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湄洲妈祖祭典乐舞艺术特征与内涵探析

2017-08-25唐丽钦

关键词:文学价值

唐丽钦

摘 要: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海洋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与我国中原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相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妈祖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宣传的普世价值持续释放着伟大的精神内涵,已经成为了连接全球华人的重要纽带,由历朝历代关于妈祖文化的记录、祭祀活动、文学创作等各种活动一同编织而成。文章主要对妈祖与文学力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析,进而对湄洲妈祖祭典乐舞艺术特征与内涵进行研究。

关键词:湄洲妈祖;祭典乐舞;文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6-0132-04

福建莆田的湄洲岛是妈祖的故乡,也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在当地民间,妈祖信仰是最为普及、最为虔诚的一种精神信仰。妈祖信仰与民俗都是妈祖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妈祖信俗》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妈祖祭典乐舞则是其中的关键构成部分之一,极具传播与保护价值。

一、妈祖文化传承与文学力量

(一)妈祖文化

妈祖是广泛流传于我国沿海地区的汉族民间信仰,妈祖文化起始于宋元时期,在明清时盛行。妈祖文化充分展现了汉族海洋文化所特有的文化内涵。汉族民间要开始海上航行前都需要祭拜妈祖,祈求海航一切顺利平安,同时还会在船上供奉妈祖的神位牌,以祈求航行顺风顺水。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中,妈祖成为了“护航女神”,在汉族海洋文化中成为了民间崇拜的神之一,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汉族民间海洋文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妈祖祭典仪式的形式

在公元987年九月初九妈祖林默娘在湄洲海域救助遇难船只的时候不幸遇难,终年28岁。广大渔民为了纪念这位善良慈悲的好人就开始在每一年的九月初九在沙滩呈上贡品拜祭妈祖。这种海祭妈祖的风俗形式至今已经有千余年,并且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扩展到很多信奉妈祖的区域都开始沿用这一习俗。宋代后,妈祖祭典形式主要包括庙祭、郊祭、海祭、舟祭、家祭。庙祭是指在妈祖庙的范围开展祭典仪式,十分规范严谨。在宋朝至清朝时期,朝廷因事差官祭祀妈祖三百余次,均使用庙祭的形式。其中在清朝康熙五十三年,皇帝下旨将妈祖奉为女圣,与孔子、关公一同享三跪九叩、三击献醴的礼节。郊祭,是指在都郊或市郊设立祭坛,对妈祖女神进行遥祭的形式。一般由帝王亲自主持,特点是肃穆、庄严。我国郊祭妈祖最早当推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宋高宗在临安郊祭后敕封妈祖为灵惠夫人。海祭是指在海边开展妈祖祭祀仪式。全球各地的妈祖信徒都会开展不同方式的海祭仪式,典型的海祭仪式内容包括献祭果、洒祭酒、敬鲜花、放海生等各种民俗。海祭是一种十分独特的民间祭祀方式,地域性十分明显,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与娱乐性。舟祭是指在船舶上祭祀妈祖,供奉妈祖的神像。在外出海航的、回航、在海上遭遇大风大量的时候都会对妈祖进行祭祀。家祭是指妈祖的信徒在自己家中設立妈祖的神位牌,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妈祖诞辰、升天纪念的日期进行祭拜的一种形式。妈祖祭典的历史发展始源于宋朝,历经元朝、明朝、清朝等朝代。妈祖在沿海文化中占据着十分中亚偶读地位,并不亚于孔孟儒家思想,因此从宋代传承下来的妈祖祭典仪式有很大部分都是参照春秋祭孔的仪式。在宋朝,妈祖的祭典中就有乐舞的出现,在主祭官员宣读祭文后乐舞开始,并且主祭官员向神像敬香、献果、献帛。其中《宋史·乐志三》中的《威加四海》和《化成天下》就有对妈祖祭典乐舞进行记载,当时妈祖祭典乐舞分为武舞与文舞,武舞即为模拟战争作用的大型舞蹈,舞蹈动作较为生硬;文舞主要动作有如“却身”、“辞”、“谦”、“躬”、“揖”较为谦卑。至后,妈祖祭典乐舞安排基本上为文舞。

(三)祭典乐舞在妈祖祭典仪式中的重要作用

在妈祖祭典中融合的乐舞能够充分烘托祭典的庄严肃穆与热烈氛围,将祭典的效果推向新的高潮。但是祭典乐舞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持着严谨的原则,不论是设计过程还是排练过程都十分严谨细致,并且力求与祭典意识融为一体。祭典乐舞是借鉴曲阜孔子乐舞改编创作而成。古代乐舞的等级限制十分严格,由于湄洲妈祖祭祀广场呈现长方形,并且面积有限,因此自从明清以来其乐舞通常使用六佾之舞,乐队与歌队位于舞阵两侧,将祭筵、乐池、舞池置于同一条中轴直线上,让观礼人员同时可以看到祭、乐、舞的表演。从妈祖祭典乐舞的过程来看,整个仪式庄严而又肃穆。天后宫小而人多,但一篇秩序井然,没有一点嘈杂声与嬉闹声。政府官员、海外侨胞、国际友人等所有参与祭祀活动的人神情都带着肃穆与神圣。在此时,祭典乐舞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舞蹈,而是寓意深刻的纽带。在祭典乐舞的过程中,人们社会等级、地位差异仿佛已经不再。人与人之间信仰的依赖与信仰的认同变得更加紧密。

二、湄洲妈祖祭典乐舞艺术特征

(一)祭典乐舞的演变过程

1994年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始组织恢复妈祖文化活动,通过详查清代的《会典》,认真恢复完善,最终形成了湄洲妈祖祭典。祭典具体内容包括议程、祭文、执事、颂歌以及乐舞等,乐舞表演过程分为《迎神》、《初献》、《亚献》、《终献》、《送神》等。这一祭典形式在当时成为了继承传统又富有创新意识的妈祖祭典,得到了国际妈祖信众的好评。在祭典乐舞方面,由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祭典场地限制因素,所举行的祭典居委中小型祭祀,人数一般为72或168人,舞生人数一般为16或64人。2003年,湄洲妈祖祖庙天后广场建设完成,妈祖祭典意仪式被转移至该地举行。由于该场地面积较大,因此祭典乐舞规模也较大。但是由于舞生人数限制因此,导致当时乐舞表演者年龄残次不齐,乐舞形式的整体形象有待进一步的改善。2011年,当地政府拨出转型资金用于改善妈祖祭典。改善后的妈祖祭典人数从以往的266名增加至456名,演出人员均改为莆田学院大学生。在乐舞中,八佾舞部分增加了莆仙元素,地域特色更加浓厚,莆仙文化艺术更加厚重。同时,改善办的祭典增加了千人吟诵、献花篮等环节。在器乐选择方面选择使用号头代替哨角,并且增加了大鼓,以突显古老的文化氛围。2013年,经过当地政府以及妈祖文化、民俗、舞蹈等专家的论证,再次改善版本妈祖祭典仪式在2014年湄洲妈祖祖庙天后广场亮相。最新版本的妈祖祭典将妈祖文化与海洋文化充分的融合,在保留莆仙元素的基础上更加具有时代感。祭典乐舞人数方面由456增加至519人,男女舞生的服装也经过了改良,更加贴切“海丝”的主题。

(二)祭典乐舞的舞美、音乐、服装、动作

新编妈祖祭典第一次以“海丝”作为主题。福建莆田地区是海上女神妈祖的故乡,而妈祖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保护神。因此,在此次新编妈祖祭典中首次以“海丝”作为主题,旨在推动海峡两岸妈祖信众一同促进“海丝”战略的落实,莆田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庇护女神妈祖文化的起源地,妈祖是福建莆田十分厚重的一个文化符号。福建莆田处于东半球太平洋西岸,是我国古时候十分著名的区域,与海上丝绸之路关系十分紧密。莆田的妈祖文化也影响深远、个性鲜明,给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文明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新编妈祖祭典首次邀请国家一级编导吴玲红作为祭典总导演,在祭典的规模、音乐、服装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创新与图片,将妈祖文化与海洋文化更加有机、更加充分的结合在一起了,更加凸显“海丝”文化。祭典仪式整体庄严肃穆,凝重平缓,气势恢宏。祭典仪式中不仅仅有传统的三献乐舞,还有现场的合唱、舞蹈以及民乐团,更显时代感、层次感与视觉感。新编妈祖祭典仪式在人数方面有所增加,从以往的63人增加至519人。所新增人数均在初献礼时出现,一同舞动八条长达25米的蓝色绸带。当所有蓝色绸带在祭典仪式现场展开舞动的时候,现场立刻成为蓝色的海洋,使得海洋文化与妈祖文化更加充分、更加完美的结合。另外,这一新增的蓝色绸带舞动的环节与送神环节中新增加的七条彩色绸带交相辉印,暗指海上丝绸文化。在时间方面,新编妈祖祭典缩短为35分钟,与传统祭典意识不同,主祭人从天后广场戏台边走向祭祀现场,所有的陪祭人分为两队站立在祭祀现场左右两边。当主祭人走到祭祀台前的时候,而所有的陪祭人分成两队站在祭祀现场左右两边大门前,当主祭人走到祭祀现场台阶前,两边陪祭人各由7名穿着湄洲女服饰的司仪引领到祭祀现场,这不仅大大缩短了时间,也使得整场仪式顺畅、庄严。天后广场两侧看台也被分成10个区域,每个区域都站立着一名穿着湄洲女服饰的司仪,引导观众观赏仪式,使得整场仪式融为一体。在服装方面,新编妈祖祭典的服饰更加庄重沉稳大气。十一套妈祖祭典的服装全部为唐宋风格。跳八佾舞的女舞生服装进行了延伸肩延的改进,湄洲女裤子变为蓝色裤裙,犹如海浪;湄洲女特色的“帆船头”也被运用。男舞生所穿着的蓝色短装也与八条蓝色绸带所寓意的海浪交相辉印。另外,现场还有身穿紫红色的乐生、身穿军绿色的歌生,整体来说祭典现场色彩丰富,十分悦目。

(三)祭典乐舞的艺术特征

妈祖祭典乐舞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音乐与舞蹈两个方面。1)妈祖祭典乐舞的音乐创作特征。妈祖祭典乐舞的音乐是中国传统祭典音乐与莆仙民间音乐的融合,在凸显中国祭典音乐特色的同时又富有莆仙地域特色。新编妈祖祭典乐舞采用了交响乐团与民乐团联合演奏的方式,弥补了以往仅仅使用民族乐器,导致曲风不和谐的缺陷。同时,融合了浦县民族音乐的精髓,在祭典乐舞现场加入了合唱团演唱的环节,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妈祖祭典乐舞音乐。祭典乐舞音乐中不单单运用了莆仙的民间小调,同时使用了莆仙方言作为演唱的语言,而且还在配乐中加入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民间乐器。2)妈祖祭典乐舞的舞蹈创作特征。妈祖祭典乐舞的舞蹈是以唐宋乐舞为基础,秉持着庄重典雅的原则与理念,着力于塑造初献、亚献、终献的三献仪式。选择了满足妈祖祭典文化特征的演出道具,使用了长幅绸浪、水袖等,并且优化了舞蹈演员的服饰,通过全新的舞蹈编排将三献舞打造成为视觉盛宴。

三、湄洲妈祖祭典文化内涵

(一)祭典仪式在民间的地位与文化内涵

妈祖信仰在全球海内外子孙的心中一直存在着,并且得到了传承与发展。究其原因是因为湄洲妈祖是人们不可磨灭、不可忘却的根。妈祖祭典中的妈祖民俗音乐、舞蹈、服饰等因素能够让在外漂泊的游子有一丝的思想之情。不论海外同胞离祖国多元,生活多么现代化,但是他们的根永远都扎根在妈祖、在湄洲。祭祀祖先是认祖归宗的一种形式,是承认全球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的重要文化传统。每年都有千万的华人来湄洲参与祭祀仪式,就是要获取一种身份的认同。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妈祖是妈祖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载体,其经过多方面的融合与发展已经演变成为了一定特定文化现象,其是一个多元化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妈祖文化的内涵伴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断的丰富成熟,已经从原来单一的海上女神,保护海洋安全的使命逐渐发展成为保佑人们安宁幸福、家庭和平、事业兴隆,妈祖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祭典乐舞的文化内涵

妈祖祭典乐舞在祭典仪式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祭典乐舞最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就是其已经成为了海内外华人文化认同的桥梁,其妈祖祭典乐舞以一种喜闻乐见,贴近信众的舞蹈形式传达妈祖作为海上和平女神的神圣形象。每一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辰与农历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都会进行妈祖祭典仪式,吸引海内外过百万信众朝拜。并且,湄洲岛妈祖祭典乐舞仪式还多次接受邀请前往台湾、香港、国外等地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妈祖祭典乐舞在这一形势的发展下将会对沟通与提升海峡两岸人民亲情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妈祖信仰有了新的文化内涵,其象征着中华文化,是一条牵连海峡两岸的纽带,其将台湾同胞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仅仅的联系在一起,其对于完成海峡两岸统一大业、开展海上丝绸之路有着凝心聚气、团结同胞、服务大局的重大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妈祖祭典仪式也在不断的更新变化,开始融入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一同促进“海丝”战略的实现。在新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过程中妈祖文化始终是妈祖信众不变的信仰与精神寄托,更为重要的妈祖也将为新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保驾护航。通过妈祖祭典乐舞的传播,能够团结国外华侨,为中华民族统一复兴的大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妈祖祭典及其乐舞艺术能够给“海上丝绸之路”保驾护航,实现服务政治、经济大局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美霞.从民俗描摹到国族认同——当代台湾小说中妈祖书写的变迁[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5):140-143.

〔2〕叶明生.妈祖信仰与道教文化——民间道坛之妈祖信仰相关科仪及文化形态考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143-150.

〔3〕孟建煌,张宁宁.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14年学术年会分论坛“海洋视野中的妈祖文化与华文文學”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国家航海,2015,(02):182-186.

〔4〕林菲菲,林能杰.妈祖民俗文化活动音乐艺术表现形式与特征初探[J].学术评论,2014,(04):85-89.

〔5〕陈美霞.从民俗描摹到国族认同——当代台湾小说中妈祖书写的变迁[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5):140-143.

〔6〕吉峰.妈祖精神文化传播渠道略论[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41-43.

〔7〕詹晨引,孟建煌.还原妈祖的真实形象——论林默的人格魅力[J].黑龙江史志,2010,(23):150-151.

〔8〕孙晓.妈祖学与《妈祖藏》[J].中国史研究动态, 2015,(03):63-65.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Abstract: Mazu culture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Marine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same as the central plains farming culture in our country, grassland nomadic culture,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our country. Mazu culture as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promotion of universal values continue to release the great spirit connotation,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coupling of Chinese around the world, by the feudal dynasties on the record of mazu culture, ritual activities, a variety of activities such as literary creation woven together.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strength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zu and literature to study Meizhou mazu festival dance's article features and connotation.

Keywords: Meizhou Mazu; The Festival Dance; Literary Value

猜你喜欢

文学价值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圣经》的文学价值及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想象与自由:反思文学价值的一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