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遵循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2017-08-26矫立平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孔乙己身心中学生

矫立平

针对初中生在语文知识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基于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特点的客观性出发,主张进行语文教学与心理发展因素联合研究,来实现语文教学效果的巨大提升。

中学生心理发展语文教学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对于中学生的发展认识不能只停留在知识量的增加以及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上,更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新时期以来,在我国当今教育体制下,基于升学压力和学校之间相互竞争,出现只以分数论成败的情况。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主流教育观,但在大的社会背景下,素质教育的完全普及还是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本文重要就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语文教学结合应用情况谈一些看法。

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利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现象不是个案,具有一定代表性,普遍存在于我国中学语文教学之中。忽视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而忽视教育发展规律,势必最终还是会影响教育的发展。在中学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没有将学生现阶段心理特征和教学实践没有有机结合,进而也就没有理解好和运用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即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其全面和个性话发展的教育目标,也就更谈不上学生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出现违背教学原则和初中生身心的事情,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格发展具有强烈的价值实现感,但是事实是其在课堂中往往表现出两极反应,一种情况下对于價值追求出现狂热心态,表现为热情高涨特别爱表现自己积极寻求表现机会。并且对于自我同一感和同一感的混乱,极为关注自己在班级的地位。另一种则是内向的,自卑的,不愿与他人交流,整日郁郁寡欢的。

2.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和阶段性以及不平衡性,这些都决定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心理特征会有所差异,心理发展表现为琢磨不定稳定性差。

3.个性发展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自我意识和反抗精神,对于是非有些自己的标准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道德观。

初中时代也被誉为人生的第二个生长高峰期,心理断乳期,也是改变人生命运的关键期。那么在进行实际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时,要因势利导,结合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设计,避免出现损害学生身心发展的事情。而往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以自己的预想来安排教学,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师生之间互动少并且缺乏必要沟通。加之学生性格的多样性,导致教学安排在实际操作时,出现执行偏差往往达不到预想效果。教学内容不能推陈出新,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无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

二、破解初中语文教学困境的方法

对于上述教学困境,语文教师可以是可以避免和解决的。

教师方面:首先,就是早做好自己专业知识的储备和视野的广度。上课前要做好四备工作,即备教材、备课本、备教法和备学生。其中,备教法和备学生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中学的身心和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学生知识水平,来施行教法和学法。在教法中多采用谈话法和讨论法,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法上,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系统直接干预、积极引导、启发式学习、及时反馈学习成果、建立系统科学的学习评价体系以及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创建知识结构的方式,做好语文学习的衔接工作。其次,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要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和榜样力量,以人格魅力来感召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注意倾听学生的情感诉求和内心矛盾。再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在问题设置上要呈现出一定的梯度力,问题设置能够满足各个阶层和水平的学生不同需要。最后,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在完成教学大纲中双基任务后(基本知识和技能),用文章的文学力量以及作者的生平事迹,架起与学生内心情感交流的桥梁。以便以此对学生进行心灵启迪和灵魂涤荡。

学生方面:对于学生而言,在授课中得到关注和支持符合其自我价值实现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任何所谓造成教学的干扰,是无意识的,是课堂教学环节参与不足造成的。只有将学生有机的有序的让其参与到教师教学中,就可以在保证课堂教学有序高效进行同时避免不和谐因素的产生。

此外,学校在课程安排上要注意文理搭配,课时设置上要根据学生自身情况而定,尽量给学生创造和谐舒适的校园环境。

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笔者节选长春出版社八年级上册《孔乙己》一文,具体谈谈语文教学和学生身心发展关系的处理。首先在课文教授之前我已经对文章的背景、内容、重点语句以及字词进行准备。在课程的导入方式上我选择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情景导入另一种是激情导入,其中情景导入,主要在对孔乙己这个人物进行简单介绍后,让学生脑中构建出一个旧社会满口的四书五经伦理道德迂腐穷酸秀才的形象。奠定学生对于这个孔大人的感情基调以便于在文章解读过程中把握学生情感变化。而激情导入可以简述封建社会尤其是封建科举制的危害,一起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引起学生有意注意,便于学习的持续。在文章解读过程中,对于一些生字和词在教师进行示范性阅读时提示学生将其标出,规避学习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和无法把握学习环节的问题。本文中对于孔乙己形象的分析以及其命运的发展是全文的线索,可以让学生化身文章之中的“我”,去体验孔乙己的变化。这部分的处理可以通过学生分组朗读、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进行处理,其中教师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在角色朗读这一学生之间互动和师生互动这一环节上,可以采用自主推荐和教师选派两种方式,最大程度上照顾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参与度。在进行第一部分初次描绘孔乙己时,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的角色分析,如孔大人面对众人耻笑时,那种不以为然的神情。在进行第二部分分析时,可以突出孔乙己酒后心情大好,舞文泼墨卖弄学问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孔乙己写茴香豆的茴字一方面可以看出其具有一定文化素质,但是在当时而言这些是无用的知识。第三部分要突出孔乙己因偷挨揍后的颓唐之气,面对作者的要帐,无可奈何。而教师要指导学生角色的准确定位,一个颓唐老气、一个要帐不悦。教师进而在朗读停顿中可以抛出一些问题,如孔乙己为什么对于自己偷书的事请拒不承认并进行辩解?孔乙己的诸多行为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可以自行回答,让学大胆去说敢于去说进而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概括能力。教师面对回答要及时给予回馈并进行引导,便于总结答案。文章最后部分教师要进行感情陈述,揭示人物最后命运从而点明全文,揭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孔乙己这样的小人物?那有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个结局?揭示旧社会封建礼教束缚下吃人社会的本质,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看尽人间的冷暖。最后指出孔乙己是悲哀的是时代的牺牲品。课后,教师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进行知识复习,可以采用写观后感和续写文章的形式出现,以便于激起学生做作业的热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一节好的语文课离不开学生的参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则需要教师要认真的研究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人格特征。认识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学生智力、能力和心理的全面发展,将语文教学与学生身心规律相结合,进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罗文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发展的实现措施[J].学周刊,2016,(05):34.

[2]朱爱华.试论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1,(15):27.

[3]李海涛.语文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的时空观[J].宜宾学院学报,2004,(05):164-166.

[4]覃兵.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3,(02):12-14.

猜你喜欢

孔乙己身心中学生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孔乙己(下)
孔乙己
给身心降个温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