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程设置的典型教学案例分析

2017-08-27张树楠

世界家苑 2017年6期
关键词:曹德旺一带一路经济

张树楠

摘 要:议程设置理论是新闻传播学的重要理论,曹德旺事件的几次热议可以用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加以解读分析,是很好的教学典型案例。“一带一路”背景下我们部分中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实现全球经济传播的目的,从微观上要调查好目的地的政治及人文大环境,要针对市场做出详细的调查才能给决策层提供准确依据,从宏观角度,广大企业要看准时机,了解好目的地的文化制定适合自己的战略,更重要的是协调好本国政府及民众的关系。

关键词:曹德旺;“一带一路”;经济;教学

“议程设置理论”是新闻传播学界的重要理论之一,我们在教学活动中的举例往往都是时间比较久远的案例,离现实较远,同学们共鸣不大,但近期的“曹德旺海外事件”时间发生在当下,和“一带一路”的社会大背景高度相关,是很好的教学案例。

一、曹德旺海外纠纷事件

2017年12月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在媒体上公开表示准备投资10亿美元,引起舆论一片哗然:“曹旺德跑路了”,“挺曹派”与“踩曹派”纷纷论战。

北京时间12月19日,曹德旺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首度回应其"逃跑"的舆论质疑,"我是中国人,我事业的重心一定在中国。"并进而对中美两国制造业成本和竞争力优劣进行了细致比较。曹德旺说:"我实事求是指出客觀存在的问题,他们就要批判我,说我对中国经济太悲观。""我之所以公开讲,中国税负太高、成本太高,这不是我在抱怨,也不是我要跑。我只是为了提醒政府,也提醒企业家,提醒大家危机感,告诉大家要小心。"曹德旺的一番话再次引发社会热议。

2017年6月12日《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中国工厂遇到了美国工会》说:曹德旺在美国被抗议、起诉、罚款……各种水土不服,直指曹德旺在美国建厂时遇到的困境——车间里的文化冲突。继而,中国国内媒体上也大量出现了《曹德旺赴美办厂遭“虐待”》等标题的文章。

6月20日,曹德旺说事情并没有《纽约时报》所说的那么大,更不像中国一些“标题党”媒体渲染的那样“福耀美国公司的员工都上街游行了”。“中国国内一些媒体的‘标题党表现,让我实在是惊讶了。”“《纽约时报》是为了针对特朗普政府。”他指出,当地时间6月17日,美国举行一个大型的招商活动,中文名是“选择美国论坛”。《纽约时报》在一周前发出这样一篇文章,到底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他不太清楚。“《纽约时报》是为了拆特朗普政府的台,还是为了体现美国的绅士风度,告诉被邀请来美国投资的上千家中国企业,美国有这些“阳谋”,你们还投不投?”

2017年6月2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对曹德旺在美国遭抵制一事做出回应:由于国家间存在差异,对外投资的企业都会遇到问题,希望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能够充分调研,审慎决策。

二、事件背后

(一)2016年事件解读

其实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早已有之,在美国投资,曹德旺也不是第一人,但其引起的社会舆论不可谓不激烈。笔者在百度指数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检索“曹德旺”一词,发现其峰值出现在2016年12月,达到33598,2017年6月4日后也呈明显上升趋势,截止至6月28日达到6383。

其实早在2015年,李嘉诚投资转移的时候网上也议论纷纷,其中罗天的《别让李嘉诚跑了》一文在网上的转发竟然超过了194000次,可见其影响之大。而此次的曹德旺赴美投资,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去的时候,本来并不是一件特别值得关注的大事——况且早在2014年,福耀集团就对美国投资了超过5亿美元的资金,成立了自己的工厂,给当地创造了1500个工作岗位。这在当时也并未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关注,但联系曹德旺2016年关于税负的言论和今日的社会背景则这两次事件就有了深刻含义。

当下,随着我国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特别是本届政府的一系列举措,使得普通百姓的幸福指数也明显上升。但因全球的经济不景气以及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实体企业这几年发展得并不十分顺利,特别是很多外资企业纷纷转移投资至南亚东南亚等国家,和我国下大力度对污染企业的关停等举措,使得我国大量的产业工人需要转移安置,这也使得我国企业的整体生态问题日益显现。与此同时,税负过重的问题、运输成本过高等问题也在相对繁荣的表象下越积越多。但大家对这些这些问题似乎都习以为常了,毕竟民间反映了很多年,似乎也改变不了什么。况且很多企业都发展到了今天,大家更多地抱怨的是市场环境。

与此同时,美国大选结束,特朗普当选总统,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收缩对外投资及影响力,出台大量优惠政策吸引外资赴美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大有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大力吸引外资的姿态。

“除了人力,什么都比美国贵”的言论一出,该事件也迅速成为舆论热点。“挺曹派”和“踩曹派”掀起了舆论的高潮。

百度指数的舆情洞察,检索到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在关键词为“曹德旺”一词的新闻监测图显示:最高峰值为2016年12月接近560,第二峰值为2017年6月近300。

如此看来,如曹德旺所说"我之所以公开讲,中国税负太高、成本太高,这不是我在抱怨,也不是我要跑。我只是为了提醒政府,也提醒企业家,提醒大家危机感,告诉大家要小心。"他的这番话语完全达到了目的,引起了我国国民的关注,相信广大企业家、政府也都意识到了。

由此可见,2016年12月事件完全符合“议程设置理论”的各项特征。一个普通的投资行为,一个企业家的几句话语,在经媒体报道之后,在融媒体时代的当下,广泛发酵,大量转发,引起了舆论的热议。虽然没有对我国投资环境得出定论,但上至政府,下至普通百姓,都对此有了新的认识。

(二)2017年事件解读

今年6月份,一件普通的劳资纠纷,被《纽约时报》大肆宣传继而引起热议,显然也符合“议程设置理论”的各项特征,可以说曹德旺“被设置”了。

不论《纽约时报》是否针对特朗普政府,中国企业家已经来到美国投资且遇到文化冲突这件事情,经此一报,吸引了大量的眼球——这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美国人。如果是反对特朗普的,可以解读为特朗普的招商政策徒有虚名,沽名钓誉;支持他的可以解读为,已经有很多国外资本到美国投资了,而这些企业正在经历“跨文化适应”期,马上会过去,大量的就业岗位已经来临。大众如何解读、观点怎样,暂且不提,媒体的报道已经让舆论关注了这件事情。如果按曹德旺所说,《纽约时报》是“为了针对特朗普政府”,“拆特朗普政府的台”,为了在“选择美国论坛”上“告诉被邀请来美国投资的上千家中国企业,美国有这些阳谋,你们还投不投?”那么《纽约时报》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按照《传媒的四种理论》的“社会责任理论”要求“媒介所有者不准进行私人的议程设置”但在两党制和多党制国家,媒介背后的党派的意志可以对很多议程进行设置。

同时,在国内,一起普通的我国企业在走出去时经常会遇到的劳资事件又被如此地广泛报道,也可以看出议程设置的影子。毕竟我国广大的就业大军也在期盼着工作岗位,如果我国的企业家都纷纷出国投资,特别是那些“非产能过剩企业”和相当多的绿色环保高科技产业如果纷纷出走,那么国内的情况将不堪设想。所以适度地给大家营造一种“走出去会水土不服”的舆论氛围也是必要的。

三、结语

任何一件新闻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新闻传播学科的各专业同学要学会从理论的视角加以解读。曹德旺事件是很好的教学典型案例。

(作者单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曹德旺一带一路经济
不敢存藐视之心
曹德旺的格局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曹德旺 被低估的企业家
曹德旺洗冤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