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村老年人精神状况的调查报告

2017-08-25李丹

速读·下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老龄化老年人农村

李丹

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并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而在我国的老年人口中,農业人口所占的比重高达70%,且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城市快。因而,研究老龄化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的精神状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参考《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自编《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精神状况探析半结构性访谈提纲》,通过对山东部分地区农村老年人的个案访谈,从农村老年人自身的角度出发,对农村老年人的精神状况进行更清晰、全面的了解,为今后促进农村老年人精神状况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老龄化;农村;老年人;精神状况

一、调查研究的背景

21世纪全球人口发展的最大特点是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标准,我国不仅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全世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2000年,中国65岁以上老人占人口结构比重为6.8%,与世界平均水平完全一样,至2009年,中国的老龄化比例已达8.3%,显著赶超世界平均水平7.5%。2010年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为1.74亿,约占总人口的12.8%,预计到“十二五”末期将达到15%左右,我国2030年前后将进入人口老龄化高峰,“未富先老”将是“十二五”期间最重要的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本文的关注点是农村老年人的精神状况,一方面是由于在众多关于老年人的研究成果中,关注较多的是老年人的物质生活问题,而对老年人的精神状况关注较少。另一方面,在对老年人精神状况的研究中,对城市老年人的关注相对来说要多于对农村老年人的研究,而在我国的老年人口中,农业人口所占的比重大,高达70%左右,且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城市快。农村老年人面临的精神健康问题日渐突出。

从上述两点来看,对农村老年人的精神状况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理论方面是为了弥补农村老年人精神状况研究的薄弱环节;在实践方面,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老年人身心状况的发展。

二、山东部分农村地区的总体概况

山东省总人口超过9470万,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量已达13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3.73%作为人口大省,山东省人口老龄化带给经济社会的压力显得尤为沉重。

三、调查研究设计

(一)调查研究方法

1.访谈法

我们参照《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自编《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精神状况探析半结构性访谈提纲》(见附录一),访谈提纲包括两部分:①被访者背景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经济状况、子女数量及性别结构等;②访谈基本资料,包括生活满意度(分为热情、愿望与目标实现、自我评价三个维度)、身体状况、情绪、领悟社会支持等四个方面。我们将从这四个方面对农村老年人的精神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2.调查法

向村委或亲属等了解相关问题。

(二)调查研究实施过程

1.研究对象的选择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被试不需要随机抽取,而是采取“目的性抽样”的原则,所需要的被试数量视资料成果的饱和度而定。本研究共选取23个访谈对象,纳入标准:年龄60岁以上,意识清楚,能正常交流,无急性疾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的常住老年人。本次访谈主要选取山东德州、泰安、淄博、滨州、济宁等部分农村地区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共23人,其中男性12人,女性11人,性别比例基本平衡。

2.研究基本设想

在研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我们初步概括出关于农村老年人精神状况的问题点,参考《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身体状况、情绪、领悟社会支持等四个方面制定出《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精神状况探析半结构性访谈提纲》。通过对山东部分地区农村老年人的个案访谈,从农村老年人自身的角度出发,对农村老年人的精神状况进行更清晰、全面的了解。

3.研究思路及步骤

(1)试访阶段

对少数案例进行“试访谈”,采用无结构式访谈。

(2)编制访谈提纲

根据影响农村老年人精神状况的因素,参考《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自编《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精神状况探析半结构性访谈提纲》。

(3)正式访谈阶段

根据试访阶段的情况选取部分对象进入正式访谈阶段,采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精神状况探析半结构性访谈提纲》。访谈过程中,经被访老人同意后可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并做好相关访谈记录。

(4)及时整理资料

①每个被访者的相关记录按照资料收集→资料浓缩→资料展示→做结论的顺序循环进行。

②所有访谈全部完成后,对所有访谈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得到访谈问题汇总报告。

(5)分析资料的方法

①及时转录:将录音资料转换成文字资料。

②通读原始资料,形成整体印象。

③反复阅读原始资料,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④整理访谈记录分析结果,再次查阅相关文献,提炼主题点。

四、访谈结果整理

(一)访谈对象的背景资料

本次访谈主要选取山东德州、泰安、淄博、滨州、济宁等部分农村地区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共23人,其中男性12人,女性11人,性别比例基本平衡(见图一)。被访谈的农村老年人中60~69岁的5人,70~79岁的14人,80~89的4人(见图二)。其中,已婚且配偶健在的9人,丧偶的13人,单身的1人(见图三)。此外,农村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见图四)。

五、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一)农村老年人精神状况的特点

1.物质生活满意度高,幸福感强

通过上述调查研究结果我们不难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养老保障工作的加强以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落实,农村老年人逐渐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地提高。

2.老年意识易催化消极情绪

老年人的老年意识使他们认为自己老了,已经不可能有再发展的机会了,这种意识使得他们安于现状,消极面世,加剧了消极情绪的产生,诸如自卑感、失落感等。而从毕生发展观的角度来看,老年期并不代表发展的停滞。

3.文化生活方面比较欠缺

从访谈中可以看出,农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一般仅局限于做家务、串门聊天、晒太阳、为子女照看孩子等日常琐事,尽管部分人表示并不感到生活单调乏味,但客观来讲,农村老年人在文化生活方面还是比较欠缺的,这或许与大部分农村老年人的文化程度较低有关。

(二)农村老年人精神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1.生活满意度方面

影响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婚姻、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精神生活、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养老方式等。

对此,我们从以下两个维度进行调查研究:

(1)热情维度

通过访谈,我们认为影响农村老年人热情维度的主要因素有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生活经历与居住环境等。

(2)愿望与目标实现维度

这个维度主要是了解一下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幸福感是人们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功能、社会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状态的一种感觉体验。老年人幸福感是其对健康、生活状况乃至生存质量的自我评价和期望,在客观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和主观健康观念更新的背景下,老年人幸福感是反映老年人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几乎所有的被访农村老年人都感觉与以前相比现在非常幸福。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较高。

2.身体状况方面

在睡眠方面,部分老人睡眠质量不是很理想,容易出现失眠,睡醒后头脑不是很清醒。当问到原因时,他们说可能与有心事有关,如担忧子女的婚事、老伴刚刚去逝等。访谈中发现敬老院老人的睡眠质量较好,这可能与他们平和、乐观的心态有关。

访谈发现,患病会影响到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状态。身体健康的农村老人的生活满意度比身体状况一般和不良者的生活满意度要高,自我评价健康好者比自评健康中等与差者要高。

六、启示与建议

老年人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老年人的现在就是我們的未来”。因此,我们绝不能把老年人看作是社会的负担,要充分重视和发挥老年人的作用,着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新农村。

(一)国家与社会

1.健全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障体制

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关键是解决医疗和养老问题。针对目前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额度比较低,保险范围不够广泛,农村养老保险尚未全面覆盖的客观状况,政府应该在农村社会医疗和养老保障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对60岁以上老年人实施特殊优惠政策,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更应重点帮扶,使老年人摆脱经济困扰,减轻家庭成员负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完善社会支持体系

完善社会支持体系增加社会成员对老年人的身心关注。各类慈善机构、老年服务志愿者、心理咨询工作者要加强对老年人的支持力度,走进老年人身边切实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求。

(二)家庭方面

孝敬老人是我国优良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家庭成员不仅要在物质上保障老年人的基本需求,更要在精神上体贴关怀老年人,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为老年人的心理困惑排忧解难。在访谈中,很多老年人都表示,尽管家里的生活不算很宽裕,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和睦相处,多沟通交流,心里就已经感到很满足了。

(三)老年人自身方面

老年人不要让老年意识左右自己的情绪,而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精神上的宁静和愉快,用心安排自己的生活,可以通过培养个人兴趣从而减少孤独感,不断丰富自己的闲暇生活。

学者俞茂水指出,老年人应努力实践“动、静、乐、寿”四字方针:“动”就是适当运动,这是保持心身健康的重要手段。“静”就是安静,修身养性,遇事冷静,不急躁。“乐”就是不计名利,知足常乐,心胸豁达,情绪乐观。只有动、静、乐结合,才会健康长寿。

七、调查研究总结

本部分主要从本文的成文方式、本研究的质量保证、局限性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从而不仅保证了本文的完整性,也保证了调查研究的完整性。

(一)成文方式

本文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结合参照《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编制的《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精神状况探析半结构性访谈提纲》,对山东部分地区农村老年人的精神状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访谈情况的分析与讨论,总结出农村老年人精神状况的特点,并从不同方面提出促进农村老年人精神状况改善的一些建议。

(二)本调查研究的质量保证及局限性

在确定本研究课题之后,我们收集并整理了大量相关文献,对已发表的与老年人精神状况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思考,初步建构了本次调查研究的大致框架。

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本调查研究也不可避免地有其局限性。如在访谈过程中,有的老年人容易跑题,有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对一些主观性较强的问题只给出简短的回答等等。此外,质性研究自身小样本的特点决定了其研究结果较难从样本推到总体,从而使本调查研究的普及性方面处于劣势,但通过对小样本较深入的研究我们也可获得更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二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447.

[2]张一英,李慧德.西部农村老年人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3,21(5):59-60.

[3]孙飞,罗辉辉.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科协论坛,9(下),2010:185-186.

[4]陈玉爱.根据老年人特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J].Heilongjiang Nursing Journal,2000,6(9):44.

[5]俞茂水.关注老年人心理保健,提高晚年生命质量[J].

[6]梁艳.农村“空巢家庭”老年人精神赡养状况探析一一以河南省某村空菜老人为例的个案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周绍斌,李建平.浙江农村老年人精神需求与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11,28.

[8]陈彤.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分析[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王惠人.老年人心理保健100问[J].

猜你喜欢

老龄化老年人农村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