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不同施肥量对产量的影响
2017-08-28余鸿村
唐 罴,张 英,余鸿村,李 智
(贵州省盘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553537)
马铃薯不同施肥量对产量的影响
唐 罴,张 英,余鸿村,李 智
(贵州省盘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553537)
为了进一步探索复合肥不同施用量对马铃薯品种“盘薯1号”产量的影响,通过“盘薯1号”的不同施肥量试验,寻求合理的施肥量,达到合理施肥,经济用肥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施肥量为30kg/667m2、40kg/667m2、60kg/667m2的产量较高,且差异不显著,与施肥量70kg的产量差异显著。说明该区域、该品种比较合理的667m2施肥量为30~40kg,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反而有下降的趋势。
马铃薯;施肥;产量
1 供试材料
马铃薯品种:盘薯1号;肥料品种:西洋复合肥,总养分含量 48%(N、P、K 含量为 16∶16∶16)。
2 试验设计
试验品种为“盘薯1号”,供试肥料为西洋牌硫酸钾型复合肥。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处理,分别为:处理 1(30kg/667m2)、处理 2(40kg/667m2)、处理 3 (50kg/667m2)、处理 4 (60kg/667m2) 处理 5(70kg/667m2)。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15个小区。小区长4.5m、宽3m,面积13.5m2。小区间不留走道,四周及重复间留走道,走道宽0.5m,试验地四周设保护行。每小区种5行,行距为0.6m,株距为0.32m,密度3500株/667m2,每行种14窝,每个小区种70窝。
3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点在盘县平关镇岩上村大石洞,北纬25°40′30″,东经 104°26′24″,海拔 2133m。地势缓坡,地面平整,前茬为玉米,肥力中上等,水平一致,位置不受建筑物、林木、林带等遮荫影响,土壤类型为沙壤土,耕地和整地方式:畜力耕地,人工精细整地。生长期间月平均最高气温22.8℃,最低气温13.5℃,平均温度18.1℃;生长期间降雨量1236.7mm,降雨次数为95次,降雨天数为72d,时间分布3~8月。
4 田间管理
4.1 播种
播种前先进行切块,每个切块带1~2个芽,切块时淘汰病烂薯,切刀进行消毒更换。根据当地生态、栽培条件,于3月12日播种,天气晴朗,按行距60cm、株距32cm、每行种植14窝,每小区70窝,种植密度为3500窝/667m2,当天播完。
4.2 施肥
2015年3月12日播种时667m2施腐熟的农家肥1500kg(每小区 30kg);各处理西洋复合肥(N∶P∶K含量为 16∶16∶16)施肥量如下:处理 1:30kg/667m2,每小区施肥量0.6kg。处理2:40kg/667m2,每小区施肥量0.8kg。处理3:50kg/667m2,每小区施肥量1kg。处理4:60kg/667m2,每小区施肥量 1.2kg。处理 5:70kg∕667m2,每小区施肥量1.4kg。
一次性作底肥施用,不作追肥。
4.3 中耕、除草、起垄
2015年5月8日进行第1次去除杂株、杂草、中耕起垄;5月25日进行第2次去除杂株、杂草、中耕起垄。
5 收获
7月14日,马铃薯植株叶片变黄、脱落,进入成熟期,便可进行收获,由于成熟期后连续阴雨,收获期推迟到8月14日。
生长期间的特殊事件:6~8月,降雨天数达72d,且降雨较为集中,较常年同期雨水偏多,进入收获期而不能按时收获,等到晴天才能收获,造成部分烂薯,一定程度上影响产量测量。
6 测产验收
从表1可看出,施肥量40kg/667m2的产量居第1位,施肥量30kg/667m2的产量居第2位,施肥量70kg/667m2的施肥量产量最低。
表1处理 大中薯(kg)商品薯率(%)1 21.7 3 24.7 ABab 1220.36 87.85 2 22.7 3.17 25.87 Aa 1278.17 87.75 3 17.6 2.0 19.6 Bb 968.39 89.80 4 17.0 3.8 20.8 ABab 1027.67 85.00 5 10.3 3.33 13.63 Bc 673.42 75.57(kg) 合计(kg) 产量(kg/667m2)小薯
7 结果分析
表2处理 小区产量(kg) 667m2产量(kg)Ⅰ Ⅱ Ⅲ 总和 平均1 22.2 22.7 29.2 74.1 24.7 1220.36 2 26.1 23.1 28.4 77.6 25.87 1278.17 3 17.2 23.2 18.4 58.8 19.6 968.39 4 18.0 18.8 25.6 62.4 20.8 1027.67 5 10.6 11.4 18.9 70.9 13.63 673.67区组总和 94.1 99.2 120.5 313.8 104.6区组平均 18.82 19.84 24.1 62.76 20.92
表3变异原因自由度(df)平方和(ss) (MS) F值 理论F值0.05 0.01方差处理 4 280.831 70.208 8.894※※ 3.84 7.01重复 2 78.444 39.222 4.97※ 4.46 8.65误差 8 63.149 7.894总变异 14 422.424
由方差分析表可看出,处理间F值>F0.01值,说明处理间差异极显著,重复间F值<F0.05值,重复间差异不显著。为了判断任何2个品种间差异是否显著,需进一步进行新复极差测验(SSR法)。
测验结果表明:处理2与处理1、处理4差异不显著,与处理3、处理5差异极显著;处理1与处理4、处理3差异不显著,与处理5相比差异极显著;处理4与处理3相比差异不显著,与处理5相比差异极显著;处理3与处理5相比差异显著。
8 结论
结果表明:667m2产量位次从高到低分别为处理2:12278.17kg,商品薯率 87.75%;处理 1:1220.36kg,商品薯率87.85%;处理4:1027.67kg,商品薯率85%;处理 3:968.39kg,商品薯率 89.8%;处理 5:673.42kg,商品薯率75.57%。由此看出,该区域、该品种比较合理的施肥量为30~40kg/667m2,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反而有下降的趋势,氮肥过多是影响块茎形成的主要因素,氮、磷、钾过多都不利于植株的生长和产量的形成。因此,提倡测土配方施肥,用最佳施肥量获取最高的产量,达到经济用肥的目的。
(收稿:2017-05-05)
唐罴,男,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栽培试验研究及示范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