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设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策略
2017-08-25王艳
王艳
摘 要:本文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理念角度,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特点,总结探讨了平时课堂教学在导课、提问、朗读等环节创设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策略
听说过这样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交15克盐全部吸收了。的确,情境之于知识,正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人才能下咽,而知识只有溶入具体的情境中,才能显示出其活力和美感。教师将教学目标化为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厚的情绪氛围可以感受,让学生先感受、后表达。情境教学通过教师调动学生,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情景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激活课堂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巧创导课情境
导课是课堂教学的突破口。任何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都会十分重视导语的设计。“导课”是一堂课中提供给学生的第一感知。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巧妙的艺术疏导,让心情激荡的学生平静下来,尽快地把他们的思绪引入到课堂上来。此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创设教学情境。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打破思维常规视角独特的文章,若泛泛一讲,只能如同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上课伊始,如何在教室里架设彩虹放一片光辉,把学生引入一个不同寻常的情境中呢?
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首先,出示几幅动物彩照,让学生观察它們的尾巴,说说动物尾巴的形状和作用,再让学生推想人类若有尾巴,会是什么样?会有什么用?
动物的尾巴是学生熟悉的,自然有话可说,人类若有尾巴,任其想象,这是学生很擅长的,自然有话想说。这两个问题一出现,学生的兴趣大增,纷纷各抒己见,答案异彩纷呈,这时,学生神采飞扬,口若悬河思维开阔,教室里充满着生机和活力,顺势再读课文,分析课文,自然水到渠成,恰到好处。
二、创造提问情境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好奇心特别大,如果能在课堂上故意激发疑问,挑起矛盾,常常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对有关内容的思索,形成浓烈的教学气氛。提问又是一门艺术。提问如果过宽,不能触及疑点,那么,即使课堂气氛热烈,也无补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如果过深,超出学生的智力水平,那么他们会因此而丧失“跳一跳”去“摘桃”的信心。巧妙的提问须在创设情境上下工夫,因此,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提供诱因,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学习。我在实际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一)创设质疑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惊奇开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设疑,以疑导思,可以诱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在学习《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系列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
师: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本文的开头再次证明了这句话。下面我们齐读第一自然段,想想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生1:我觉得它起到了开门见山,点题的作用。
生2:本段语言简洁,但却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
师:那么,哪些简洁准确的词语统领了全文,是本文介绍的核心呢?
生2:巍峨、雄伟、庄严。
师:大家读一读这几个词语,体会一下其中饱含着作者对纪念碑怎样的感情呢?
生3:赞扬、崇敬。师:那本段中还有哪些词语渗透着这一感情?
生4:落成、怀着、瞻仰、万分。
师:不用落成,而用建成、造成,行不行?
生5:落成给人一种庄重庆贺的感觉,如果用建成、造好就显得太一般了,就无法表现作者的崇敬心情了。
生6:也表现不了兴建纪念碑的重要性。
师:分析得非常好。再比较一下,不用瞻仰,而用参观好不好?
生7:当然不好。瞻仰的意思是怀着崇敬的心情仰望,比参观这一类字眼贴切庄重得多。
师:可见,开头语言看似简单平常,其实,处处生动准确,不但起到了点题统领全文的作用,还创设了崇敬这一感情基调。这样的开头语言是值得大家学习的,类似的句段文中还有,大家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品味。
我在此处设计的一连串的具有整体连贯性的提问,牵引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向纵深拓展,从而达到深刻、富有新意地领悟文章内容的目的。
(二)设趣激疑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肯不肯参与、配合,取决于他们对教学活动的情绪状态和对所授知识的兴趣程度。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九年级《诗经两首》会讲授到两种艺术创作手法的“赋”与“兴”,我设计了这样的的问题:你能不能用现代的歌曲来表现这两种手法呢?学生互相讨论后,唱出了《小芳》中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在歌声和笑声中,学生也懂得这种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又唱《纤夫的爱》中的歌词:“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传授的知识放在了极富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化枯燥为生动。很快学生投入到《诗经》的学习中。
三、感受朗读情境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语言的形象色彩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表达出来。魏书生说过:“语文老师不应像食品厂的推销员,以把食品卖出去就算完成任务,而应当象保育员,以考虑孩子的胃口,心灵的需要为己任。”创造气氛,让学生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播放音乐,扮演角色都是很好的途径。
总之,创设语文课堂教学情境,能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挖掘教材中的审美教育因素。这需要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的生活情境或氛围,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内心的真切感受,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只有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真切感受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刻的意义,这样的学习才会主动,这样的课堂才会生动。
参考文献:
[1]张放主编.有效教学 和谐课堂.初中语文部分.语文[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