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王梦雪:一半浅喜一半深爱
2017-08-28文袁泽友图乔啟明
/文袁泽友/图乔啟明
茶人王梦雪:一半浅喜一半深爱
/文袁泽友/图乔啟明
人物名片
王梦雪,贵州资深茶人,贵阳市品茗服务业协会秘书长、浙江农业大学创业导师、中华茶馆联盟贵州联络处负责人。
◎古琴、茶道
在贵阳市,有个性的传统茶馆并不多见,白云区七一路的即心阁茶书院可谓一枝独秀;在贵阳市,能够在茶馆行业坚守十年以上的茶人寥寥无几,即心阁之人王梦雪的坚守实属难得。
王梦雪的茶人之路,始于大约11年前的一泡铁观音。
水与树叶的交融变幻出的奇妙滋味,将王梦雪带入到一个神奇的茶世界。在贵州铝厂附近接手一个60多平方米的小茶馆,王梦雪取名“墨香茶楼”,充满茗香的习茶之路由此开始,一位国企职工的人生轨迹也由此改变。起先是工作与茶楼兼顾,后来干脆辞职专司茶楼。
正如再浓的茶香总会复归清淡一样,看似诗情画意的茶馆行业,有时面对的是冷冰冰的经营现实。在贵阳,每年都会有一批小茶馆倒下去,然后又有一批小茶馆开起来。能坚持3年以上的茶馆茶楼,算是有实力、有耐力;能坚持6年甚至10年以上的,凤毛麟角。
墨香茶楼,王梦雪坚持了近7年。“交了不少学费,没有赚,也没有亏。”他说。
墨香茶楼显然只是王梦雪作为一个茶人的入门作品。正当不少茶人纷纷离场之时,王梦雪四处借钱,在亲友的一片反对声中投资200多万元,于2012年创办了即心阁茶书院。徜徉茶海,王梦雪决意不想回头。
即心阁茶书院位于白云区七一路,400多平方米,从装修格调到茶具家具的陈设,王梦雪颇费心思。一处闹市中的临街商铺,被王梦雪改造成一个别致典雅的徽派合院,有阁楼,有庭院,紧凑细致,虽处闹市,却宁静幽远。书院中那壁巨大的《心经》木刻,增添了书院的禅意。
◎品茗伴读
即心阁茶书院的茶具茶器、茶台茶桌等,不少是王梦雪多年的藏品,精工细作,各有来由。王梦雪尤其得意的是自己收藏的绿端石茶具茶台,日日把玩,不能自已。
书院精致气派,但经营的茶叶茶水却非常的亲民。即心阁不卖贵的,只卖对的。从十几二十元一杯的杯泡茶,到二三百元的工夫泡,都是书院的日常。人们喝到的茶大都不太寻常,那是王梦雪亲自到茶山、茶区遴选甚至亲炒的。
每年采茶季节,王梦雪总会到全国各大茶区游历,或习茶,或访友。近10年的茶海浮沉,他早已是茶叶江湖的老手,从茶叶的种植、采摘,到加工、冲泡,深谙其中之道,但从不故弄玄虚。客人来了,安静泡茶,安静的喝茶。
“中国不少茶馆就是死于暴利和浮躁。”王梦雪说,如果茶馆远离大众,那就离死不远了。他认为,茶馆也要有自己的矜持,有自己的格调。茶馆毕竟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载体,承担着茶文化传播的功能,如果一味迎合大众,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茶馆也不能久远。这也是他不惜血本精心打造即心阁茶书院的原因。
◎冲茶讲究意蕴
“尤其贵州的茶馆,还应肩负着宣传、推广贵州茶叶的责任。”王梦雪说,茶馆是一个包容的空间,但作为贵州的茶馆、贵州的茶人,不卖贵州茶、不推贵州茶,就不是一个有担当的茶人。
正是这种坚持,近年来,即心阁茶书院先后被评为贵州省、贵阳市的三星级茶馆。数百茶馆茶楼中选其一,“即心阁”的这一殊荣,来之不易。
茶中平仄,悲喜自藏。王梦雪告诉笔者,创办即心阁茶书院的前几年,可谓举步维艰。虽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但也有刻骨铭心的过往,担忧过债务,担忧过房租。但他深知,好的茶馆是时光沉淀出来的,一开始就以逐利的心态去开茶馆,大多走得不远,得真心喜欢、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才行。
鲁迅曾说过:“会喝茶,喝好茶,是一种幸福。”而今,又有茶界人士进一步解读:“喝茶,是一种幸福的病。”王梦雪深信,自己也得了这种病,已经习惯于守一处清幽,斟一盏佳茗,细看茶叶在热水中翻滚、舒展、沉落。
王梦雪的十年茶路,犹如他的杯中茶叶,无声舒展,沉静,清苦,那味蕾上的涩涩余香,是生命的滋味,亦是茶的原味。
但他的这泡茶,还没有到淡然收尾之时。今年4月,王梦雪的第三个茶馆——面积近300平方米的见素堂茶空间,在贵阳市观山湖区悄然创立。
见素抱朴,守其本真。作为贵州茶馆行业的守望者,王梦雪想体验的,是到那茶复归平淡、无味至味的感觉。
责任编辑 陆青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