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有法 事半功倍
2017-08-26邱益莲
邱益莲
梁启超先生说过:“课堂教学,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要紧的是拿怎样得着结果的方法去教人。”也就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阅读技巧,学会学习,学会将知识进行迁移。
首先,要转变观念,以研究学语文来取代研究教语文
研究怎样教语文,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着眼点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而研究学语文是站在学生的角度,通过研究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学习心理,掌握学生的需要动机和个性差异,来进行教学,指导学生使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是围绕着“学生如何学”这个中心展开的,教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在阅读教学中,面对文本,由于个体知识经验的差异,就会产生“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解读现象,学生与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肯定会存在差异甚至冲突,这时教师就应在尊重学生独立体验的基础上做好引导者,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导出新的认识。
研究学语文,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信息社会知识以极速更新,要想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就必须引导学生寻找一套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科学的学习方法。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能使人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第二,要把握文体特点,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各种文体的学习方法
高中语文教材从编排结构来看,阅读分为三个互相衔接、逐层推进的阶段。第一阶段(第1、2册)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我国现当代文章、外国文章、中外文学作品和古代散文,着重培养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二阶段(第3、4册),学习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作品和我国古代诗文,着重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三阶段(第5、6册),学习文化内涵比较丰富的现代论文、科技说明文和文学名家的名作,着重培养研讨、评价论文和文学作品的能力。要领会教材编者意图,达到编者所要求的每个阶段应掌握的知识能力,特别是那些语文学习困难的学生,首先还是要从文体特征入手,教给他们阅读各种文体的可操作的学习方法。因为,把握文体特点进行教学,是引导学生快捷掌握阅读与写作基本要领的有效途径。“无论工作、学习、生活都离不开读写,而读写就必然与‘文体有关。我们要学会很好地利用‘文体这把钥匙,去打开解读文本之门,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如高一第一冊第一单元学习现当代诗歌,首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什么是意象,什么是意境、诗歌的表达方式等基本概念,再引导学生读现、当代诗歌要从诗的语言文字入手,分析诗中描绘了哪些意象,并分析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构成了一种怎样的意境,作者是通过何种方式来抒情的,然后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来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同时要让学生明辨诗歌的表达技巧,除掌握抒情方式外,还要从写法上有什么特色来鉴赏。比如,动静结合、对比映衬、远近搭配等。这些知识可以在上诗歌之前就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也可以在学习了几首诗后,以总结诗歌学习方法的方式与学生一起总结出来。
明确了方法后,接着就要进行举三反一的训练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使理论真正能指导实践。以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的上片为例,引导学生从语言入手,分析开头三句主要交待了什么内容,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接下来一个“看”字,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构成了一个怎样的意境?然后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当时的情况,分析作者描绘这些明快灿烂的景物要抒发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单元后面的几首现当代诗歌,引导学生按学诗方法去鉴赏,教师做些必要的点拨。
通过课堂教学的步步引导,举三反一(这里的“三”是指老师指导下对多篇诗歌的鉴赏学习、揣摩,掌握现当代诗歌的学习方法,“一”是指在多次训练后能自己熟练运用这些技巧),然后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即通过课内得法迁移到课外运用)。
学习诗歌如此,学习其他文体也是如此。因为每种文体都有自身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从文体自身的规律入手来学习,才可事半功倍。如阅读议论文,教师就要用好课文这个例子,引导学生掌握议论文是说理的,要找出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什么观点,又用了哪些材料,运用什么手段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而对于杂文的学习,虽然本质上也是说理,但它可记叙可议论,具有文学作品的形象性,在选材立意上常采取以小见大,艺术构思方面讲究虚实相生,语言运用上注重亦庄亦谐,艺术效果上往往是幽默讽刺,时效性上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比较教学,引导学生采取比较学习,对这两种文体自然就清清楚楚。记叙类的文章要引导学生读文章时,看作者记了哪些事,进行了哪些描写,采用何种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表现了一个什么中心。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去主动寻找这些规律,并去发现各种描写的作用、好处。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文体规律入手进行阅读,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阅读的方法,就不至于拿到一篇文章不知从何下手。
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有一个清晰的文体意识,教给学生如何遵循文体特征来学习,实际上就是交给学生一把解读文本的钥匙,教给他终身有鱼吃的钓鱼之道。
第三,要引导学生学会多元解读,多角度思考文本
文本一诞生,就存在着多重意义。一是作者的原初意义,一是作品独立的生命意义,一是阅读者介入后的解读意义,或者是再建构的意义。这样就决定了阅读活动本身存在着三极走向。作者创作的原初意义是什么,必须采取知人论世的方法,去追寻作者的创作意图,这是阅读的一极走向。另一极是作品一旦为作者创作出来,就有了独立的生命与意义,甚至产生连作者都没有想到的效果,就像钱钟书的“围城”,理论本指于婚姻方面,却客观上适应于多个方面。还有一极是读者阅读的介入,文本意义得以生成。
以文本作为阅读前提的客观阅读,文本意义可以是多元的,以读者为中心的主观阅读,由于读者的阅历、生活经验、视角等的不同,文本意义也会是多元的。因此,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围绕文本多元解读,读出自己的个性特征。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多元解读,多角度思考呢?教学中一是教师要作好多元解读的示范,不仅能从作品与社会历史的联系方面来解读,还要从文化风俗、艺术形式、人性心理等视觉来解读;二是鼓励学生质疑探究,与文本、作者开展多重对话。如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别里科夫只不过是一个中学小教师,为什么全城的人都怕他呢?从社会历史的原因来看,人们到底是怕什么?别里科夫把自己装在一个套子里,整天神经兮兮的,甚至害怕恋爱,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别里科夫,你对别里科夫是怎样的感情?从心理的角度分析,是什么造成他灵魂的变态呢?
引导学生多元解读文本,多角度思考,不仅能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文本,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激发其探索求知的兴趣。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提倡,课堂上要用80%的时间来引导学生获得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20%的时间用来传授知识。如果在语文课堂45分钟里,我们按托夫勒所说的将80%的时间用来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方法的引导,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摸索、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他们“将会知道从哪儿很快地和很准确地找到他们不知道的东西”。那么学生在语文课上“不但能够获得一些知识的‘干粮,而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掌握一些获得知识‘干粮的手段”,而教师教给学生的也就不再是有限的知识,而是给了学生一把开启语文学习之门的金钥匙。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