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说文解字》“戈”部字看上古的尚武思想
2017-08-25陈虹羽
陈虹羽
摘 要:自人类出现以来,战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和文明始终交错,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催化和促进作用,又时刻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本文拟以《说文》中的戈部字为对象,通过分析《说文解字》“戈”部字的语义,来挖掘上古文化中尚武思想。
关键词:说文解字;戈部字;战争;崇拜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6-0122-03
一、前言
人类是一种好战的动物,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我们的先祖在造汉字时,战争的内容自然少不了的。这从一些汉字中完全可以得到验证,甚至当时战争的场面都依稀可辨。
成书于东汉的《说文解字》大量保留了先民们对世界的认识,为研究上古社会的各个方面搭建了一座不可或缺的桥梁,它的小篆字系,为汉字的断代描写提供了可贵的资料,贮存了经过人为规整而又保持着原始构形意图。
先民改朝换代,侵占领土,守卫家园,不可避免地发起战争,本文以《说文解字》中的戈部字和与一些与戈部字密切相关的字为例,简要地介绍《说文》戈部字所保留的中国先民对战争的认识,并以尚武思想为话题,形象地展示古人对战争的崇敬。
二、从“武”字看古人对武的崇尚
(一)何为“止戈为武”
在众多文字中,“戈”字是最具有尚武色彩的一个字,这个字表示了中国古代民族特色的攻击格斗用勾啄兵器,相关文字资料都有对其详尽描述,专门用于攻击格斗,并由镰刀类农具演化而来,由青铜制造。戈,《说文》:“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象形,凡戈之属皆从戈。”戈是一种平头戟类兵器,小枝向上则为戟,平之则为戈,象形字,从弋,弋表其柄,上有一横,象其横刃。
“武”字是具有代表性的会意字之一。同“人言为信”一样,“止戈为武”几乎是尽人皆知的常识:止和戈两个独体的“文”结合在一起,就是武字了。《说文》:“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远在春秋,楚庄王已经对“武”作出如此解释,许慎作《说文》也承袭此说,那止戈为武的真正意思是什么呢?
很多人都認为“止戈为武”的意思是“止干戈成为武”。其实不然,“止戈为武”的真正含义关键还是在“止”上。戈是古代的主要兵器之一,止是足趾的象形。止既是趾,也代表足,在文献中也有例证,如《汉书·弄法志》“当斩左止者”,颜注:“止,足也”。而且,在其他一些会意字里,“止”都代表足趾,也就是人的足迹,几乎都有前进、进取之义,而绝非中止、制止。综上所述,“止戈为武”的解释是:戈是武器的代表,表示威武,止是足趾的象形,表示行进,整个字的含义是征伐、征战,乃是勇武的象征。因此,《春秋繁露·楚庄王》说“武者伐也”,倒是一语中的,得其本意。
(二)中国人尚武思想
在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尚武,认为“武”是威武、勇武的代名词,与“文”相对应。据古代“谥法”的说法,“刚强理直”、“威疆睿德”、“克祸定乱”者都可谥“武”,如周武王、魏武帝、汉武帝等等都是以赫赫武功著称的帝王。
春秋时代,贵族个个都下马能文上马能武,侠客遍地、武士横行,一言不合,就拔剑相斗,这些事情在古籍的记载中可见一斑。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尚武主题最初发端于《诗》、《骚》。较早如《诗·大雅》中的《皇矣》:“临冲闲闲,崇墉言言。执讯连连,攸馘安安。是类是禡,是致是附,四方以无侮。临冲茀茀,崇墉仡仡。是伐是肆,是绝是忽。四方以无拂。”描绘了周文王伐密伐崇的事迹。《大明》:“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描绘了武王牧野歼殷之战,其内容丰富,气势宏大,这两篇诗经皆颂扬了文王武王周王朝“开国元勋”的事迹。
《左传》中亦有十分出色的战争描写,它详细的记录了其中大规模的14场战争,小战役则不计其数,其中以秦晋殽之战,晋楚城濮之战,齐晋鞌之战,晋楚鄢陵之战,秦晋韩之战的描写最具代表性。
春秋时期尚武主题仅仅散见于各类作品中,直到汉代才真正开拓了中国古代文学尚武主题模式。这在司马迁著的《史记》中可展示得淋漓尽致,如《卫将军骠骑列传》是卫青和霍去病的合传,主要记述卫青七出边塞,霍去病六出北疆,指挥千军万马,攻讨匈奴,扬威大漠的经历和赫赫战功。《李将军列传》中,描述了李广一生与匈奴战斗七十余次,常常以少胜多,险中取胜,以致匈奴人闻名丧胆,称之为“飞将军”,“避之数岁”。如实记载了他们骁勇杀敌的功绩和“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爱国情怀。司马迁除了浓墨重彩地描写王侯将相驰骋沙场的事迹,同样也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侠客形象,形成了尚武主题的又一方面。
三、从戈部字看先民对兵器的喜爱
(一)类化指兵器的戈部字
我国古代的兵器,在字形上都有一个共同点:从戈部。而其他一些以“戈”为偏旁、部首的字都程度不同地和战争暴力有关,例如把军人的装束叫做“戎装”,把严密的防备称作“戒备森严”,把残杀无辜生灵称作“屠戮”等等。
《说文》上对“戈”的解释是:“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象形,凡戈之属者皆从戈。”“戈”是一种以勾啄方式杀人的兵器,也是中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战争兵器。《荀子·议兵》中说:“古之兵,戈、矛、弓、箭罢了。”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考古学家曾出土过一批石戈,“戈”经历商周两代,一直是战争中的主要实战兵器,直至公元前三世纪才退出历史舞台。但在汉字中,仍然用“戈”部来表兵器,在《说文·戈部》中,表示兵器的汉字有九个,如“戣”,《说文》:“<周礼>:‘侍臣执戣,立于东垂兵也,从戈癸声。”又如“戕”字,《说文》、“枪也,他国臣来弑君曰,戕从戈爿声。”,除此之外还有“戭”字表长枪,“戉”表斧,“戟”字表盾;“戎”字则是兵器的泛称。
(二)从史书看先民对兵器的喜爱
上述所说的字,都是上古时期重要的兵器,这些兵器在一些文献中都有涉及和记录。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曾有词句道:“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里的“金戈铁马”是指兵器和披着铁甲的战马,映射出雄姿勃发的士兵骑着战马、手持金戈的情景,因而,人们常以此形容战士的雄姿。而“戎”字与“戈”字一样,都与战争有着不解之缘。《说文解字》上说:“戎,兵也。”是兵器的泛指。古时候有五戎之称,《礼记》就有“习五戎”的说法。五戎就是指刀、剑、矛、戟、矢这五种兵器。后来,“戎”字慢慢就带有征伐的意思。如周武王在牧野大败殷商之军,历史记载道:“戎殷于牧野。”《木兰诗》里说:“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从侧面表达了军队行军之迅速,而“戎”在里面也是带有征伐的意思。后来常指从事征战生活、经历的词语有“戎马生涯”、“投笔从戎”。戟是历史上最早兼具斫刺两种功能的兵器。戟,《说文》:“有枝兵也。从戈倝。《周礼》:‘戟长丈六尺。”?譹?訛戟是可直刺或横击的长柄兵器,顶端有直刃,两旁有象枝条斜出的横刃,由戈和省木组成的会意字。《周礼·考工记》:“车戟之柄一丈六尺。”《说文段注》:“兵者,械也。枝者,木别生條也。戟为有枝之兵,则非若戈头之平头,而亦非直刃。”?譺?訛关于戟的诗句有“戟干横龙簴,刀环倚桂窗。”“特承恩诏新开戟,每见公卿不下床。”“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以上诗句和词语大多都带有一种尚武的色彩,由此看出,先民们对兵器的喜爱则是不言而喻的。
四、从与“戈”字密切相关的字看先民的尚武心理
在《说文》中有一些不属于戈部的字,但它本身由戈字组成,或者意义上与戈字密切相关,本文对此作一些讨论。
(一)干支中的“戊”和“戌”
“戊”是“天干中的第五位”,“戌”是“十二地支的第十一位”,用以纪年、月、日等。但这些都不是它们的本义。许慎《说文》:“中宫也。象六甲五龙相拘绞也。戊承丁,象人胁。”?譻?訛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戊象斧钺之形,盖即戚之古文。”然而“戊”和“戌”的本义都非常相似,其中“戊”是石制的斧形武器,“戌”《说文》:“戌,灭也。九月阳气微,万物毕成,阳下入地也。五行,土生于戊,盛于戌。从戊含一。”当中“杀死”或“消灭”的含义只是引申义。“戌”是战斧。其中“戌”字后由“战斧”的意思引申为“杀戮”。由此,后来的“威”、“滅”等字都采用了“戌”作义符。直至后来代替斧头的武器出来,“戊”和“戌”的本义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后被借用为干支。
(二)“我”——杀人的凶器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中的“我”字,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汉字之一,基本义是指人们对自己的称呼,即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用。但这并非其本义,许慎在《说文》中说:“我,施身自谓也。或说我,顷顿也。从戈从 。 ,或说古垂字。一曰古杀字。”?譼?訛许慎的说法是把“自己对自己的称呼”当成了“我”字的本义。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在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契文‘我象兵器之形,以其柲似戈故而与戈同,非从戈也……卜辞均假为施身自谓之词。”中解释,“我”原本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就是一把锋口朝左、有三个锯齿的大斧的象形,其右边的一条两端都带有一个小短横的竖杆,就代表带有“顶钩”和“脚钩”的斧柄。从本义出发,“我”字又可被引申为“杀”、“征战”等义。如《书·泰誓中》:“我伐用张。”意思是:杀罚行动即将展开。进入战国时期后,生产技术大幅提高,随着性能更为优良的武器相继问世,大斧逐渐被取代了,所以“我“字的使用率大大降低。汉唐以后,它被普遍借用来作第一人称代词。用“我”字来指代自己,便可映射出当时国人好战的心理。
虽然,如今的“我”字已经没有了“斧子”、“杀伐”等义,但在以其为偏旁的一些汉字中,这些意思却被保留了下来。如:“義”。
(三)“義”薄云天
在中国古代,“義”是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孔子最先提出了“義”:“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认为这是君子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其后,孟子则更进一步阐释了“义”字:“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義所在。”他认为“义”是比“信”和“果”更为重要。“義”字可拆为“羊”和“我”字,羊指的是头上有盘曲大角的公羊,“我”字是由本义“大斧”引申为“杀伐”的意思,由此可见,“义”的本义是“公羊为捍卫自我或群体权力而实施的博斗。后又引申为“正义而师出有名的征伐”,之后,又二次引申为“正义”、“公正合宜的德、行为或道理”等意思。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義”字大量地出现在一些武侠类小说中,其感情色彩大都是褒义的,如关云长的义薄云天,梁山好汉不求回报的“仗义”,秦叔宝、罗成的“忠义”。由此可见,历史人物一旦贴上了“義”字的标签,一般都是好战的热血英雄好汉。
(四)“征”与“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王昌龄的《出塞》与李白的《子夜关歌》写尽了“征”字的点点血泪与愁思。《说文》中对“征”的解释是“正行也。”是出发打仗的意思,这也是它的本义,甲骨文中“征人方”也写成“伐人方”,征伐同义。“伐”字在《说文》中的解释是“击也。”是打的意思,古书中也把正义的战争称作“伐”,“征伐”是杀人的意思。历史上,“征”与“伐”这两个字一般都带上正义的色彩,春秋时期的诸侯之争和人民战争也都用“伐”字,还有“武王伐纣”。由于“征”与“伐”有正义的色彩,宣称为“征伐”的主动方,总是击鼓震士气,宣明发动战争的目的。这两个字淋漓尽致地反映了古人好战的心理。
(五)“戒”与“或”
戒,《说文》:“警也。从廾持戈,以戒不虞。”义为警戒,双手握持戈表警戒不能预料之事。“枕戈待旦”、“枕戈待敌”、“枕戈寝甲”等成语即表示一种头枕着戈,衣不卸甲的状态。或,《说文》:“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之。一,地也。域,或又从土。”?譽?訛义为邦国,封国。口表都城,戈表武器,用“戈”守“一”会意,“一”表都城周围土地。
五、结束语
从以上对戈部字的解释中,先民的尚武思想可见一斑。虽说尚武精神在中国越来越稀缺,但仍然存在民族文化的深处中。
关于《说文》中的戈部字,前人的研究还很少,且只是简单地将其分类。笔者将戈部字与古代战争、兵器和中国人的尚武精神联系起来,也算是本文的创新之处。但由于篇幅和笔者本身知识有限等问题,在此关于戈部字的研究还不完善,笔者希望能继续在这个问题继续探讨下去,并在此暂时地告一段落。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孙实明.汉字原来这么有趣[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3〕蔡艳艳.说文解字[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4〕李梵.汉字的故事[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殷凌燕.《说文解字》戈部字的义类与重文问题[J].2002,(3).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Abstract: Since the human race appeared, the war has never stopped. The stagger of war and civilization not only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human civilization but also threaten tthe existence of mankind itself. This article aims to digging out the martial thoughts of ancient through analysing the radical "Ge" in Shuowen Jiezi.
Keywords: ShuoWenJieZi; GE Words; War; Wor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