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行政之善
2017-08-26陈辉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命运愈加紧密联系在一起,也使得各种人造灾难(man-made disaster)的深度与广度愈加扩展。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忽视了公共行政的基本属性,即公共性,亦如沃尔多所言,政治——行政二分法缺乏經验证据,因为行政人员显而易见既执行政策,又制定政策。公共行政的使命在于高效地组织和管理公共机构,优化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即善治。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将管理科学的重心视为人民与权利、价值观、架构与组织,以及最重要的:责任,亦即在研究管理学时,将之视为真正的人文教育(management as a truly liberal art)。
回眸二十世纪,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残酷的时段,上亿人因为世界大战以及国家暴力而遭到杀戮,大规模屠杀以及种族清洗已经成了人类社会事务安排中的显要能力,在面对行政之恶时普遍存在着道德与伦理上的无力感,行政之恶在现代技术型社会愈加普遍与隐秘。美国著名行政学家艾赅博、百里枫重新审视了纳粹大屠杀,强调大屠杀的行政管理与执行层面的意蕴,有力地揭示了行政之恶,但是他们在书中并未提出如何减少以至避免行政之恶。笔者以为公共行政要规避行政之恶,实现行政之善,亟须倡导公共行政的精神。公共行政学的核心是关注人、关注人的决策与执行、关注人类的组织、关注人类的命运,直面政府管理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乔治·弗雷德里克森曾将二战中丹麦官员保护犹太人的行为视为行政之善,即“以民主服务中的道德英雄主义而著称”;德国纳粹官僚的行为是“以痴迷职业成功而著称,这种‘行政中立层面上的职业成功最终助长了邪恶”,也不能成为他们支持纯粹邪恶行为的理由。公共行政的精神是行政的理论范式与实践逻辑的交汇点,我们试以甘地思想的人性之道来理解公共行政的精神,并理解除革命和暴力之外的另一种行政之善。
甘地(Mohandas Gandhi),一个其貌不扬,瘦小谦恭的平民律师,却领导印度民众实现了几代人的独立与自由之梦。他教导世人摆脱人性中争斗毁坏的一面,他示范了如何透过道德攻势而非肢体攻击与暴力去推动改革、伸张正义,他的精神与实践改变了过去的世纪,亦体现了公共行政的至善。后继者马丁· 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曾说:“人类的进步,非借鉴甘地之路不可。”人们虽然仅仅走过了短暂的瞬间,反思逝去的时段却充满了仇恨、屠杀和战争。历史上的众多恐怖与血腥常常是以正义的名义,从世界大战中的纳粹暴行,到科索沃种族灭绝以至新千年的“9.11”事件等,现代技术理性亦让大量无辜的生灵涂炭,至今仍让人不寒而栗,正义啊,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
当时谁也不敢想象,印度这样一个几亿人口、教派对立的殖民地,不用暴力可以独立,然而甘地做到了。这需要有悲天悯人、直面暴力的勇气,有众生平等、无所畏惧、拒绝使用暴力的大智慧与行政的领导力(leadership)。领导力的品质主要包括:智慧、自信、坚毅、诚信、交往以及自助等。领导力的品质中,智商的比率只有百分之十七,情商的比重为百分之八十多个。尼赫鲁曾如是描述甘地:他从容不迫地显现出柔顺和谦逊的样子,但是他很有力量和权威,他有一种天真烂漫的态度使他富于魅力。非暴力反抗并不是指完全被动,它意味着对待邪恶要完全地、有组织地不予合作,有为正义而忍受痛苦的意愿。源于爱,从精神上改变对手。因为暴力必将带来暴力的恶性循环。
综观圣雄甘地的人生历程,充分展现了其对各方(包括英国殖民者)人格、利益、权利尊重博大而宽容的精神理念,依靠“圆桌会议”的方式用对话、沟通与协调,平衡各方需要,形成“积极性的非零和博弈”(Positive Nonzero-Sum Game),以爱与非暴力的方式达成博弈双方的共赢。甘地认为:要和普遍的和无所不在的真理的精神面对面地相见,人们必须爱护最卑微的生物,一如爱护自己;地球提供给我们的物质财富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但不足以满足每个人的贪欲。事实上,护生即护心。平心而论,甘地并未刻意建立精美的思想体系,他的思想可以说是清澈而深邃,这就是善。基于对人性的理解,公共行政的行动逻辑在于涵养积极的心理资本,通过教育与培训促进人力资本代提升,建设基于合作互利、信任网络与民主法治的社会资本。善是最大程度的爱与非暴力。除了善,就是坚忍不拔的执行力,除此之外,甘地并没有别的武器!
从伍德罗·威尔逊、甘地、马丁· 路德、金到德蕾莎修女以及纳尔逊·曼德拉、昂山素季,他们之间的思想存有相通暗合之处。人的本性也许只有通过怜爱、仁慈、和平等才能形成不断向善的内生动力。政府来自于人民,有什么样的民众就有什么样的政府(The nation has the government it deserves)。公共行政需要通过理性与情感的相互认同而协调各自的行动与利益,将宪政主义与管理主义有机结合,使公共政策既有助于提升组织的效率又符合人性深层次的需求,从而形成公序良俗。以武力起家的拿破仑在人生的最后曾自白:“世界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是能征服利剑的。”恐怖、强制和暴行,无论它们以何种形式出现,从长远看终将无济于事。回归理性与文明的行政之善必将构建在宽容、协商与关爱的理念之上,从思想到行动蕴含着怀大爱心做小事情的信仰与实践,推进公共事务治理之道的有机生长,形塑民主制度与有效政府的双重治理机制,从而实现行政之善,即人类的美好生活与国家的繁荣昌盛。
(陈辉:《公共行政分析:理论范式与实践逻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