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护绿水青山,共创金山银山

2017-08-26林萍姗

就业与保障 2017年13期
关键词:陈健辣木黄桃

林萍姗

守护绿水青山,共创金山银山

林萍姗

从农村到城市求学,学成以后造福桑梓,看似平常的一个过程,质朴之中却是一份对故乡的深情。记者带你认识三位返乡创业的青年,浅尝他们的故土情怀,了解他们的创业故事。

李怡龙:家乡是我成长的一片沃土,我来守护它

李怡龙的家乡是福建省永春县东平镇冷水村,今年28岁的他是永春永发沉香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总经理。2012年,李怡龙从集美大学毕业,热爱家乡的他第一时间回乡从事农业领域的工作,但是没过多久,他发现自己欠缺实践经验,不能完全胜任这份工作。经过再三考虑,李怡龙决定离乡,赴厦门等地学习技术,积累经验。期间,他接触了一些农业项目,如新品种荔枝种植、沉香种植,一番研究后,他认为这些项目与家乡的生态条件或能很好地结合,形成一个产业集群,带动家乡的经济发展。李怡龙最终做出回乡创业的决定。于是,他与父亲共同成立了“永春永发沉香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200亩沉香树。

据李怡龙介绍,合作社的农户多为亲戚、朋友,核心成员有十二人。合作社分为运营中心、仓库、苗圃区三大块:运营中心是合作社的“心脏”,负责产品的开发与销售;仓库是合作社的后勤部,负责产品的发货与进购、资金的核算与安排;苗圃区作为合作社的业务中心,采取分成制,激发合作农户的积极性。它们既能互补,又能协调合作,日常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

翌年,那200亩沉香树为李怡龙及合作农户带来数十万元收益,初次尝试即大获成功,在庆贺之余李怡龙又开始思考新一轮的种植计划。这一次,种植面积成倍扩张,李怡龙经营的合作社成为永春县最大的沉香种植示范基地。

李怡龙告诉记者,沉香的种子要在夏季成熟、播种,每年7、8月育种,其余时间消费者是买不到真正的沉香种子的。此外,沉香种子采摘后需在15日内播种,否则发芽率会大大降低。每年沉香树苗上市时,李怡龙成为微信朋友圈里的忙人,时不时地晒出沉香树苗,感兴趣的人直接同他联系采购,简单、快捷。不过微信渠道并非李怡龙销售沉香树苗的主要渠道,淘宝和团队运营才是销售阶段的“重头戏”。长期诚信经营,使李怡龙收获了不少忠实客户,客户们信任他,往往先打款再取货,甚至一个电话就预定了来年的树种。

2014年,在保证沉香种植的基础上,李怡龙又引种了其他名贵树种,如海南黄花梨、金丝楠木、印度檀香、台湾牛樟等。在选择树种方面,李怡龙坚持以名贵、珍稀、多样性为标准,同时也考虑套种的模式,以提高林业经济的附加值。

近期,李怡龙喜欢上了辣木,起初引种辣木是因为它的生长周期短,和沉香的生长周期长形成互补,加之辣木喜阳、沉香喜阴,在间隔处种植辣木还能为沉香遮挡太阳。随着种植的深入,李怡龙发现辣木的食疗功效也很不错,于是,他组织农户共同种植辣木,还为农户免费提供树种。自此,许多农户在自家院子里也种起了辣木。不仅如此,李怡龙还与当地的餐厅合作,推广辣木餐,此举引来不少食客的关注。

将大面积沉香与辣木套种,李怡龙为全国首例。他的创意为许多农户所效仿,一度在当地与周边地区掀起名贵树种种植热潮,带动大量农户创收。他又与福建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将沉香与辣木进行深加工,制成的沉香茶与辣木茶均通过零农残质检报告,被认定为富硒产品,两种农产品的销售额突破一百多万元。

李怡龙的事业扎根乡土,他践行了守护家乡的诺言。从雇用当地的农户,为农户带来实际的经济收入,到为家乡引种许多新的树种,带来新的苗木技术与实用的农业技能,李怡龙在推动家乡发展以及带动农户致富方面做了不少贡献。

每年春秋两季是农忙季节,李怡龙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为他们规划树种的种植,帮他们发货、运货。这时候,他的基地通常会雇用许多农户帮忙施肥、除草、栽种树种、搬运种苗等,农户人均收入可达1500~3000元/月。夏冬两季的空闲时间相对较多,李怡龙则组织团队策划相应的活动,开发与沉香林业有关的产品,延伸行业触角,也物色合适的合作伙伴,为农忙季节做好准备。

在李怡龙看来,林业行业发展的挑战始终离不开技术与气候问题。许多技术与原料的问题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而相继出现,对此,李怡龙总是鼓励他的团队要不断地克服困难;至于气候,他戏称:这是一个“看天吃饭”的行业,只有树种与环境、气候之间的把握恰到好处,才能获得圆满的回报。

“前两天,一位做农业投资的台湾朋友问我:‘你的同龄人大多到大城市发展,你跨行业做农业会不会觉得累?’我回答他:‘不管在哪里做什么,只要用心体会生活乃至创业过程中的乐趣,理智地看待身边发生的一切,都会感到快乐。’这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虽然我没有在大城市发展,但为家乡的发展献力,能使我精神富足,相比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更加弥足珍贵。”

陈健:产品品牌化,有梦想的农产品才能走得更远

一颗黄桃也有梦想吗?在一个小伙子的眼中,答案是肯定的。为了帮助黄桃实现梦想,他为黄桃精心装扮。若没有亲眼目睹黄桃的新装,你很难想象黄桃竟也机灵古怪。每一次变身,对黄桃而言都是一次新奇的角色体验。小伙子为百变的黄桃取了一个贴切的名字——“黄桃小子”。

小伙子的名字叫陈健,他说,“黄桃小子”的梦想是收获大众的喜爱、被更多人品尝,而他对“黄桃小子”的期待是:茁壮成长,完成使命,走出县城,走向远方。

今年27岁的陈健,是“黄桃小子”品牌创始人,也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果农。2009年,陈健就读于福建医科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时他曾经从事医疗器械销售工作。当得知父母承包的100多亩果园经营状况不佳,孝顺的陈健无心继续工作,他萌生回到父母身边,帮助他们经营果园的想法。

回到三明市建宁县溪口镇老家时,为了不让父母担心,陈健谎称自己正处于“空窗期”,暂时回乡待业。这片果园在父母承包之前荒废了许多年,土壤贫瘠,不具备栽种果树的条件,为了修整果园,陈健的父母对果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如今家中经济拮据,父母就是否放弃经营果园一事产生分歧。

在父母举步维艰之际,陈健挑起了这把“担子”,他想通过家庭农场的经营形式解决问题。“如果想让这么大面积的果园管理专业化、正规化,形成产品的规模化,就应当成立家庭农场,进行集约化种植。”那一年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倡导创办家庭农场,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陈健对创办家庭农场颇有信心。

“那时我的规划很长远:果园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种植生态水果,并推出网络认购果树;在果园里建起一座休闲山庄,利用旁边的池塘打造水上乐园;建设以猪场、沼气池、菜园、果园一体化的粗加工车间,打造果园生态链条。”陈健说,这些措施为效益最大化所服务,规划虽缜密,但实施需以现实条件为基础。

在陈健的家乡,从未有人创办过家庭农场,他没有可借鉴的经验,甚至当地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注册流程不甚了解,创办的过程非常坎坷。虽然陈健曾因此陷入尴尬的境况,但作为建宁县第一个家庭农场主,他拥有一片大好的前景。

陈健说服父母加入家庭农场,将承包权转至自己手中,由他为父母发工资与分红。看到儿子创业的决心如此坚定,陈健的父母十分支持。经过三个月的筹备,陈健的家庭农场顺利运营,在当地农业专家的指点下,果园日趋完善。

黄花梨、翠冠梨与黄桃,是果园中的主角。家乡昼夜温差大、降水量丰富,果子的甜度与水分较高,每至丰收的季节,陈健总是心中满怀期待,然而这份期待在后来却扑了空。水果收购价格低,好果子卖不出好价钱,陈健有些失落。那段时间,陈健在销售方面做了许多尝试,他甚至亲自带队将果子拉到大城市的水果交易市场售卖,收效甚微。这时,陈健反复琢磨消费者的心理,思考什么样的水果最易被消费者接受,他想到了——创立自己的品牌。

走一条品牌化的道路,让好果子也有“身份”,才能有长远的发展。陈健选择黄桃,因为它的市场前景与经济效益相较于黄花梨、翠冠梨更佳,加之适当地包装,黄桃的形象也可以机灵、生动。

“我把产品logo设计成一个魔法师的形象,它戴着魔法帽,披着斗篷,骑着一把扫帚,一副高高跃起的姿态。这样的黄桃,有角色本身的定位,拥有梦想,也敢于追逐梦想,还承载着我的梦想。我想让它插上翅膀,飞去更远的地方……”这就是“黄桃小子”的故事,它标新立异的形象背后,是一个青年果农的执着。

不久,陈健又推出一套6个橡皮泥制成的“黄桃小子”卡通形象,有音乐家黄桃、海盗黄桃……仅两个月的时间,陈健的团队就售出超过12吨的黄桃。

第二年,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陈健成立乡田谷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他搭建起三明地区首个县域农产品网货供应链,并以众筹的方式成立“六叶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带动建宁县水果微商的发展,帮助家乡的水果通过微商售往全国各地。好果子终于卖出好价钱,许多果农解决了滞销问题,心中乐开了花。

去年,陈健带着“县域农产品整合销售”项目参加福建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获农村电子商务组第一名,他因此被授予“福建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称号。

“农民的付出与产出比较不合理,他们劳动过后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农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我想运用农产品电子商务新模式,帮助农民发家致富!”

对于计划返乡创业的青年,陈健也给出自己的建议:“他们返乡前,要想清楚拟定的项目能否做得起来、市场形势是否有利以及需要哪些资源,还应请教行业内的专业人士,研究相关项目成功的案例,一切三思而后行。”

这些年,只要碰到返乡创业的青年,陈健都会同他们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未来的几年,陈健将学习更多农业、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他要成为一名农业专业型人才,服务农村农业……

杨桂芳:扎根基层,帮扶基层,把科研成果在基层落实

23岁毕业于东北电力大学,在华电集团工作两年后返乡创业,为了引进新技术、对接新资源、开拓新市场,25岁返校深造,成为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27岁因成绩优异提前攻读博士……乍一听,杨桂芳不就是许多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杨桂芳是一个在海岛长大的孩子,他的家乡位于莆田市第一大岛——南日岛,那里的人们多以养殖业为生。杨桂芳的父母起初从事矿山开采工作,后来改行养殖对虾,最后养殖鲍鱼。杨桂芳选择返乡创业与父母的关系很大,父母是海岛勤劳的楷模,他从小耳濡目染,乐于为父母减轻负担,养殖业于他,既亲近,又熟悉。

在父辈的基础上创业,杨桂芳遇到的挫折并不多,加上他勇于开拓市场,引进新技术,高材生的优势在创业初期即得以充分体现。

杨桂芳通过“618”平台,与宁波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的科研院所建立合作,也走访江浙、广东等沿海地区,积累当地养殖户的致富经验。在市场端,尽管曾遇到信息不对等、供货渠道被商贩控制的尴尬局面,杨桂芳也不为之所困,经行业专家的推荐,他直接同加工企业取得联系,难题迎刃而解。

年纪不大,行业经验却很丰富,杨桂芳看透了传统养殖业的实质:劳动力强、成活率低、高密度、高污染,而缓解劳动力、提高成活率、减少污染则需要新技术的支持。

“养殖技术停滞不前、养殖户盲目规模化扩张,加上2012年‘三公消费’调整,整个行业不景气。刚开始引进新技术的时候,村民并不看好,大家思想保守,保持观望的态度,一切风险只能自己承担。社会产品鱼龙混杂,围绕产业技术展开的种类繁多,客观评判一个事物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并不容易。”

2013年,杨桂芳通过海交会引进“鲍鱼别墅养殖新技术”。据杨桂芳介绍,“鲍鱼别墅”具有良好的避光性,实施下来鲍鱼的成活率提高三成,人工成本节省八成,海域面积的利用率也大大提高,只是,这还不能保证长远的效益。

鲍鱼的养殖周期长,受气候因素影响大,为了保证稳定的经济收入,杨桂芳于2014年的海交会又引进“以单体筐养三疣梭子蟹为核心的高产高效技术”项目。这项技术使梭子蟹的成活率由传统土池养殖的5%提至70%以上,以单体筐养三疣梭子蟹技术为核心,形成多种高产高效的养殖模式,亩产量由40千克提至400千克。投入11万元养殖梭子蟹,仅仅4个月,杨桂芳净赚了12万元。杨桂芳计划在南日岛推广这项技术,让更多养殖户参与其中,从而推动产业发展。

同年,杨桂芳成立福建省海尔斯水产研究有限公司,开展技术研发工作,对鲍鱼系列产品进行深加工,并与相关企业合作研发即食菜肴,产品省去经销商、批发商等多个市场环节,更快捷地送达消费者手中。杨桂芳创立公司的初衷是:争取科技为基层带来的好处,争取把“科技、生态、精品”在农户手里开花结果,让“健康、安全、美味”端上百姓餐桌。产业链的上游,养殖农户是公司主要帮扶的对象;产业链的下游,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的思维打开渠道通路,推广产品。

虽然公司在运营过程中,盈利状况良好,但杨桂芳的心中却有一份担忧:新技术售价较高,又存在风险,普通的养殖户在看到实际效益以前多不会盲目投入资金。他认为,这是创新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最严峻的考验,而目前这个阶段,基层与科研脱节的问题仍旧难以解决。因此,他想成为基层养殖户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中间人”,探索新模式、引进新技术,为沿海养殖技术交流和扩大产业规模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努力带动家乡的养殖户走出一条低风险的致富之路。

摸索至今,杨桂芳为当地的养殖户提供了10余个就业岗位,成功带动6家养殖户完成产业升级。而在公司的战略规划中,他扩大养殖规模,实现海产品全过程溯源,深化加工,增加附加值,日趋于商超——生产基地的无缝对接。

“我希望通过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刺激,实现海岛一、二、三产业联动,促进经济发展。现在,我已经整合台湾文创团队和高校大学生对海岛软环境进行提升,引导当地石头厝改造,同时引进部分节能环保集装箱产品,全面改善海岛基础条件。”2017年,杨桂芳入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七届莆田市委员,带着责任上路,在福建省民宿协会的指导下,成为莆田市民宿行业协会负责人,逐步筹建莆田市民宿协会。

扎根基层,更知基层养殖户的困扰,杨桂芳是高素质人才,将科研成果落到实处,却不为一家独大。南日岛在杨桂芳的眼中是一座很美的海岛,不受喧嚣的干扰,也没有工业污染,既有海岛的幽静,又有大海的狂野和包容,或许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经典诠释,这份依恋与他的命运紧紧地绑在一起,正如杨桂芳说的:“我喜欢大海,更喜欢漂浮在海上的家乡,我因身在南日岛而自豪。”

“如果有人也选择返乡创业,我有两点建议:第一,根据自己的专业或者擅长的行业方向创业,这样风险低,也可控;第二,要扎根基层创业,现在城市创业竞争日益激烈,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到基层,稳扎实干,优势很明显。”

对于自己未来的打算,杨桂芳非常明确:“我要继续扎根基层,帮扶基层,让科研成果在基层落实……”

猜你喜欢

陈健辣木黄桃
“黄桃书记”黄诗燕
“黄桃书记”黄诗燕
“黄桃书记”黄诗燕
炎陵黄桃促增收
众耘牌辣木健康食品 人人喜爱成新宠
Design of double-layer active frequency-selective surface with PIN diodes for stealth radome∗
Numerical analysis of cavitation shedding flow around a three-dimensional hydrofoil using an improved filter-based model*
辣木之歌
辣木的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CO2捕集的吸收溶解度计算和过程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