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笔游之
——方广智的艺术

2017-08-28范迪安

国画家 2017年4期
关键词:都市笔墨山水画

范迪安

信笔游之
——方广智的艺术

范迪安

中国水墨山水画传统悠长,道法深厚,对于当代山水画家而言,可以说笔墨个性、形式语言、境界意趣的建树,都需要从研究传统中拓出新路,构成体现当代学术意识的衍变。方广智多年来在水墨山水画的表达上已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在中央美术学院做访问学者期间,他重视接受美院学术环境的熏染,在姚鸣京教授的指导交流下,认真理析当下中国画的发展态势,不断明晰自己的课题方向,尤其是进入潜心探研的状态。这次展览既是方广智访问成果的展示,让同仁们有机会了解他的研艺收获,同时也是中央美术学院与厦门大学两校学术交流的新篇章。

方广智成长于书香之家,传统文化的浸润赋予他比较深厚的人文学养,也培育了他优秀的艺术气质。他注重溯源传统绘画的正道正典,同时也关注中国画当代的创新课题。黄宾虹总结山水画创作必有四个过程:一是登山临水,二是坐望苦不足,三是山水我所有,四是三思而后行。从方广智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在山水画艺术实践中注意感与悟、思与行的统一,在师古与创变的互化相生中提升境界,达到在艺术观念上有所突破,作品呈现出富有个性的面貌。

在我看来,他的作品有三个突出的特征:其一,将都市山水作为创作研究课题。以当代生活的都市景观为题材,这是山水画当代发展的必然,也构成对画家的挑战。方广智在这个领域作了融合性的研究,笔下既有自然家园,又有现代生活,既有花草林木、烟霞山岚,更有瓦檐柱廊、亭馆楼塔,将城市与乡野两种景象交融为新境,像是处于时空更迭中的神游,自此延展出他有关现代都市山水的新课题,尤其在他的创作作品中,更体现出这种“新境”的别致视角和感受。他的写生作品源自山川丘壑的参悟,富有轻松自如的笔调和简洁疏朗的章法,在山水树石的穿插营构中形成一方自我的精神家园,也勾画了平凡世界中的生存理想。

其二,视野独到,打通写生与创作的界限。方广智的很多作品从写生中来,不管是对于城市景观的摹画还是对于乡村山野的表达,都有自己特殊的体悟。写生本身就是将自然万物内化于心、诉之于笔的过程,外师造化不仅仅是对于山水图景的片段化记录,更重要的是通过笔墨表达自己整体的意识和性情,使笔墨成为有格调、有个性的语言。他注重笔线与晕染的协调,悉心把握彩与墨所形成的丰富层次;他下笔多用中锋,曲折顿挫间充满文人画游戏式的拙稚意趣;与传统水墨山水画较大面积的留白方式不同,他用大面积的晕染形成画面色调,构成氤氲温润的视觉效果。我尤其注意到,在墨与彩反复的交融后呈现出渗化流动的灰色调,是方广智的笔墨特色,这种灰色调中蕴藏着含蓄的肌理,可以视为精神的印迹,这正是方广智乐于驻留的空间。在这种逸笔草草与彩墨浸润之间,他将自然山水移情为都市高楼,又在都市影像中表达出自然山水的温情。

听涛 135cm×68cm 2017年

其三,浓郁的闽南地域气息。清代沈宗骞称:“天地之气,各以方殊,而人亦因之。于是率其性而发为笔墨,遂亦有南北之殊焉。”方广智生活在南国海滨城市,对南方景致充满天然的亲切感,如同在笔墨中蘸揉了热风暖意,作品富有南方的色调与气息。他的一批在鼓浪屿上的写生最能反映这种独特感受:从“洋楼”的阳台向外眺望,邻近的建筑映入窗前,借助窗口与廊门,形成画中有画的结构,堪称景色浑然见闽南特色,红砖绿釉呈中西映趣,在形式语言上有很强的现代感,是一种富有视觉新意的笔墨构成。他的这些作品也传达出他的性情,且让我们看到了一种陌生而熟悉的家园景观,好似出离尘俗,却又回到现世。从某种角度来说,品读方广智的画更像是在午后品一杯醇厚的红酒,在光与色的微妙幻化之际体味笔墨之浓郁、格调之悠远,也为处于高度城市化中的躁动不安寻求了一处清净的安顿。

方广智的山水是一种信笔图画、天然游之的心灵境地,他画中闲适散落的山木树石,奇崛耸立的城市建筑,和带有半抽象性的山野清林都是他构建出的自我心境,这是他艺术才学的展现,也是一条当代山水画创作具有创新价值的路径。无论如何,方广智都处在一个最好的创作时期,这使他能够借由此次访问学者汇报展为新的起点,在山川与都市间还往,在笔墨与心性间游走,于平林远岫间抒咏悠然逸兴,于空明朗彻中将人与画引入自由的境地。

猜你喜欢

都市笔墨山水画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笔墨童年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