之前,让他们先缴纳一定的押金,如果顾客就餐完毕后剩下极少的食物均可将押金退还给顾客。如果餐企的经济条件允许还可以为这样的顾客颁发一个“节约小达人”的勋章,并且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如果顾客剩余食物过多,押金便不能退还,

除了餐饮企业自身的努力,政府还应奖励实行节约措施并取得成效的餐饮企业,给予税费优惠及名誉奖励,树立标杆,带动其他餐饮企业的积极性。

4.加强立法保障,遏制食品浪费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中,第七条健全法律法规,明确指出积极推进反对食品浪费工作法制化进程。国务院法制办及有关部门要积极研究推动节约粮食、反对食品浪费法规建设,加快推进粮食法立法进程,建立有利于促进粮食节约的法律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修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对粮食节约减损做出规定,明确奖惩措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反对食品浪费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不应该让节约粮食只是空头口号,更应该变成更具说服力,更具有严谨性的法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得食品浪费有相应的法律制度的保障。也许我们并不需要像德国一样把处罚做的那么严厉,我们应当让制度科学规范又合情合理,充满着人性化。以立法和处罚为手段去遏制食品浪费现象。

5.巧妙结合网络,建立食品银行

我们也可以像美国、德国等国家巧妙地结合互联网技术,让贫困者和酒店之间建立联系,及时将安全健康仍可食用的剩菜送给贫困者。既解决了酒店剩余食物的处理问题,又可以让贫困饥饿交加的人解决温饱问题。同时建立食品银行,让食品银行与各个大型超市之间建立联系。各个超市将即将过期或者刚过期不久仍可食用的食品赠予食品银行,让食品银行与消费水平低的群众建立联系。并且在每周固定的时间对于这些物品进行发放。这样既可以释放超市库房空间,又可以让消费水平低的群众受益,与此同时也节省了清理这些库存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可谓是“一箭三雕”的做法。

总而言之,节约食品节约地球资源是社会整体素质的体现,需要大家每个人持之以恒的共同努力。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注意节约,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意识,我们共同的家园将会更美好.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以自身行动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我国食品浪费的现状及其解决对策.

[2]刘晓烽.关注公款吃喝浪费.读者聚焦,2013-01-29.

[3]央视关注食品浪费,电话采访节约专家李晓群.

[4]朱子治家格言.

[5]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讲话.2012-12-4.

[6]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2-12-15.

[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新华网,2017-3-18.

[8]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实施方案》的通知.2014-9-24.

[9]山东省旅游局推出厉行节约文明用餐系列宣传品,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10]餐厅服务员(餐前、餐中、餐后)服务四十条.

[11]王禹.中国食物浪费成因与对策分析.

[12]静恩英.调查问卷设计的程序及注意问题[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9,(06):99-102.

猜你喜欢

消费观念
高中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调查研究
浅析高中生消费价值观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信贷畸形消费现象探析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