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联读”策略阅读经典名著
2017-08-26杨舸
杨舸
《将相和》这篇课文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历史故事。课文围绕着“将相和”这个题目,通过记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既独立完整又紧密相连的故事,通过简洁而又巧妙的过渡,构成了“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大故事。塑造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历史人物形象以及将相之间“和—不和—和”的过程。赞扬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先国后私的品质,以及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从而凸显他们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家国情怀。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能通过预习独立学习生字、新词,能够读懂故事的大致内容,能够借助课后习题理清文章结构。但是,要深刻感悟主要人物蔺相如在国家大义面前“勇敢机智”的人物形象尚有难度。因此,我在执教《将相和》一课时,根据课文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将教学重难点定位于指导学生学习运用“联读法”阅读课文,以“联系着读”和“比较着读”为具体方法,通过“发现相同”—“同中寻异”—“发现不同”—“异中求同”等教学环节,实现对课文内容横向、纵向各层面以及课内外的联读,通过对课文内容有机地整合与比较,升华对蔺相如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夯实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培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渗透审美鉴赏,传承家国情怀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整体感知理文脉
首先开门见山,揭示《将相和》是一个历史故事以及它所发生的时代,点明课文的出处之后,我让学生整体感知,理清课文脉络。提问:课文题目是“将相和”,那么之前两人之间因为什么原因不和?请从课文中找出关键的一两句话来说一说。课文围绕着“将相和”讲了三个小故事,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每个小故事中小结性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并试着找出关键词概括小标题。其间,不失时机地进行“上大夫、上卿、渑池、鼓瑟、侮辱、击缶、拒绝”等词语的教学,讲授“璧”的写法及含义,指导“荆”的书写要领,理解“负”的意思。然后请同学们把这三个小标题端端正正地写在相应的故事旁边。之后请同学们说一说三个小故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正如全国小语会陈先云理事长所说:“语文教学要重视从整篇课文着手,进行词、句、段的训练。既要注意一篇课文每个部分的内在联系,更要关注每个部分和整篇课文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整篇课文有比较完整、深刻的理解。学生对整篇课文的理解过程,也是认识逐渐深化的过程。”当学生理清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之后,我设问:“像这样一篇名著改编的课文,仅仅读个大意够不够?”继而点明原著《史记》的写作特色是刻画人物,所以这节课也是循着原著的写作特色来进行阅读指导的,道出了这节课的根本任务是——读主要人物蔺相如,从而將学生引入对人物形象的关注。
二、由扶到放教“联读”
紧接着,我开始下面的教学环节:“既然前两个故事都是写蔺相如立了功,封了官,我们就先把‘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这两个故事连起来读一读。老师在把这两个故事联系着读、比较着读的时候,有一个重大的发现。(先是故弄玄虚地停一停,顿一顿,再加强语气:“老师发现这两个故事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比如……”
(一)教授“联读”。为了降低难度,我运用课件分别先出示了两个故事的开头语句:
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
通过对课文前两个小故事相似之处的“联系着读”和“比较着读”,学生很快就读出了两个故事开始的背景是相似的,即秦强赵弱,赵王很着急,很纠结,进退两难,左右为难,而两次都是蔺相如主动请命。通过赛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体会蔺相如两次临危受命之不易,感受其勇敢,从而建立起对蔺相如这个人物的初步印象,并揭示这就是今天老师想要教给同学们的一种新的阅读方法——联读法。
(二)尝试“联读”。请同学们继续用“联读”的方法读读这两个故事,找一找除了开始的背景是相似的,这两个故事还有哪些地方是相似的?发现相似之处就做上相同的记号,并思考通过这些相似之处,你们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蔺相如?”
于是学生开始读书,不断发现、勾画,比如学生找出了“经过相似”的两个地方:
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引导学生关注“撞碎”“拼了”“理直气壮”等关键词语,感受蔺相如“以死相逼”的形象,再有感情地朗读,升华情感,加深印象。特别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分析推敲,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蔺相如“知己知彼”“忠心耿耿”“胸有成竹”的个性品格。
再如学生还找出了“结局相似”的两个地方:
——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秦王没有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学生抓住对“只得””只好”“客客气气”“不敢”等词语的理解,从字里行间读出蔺相如“以弱胜强”“全身而退”, 再一次加深了对他“勇敢机智”的人物形象的感受。
(三)“同”中求“异”。“ 联读法”既要读出“同”,也要读出“异”来。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此时我顺势启发学生:“同学们很会读书,很会发现,但更要会思考,再想想这两个故事又有什么不同呢?比如第一个故事是为什么拼?第二个故事又是为什么拼?”学生通过交流发现,“完璧归赵”是为了和氏璧而拼,“渑池之会”是为了赵王的尊严而拼,而和氏璧则代表了赵国的利益,赵王的尊严也就是赵国的尊严。“这么一联系,一比较,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蔺相如?”学生充分交流之后,教师小结:“在蔺相如眼里,赵国的利益和尊严都不容侵犯,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赵国。”此时蔺相如忠诚爱国的人物形象又一次跃然纸上。
三、放手自学用“联读”
通过前面的教学环节,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联读法”,下面的学习任务就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请同学们默读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用上刚才学习的联读法,找出它与前两个故事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把关键的语句画下来,看看对蔺相如又会有哪些新的认识?并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在旁边做上批注,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
学生通过联系着读、比较着读,发现第三个故事与前两个故事的相同之处在于蔺相如总是“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先国后私”;与前两个故事的不同之处在于对象不同、目的不同、态度不同,从而体会蔺相如的“目光长远”“深谋远虑”“顾全大局”“宽宏大量”,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富饱满。紧接着,我用课件出示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中评价蔺相如的句子“太史公曰:……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和学生一起读一读,此时,蔺相如“勇敢机智”“国家至上”的人物形象再一次得到升华。
四、拓展延伸促“联读”
语文学习不仅在课内,也在课外,将课内阅读所学的方法运用到课外语文的学习之中,融会贯通,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在课堂教学的结尾部分,我提出“课题中另一个重要人物——赵国大将廉颇,因改编时受篇幅限制,课文删除了关于他的一些描写。在原文中,关于廉颇的故事除了‘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还有‘长平之战‘廉颇失势‘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晚年的廉颇最后死在了楚国,到死,他都对身边的人说‘我只想指挥我们赵国的军队呀!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请大家课后也试着用联读法去读一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的这些故事,相信你也能读出一个极具个性的廉颇。”这样既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又培养他们探究历史真相的学习习惯,还点明了“联读法”是日后阅读名著可使用的一种重要阅读策略,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南京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