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富豪的巨额财富积累来源于科技创新吗?
2017-08-25郭豫媚刘哲希陈彦斌
郭豫媚++刘哲希++陈彦斌
内容提要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通过科技创新积累财富的创新型富豪不断增多,他们不仅是富豪群体的突出代表,也是社会科技创新潮流的引领者。然而,本文通过分析2015年“胡润富豪榜”中国富豪的行业分布情况发现,中国富豪群体虽然也实现了巨额财富的快速积累,但财富并非主要来源于科技创新。上榜富豪中有近50%来自科技创新程度较低的房地产业与制造业,仅有10%来自于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大创新活力的TMT行业。目前中国正处于由中高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关键阶段,亟需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富豪群体应该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创新型富豪房地产制造业TMT行业
〔中图分类号〕F124.7;F1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7)06-0040-08
一、引言
科技创新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来源,①而且能够为致力于创新的企业家带来利润,实现财富的快速积累。近十年来,全球富豪群体的财富规模不断扩大,前100名富豪的财富总和由2006年的1.1万亿美元上升至2015年的2.3万亿美元(增幅比同期全球财富规模的增幅高80个百分点),②其中不少富豪(尤其是TMT行业和高端制造业的富豪)是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巨额财富的积累。例如,长居全球首富位置的美国富豪Bill Gates创立了微软公司,在计算机操作系统领域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不仅引领了计算机行业的迅猛发展,而且实现了自身财富的快速积累。③再比如,近年来新进入全球富豪榜的富豪Elon Musk在绿色环保电动汽车的加速性能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研发生产了特斯拉电动汽车,在推动电动汽车发展与普及的同时,也成为了全球富豪中财富增长最快的富豪之一。
与此同时,中国富豪群体也实现了巨额财富的快速积累,而且积累速度比其他国家更快。基于福布斯
*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货币政策研究”(15AZD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异质性与最优货币政策研究”(71373266)。感谢“大宏观”研究团队的有益讨论,本文文责自负。
① 创新与经济增长的联系最早由Schumpeter进行了系统论述,他指出“创造性破坏”是经济发展的本质原因,来自新商品、新技术、新供应来源和新组织形式的竞争是不断推动工业发展和结构变革的核心动力。Schumpeter J.,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New York:Harper Torchbooks, 1962, pp.82~85.
② 此处需要较长时间段的全球富豪榜数据。由于胡润从2012年才开始公布,故此处选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进行计算。进一步计算可知,2006-2015年前100名富豪人均财富规模年均增长8.5%,全球人均财富规模仅年均增长1.1%。富豪相关资料来源:2010-2015年历年福布斯富豪榜。
③ 自1995年以来的21年中比尔·盖茨有16年位居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首的位置。
全球富豪榜数据的测算表明,2010-2015年中国前50名富豪财富规模的平均增速高达22.3%,远高于全球(9.6%)、美国(10.5%)、德国(7%)和印度(0.2%)前50名富豪財富规模的平均增速。资料来源:2010-2015年历年福布斯富豪榜。那么,中国富豪的财富积累是否也来源于科技创新呢?对于这一问题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富豪群体的行为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并会产生示范效应,如果富豪群体财富积累很少来源于创新,将会抑制全社会的创新活动,不利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创新不足的财富积累也很可能引发社会的不满甚至是仇富情绪,从而影响社会稳定。鉴于此,为回答中国富豪的巨额财富积累是否源于科技创新这一问题,本文将主要基于“胡润富豪榜”公布的富豪信息总结中国富豪群体巨额财富积累的基本情况,选择“胡润富豪榜”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胡润富豪榜”是目前国内财经榜单里影响最大的一个榜单,受到广泛认可。二是,“胡润富豪榜”自1999年推出第一份排行榜以来,至今持续追踪记录中国富豪群体的变化情况,该优势是“福布斯富豪榜”所不具备的。三是,“胡润富豪榜”涵盖的富豪信息是已公开的各类富豪榜中较多的,更有利于分析富豪群体的财富积累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国际对比考察中国富豪的行业分布及相关行业的创新特点。
二、中国富豪巨额财富积累的基本情况
21世纪以来,中国富豪数量迅速增长。“胡润富豪榜”的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仅有10人的财富超过20亿元,且只有1人的财富超过100亿元。而截至2015年,财富超过20亿元的富豪已有1737人,财富超过100亿元的富豪也达到了333人。数据来源:胡润研究院,http://www.hurun.net/CN/HuList.aspx。若无特别说明,本文中有关富豪的数据均来自胡润百富及其发布的2000-2015年历年胡润富豪榜。如果将隐性富豪因素考虑在内,中国富豪数量将进一步显著上升。隐性富豪是指虽然未出现在富豪榜上,但财富规模其实已达到富豪榜门槛的富豪,这其中多是因为复杂的股份结构等因素而未能上榜的企业家。比如,海尔的张瑞敏隐身在职工持股会背后的管理层中,因此很难统计他实际控制的财富与资源。据估算,2014年财富超过20亿元的隐性富豪人数已有2200人,数据来源:胡润研究院,中国超高净值人群需求调研报告(2014-2015)。这意味着中国财富超过20亿元的富豪数量实际上是目前上榜富豪人数的两倍有余,高达3000人以上。
与此同时,中国富豪拥有的财富规模与全国居民财富之比也出现快速上升。2000年中国前1000名富豪拥有全国1.1%的财富,“胡润富豪榜”在2000年只公布了前100名富豪的财富规模,为便于比较,本文基于2008-2014年前1000名富豪中前100名的财富占比推算出2000年前1000名的财富总规模。考虑到“富者愈富”的特征,这一数据有一定的高估,即2000年中国前1000名富豪持有的财富总和占当年GDP和全社会财富比重很可能不到4.1%和1.1%。截至2015年前1000名富豪拥有全国财富的比重已上升至7.8%。由于财富是存量,而GDP是增量,因此用富豪群体财富占全社会财富的比重较为严谨。实际上,富豪群体财富占当年GDP比重也呈持续上升之势:2000年中国前1000名富豪持有的财富规模占当年GDP的比重为4.1%,2015年这一比重上升至16.5%。财富达20亿元以上的富豪群体的财富占全社会财富的比重在2015年更高达19.5%。2015年,中国前1000名富豪的财富均已超过39亿元,如将统计门槛降低至20亿元,那么中国富豪群体拥有的财富规模已占据全国居民财富的9.2%。再加上隐性富豪群体持有的财富,富豪群体所拥有的财富占全国居民财富的比重将接近15%,这意味着中国财富排名前3000余人持有的财富与排名后70%人群持有的财富相当。
中国富豪群体的日益壮大与财富占比的持续升高,实际上反映了这一群体的财富积累速度大幅快于其他群体。基于瑞士信贷银行公布的数据测算,2010-2015年中国居民人均财富的增幅为21.7%,前1%富裕人群人均财富的增幅为51.6%。数据来源:Global Wealth Databook,Credit Suisee,2015。本文根据2015年“胡润富豪榜”公布的数据计算发现,中国前1000名富豪的人均财富增幅则达到了128%。正因如此,2015年前1000名富豪的人均财富是全国居民人均财富的80万倍,是前1%富裕人群的近2万倍。中国总财富数据取自瑞士信贷银行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2015》。由于瑞士信贷银行统计的财富规模以美元计价,需要用到每年人民币汇率的平均价进行換算,该数据取自国家统计局。更值得注意的是,富豪群体的内部同样也呈现出“富者愈富”这一特征,相比于前1000名富豪128%的人均财富增幅,前10名富豪人均财富规模增长了176%,前5名富豪的人均财富则增长了208%。
三、房地产是中国富豪人数最多的行业,但不是科技创新型行业
自1998年房改以来,中国房地产需求得到快速释放,由此房地产行业迎来了长达十余年的黄金时期,也同时造就了一大批房地产富豪。201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的数据显示,上榜中国富豪中有107名来自房地产,占所有上榜中国富豪的30%,这意味着房地产已是中国富豪最为集中的行业。相比之下,全球富豪榜所有上榜富豪中仅有13.4%的富豪来自于房地产行业,比重不及中国的1/2。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房地产富豪分别仅有6.2%、6.7%和1.3%。而且表2数据显示,这些国家富豪人数最多的前三个行业中均未出现房地产。中国房地产富豪不仅数量较多,而且房地产富豪在榜单上的排名较为靠前。由1254名中国富豪组成的“胡润中国富豪榜”中,房地产富豪占比达27.1%,而前1000名中占比上升至了28.7%,若进一步缩小范围至前500名、前200名、前100名和前50名,这一比例显著上升,前50名中房地产富豪人数高达35.3%。相比之下,美国房地产富豪反而在榜单比较靠后的位置。统计发现,前500名美国富豪中房地产富豪人数占比约6.4%,而前100名和前50名中房地产富豪占比仅为3%和2%,不仅占比出现了递减,而且均远低于中国房地产富豪的占比。此处中国富豪信息来源于“胡润中国富豪榜”(全称为“2015瀚亚资本·胡润全球华人富豪榜”),选用“胡润中国富豪榜”而未选用“胡润全球富豪榜”(2015星河湾胡润全球富豪榜)的原因是“胡润中国富豪榜”包含的中国富豪更多,能够得到更为详细和全面的中国富豪信息。美国富豪信息来源于“胡润全球富豪榜”,选用“胡润全球富豪榜”而未选用“福布斯富豪榜”的考虑是,“胡润全球富豪榜”包含更多的美国富豪信息(“福布斯美国富豪榜”只公布了400名富豪的信息,而“胡润全球富豪榜”上可以获得537名富豪的信息)。
但是,房地产的创新多集中于营销模式和理念的创新以及外观上的改良,并不是一个科技创新型行业。房地产行业的创新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开发运营创新,主要涉及品牌建设、战略规划和项目融资等设计和模式上的创新;二是规划设计创新,包括建筑选型、住宅户型、配套设施与道路交通的规划等外观和空间设计上的优化;三是营销策略创新;四是物业管理创新,后面两者均属于企业销售管理的范畴。房地产行业科技创新程度较低,突出表现在研发投入和专利申请量明显低于其他行业。就研发投入情况而言,欧盟全球研发投入排行榜统计的全球研发投入最多的2500家公司中属于房地产行业的公司仅有3家,这3家公司分别是开曼群岛的Truly International Holdings公司以及美国的Zillow公司和Trulia公司,均属于房地产投资和服务类企业。其中,Zillow和Trulia均是房地产信息查询网站,前者主要提供房地产估值服务,后者主要提供房屋租赁和房屋买卖的相关信息。由此可见,仅有的进入欧盟全球研发投入排行榜的房地产企业也并非房地产开发企业,而是服务性的中介企业。资料来源:The 2014 EU Industrial R&D Investment Scoreboard。可见房地产行业总体研发投入水平很低。就专利申请情况而言,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中的126家房地产公司平均每家仅申请7项专利,平均专利申请量在所有18个行业中位列倒数第三。相比之下,采矿业平均每家公司专利申请超过700项,是房地产公司的100倍;建筑业、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平均每家公司专利申请分别为430项、375项和131项,均为房地产公司的数十倍。由于房地产创新集中于模式理念创新和外观改良,因此最能体现科技创新的发明专利更少。专利可细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类,其中对生产效率影响最大、最能体现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主要是发明专利,而实用新型专利主要是比较简单的改进性发明,外观设计专利注重的是产品外观的艺术性与美感。参见赵彦云、刘思明:《中国专利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1988-2008》,《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从表3可以看到,房地产公司申请的专利大部分为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发明专利只占到了17.2%,远低于采矿业、建筑业、制造业、信息技术和文化传播行业的60.6%、34.6%、41.5%、73.1%和46.3%。此外,过去十多年间中国飞速增长的房价不仅造就了一大批科技创新不足的房地产富豪,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他行业的科技创新。企业家之所以有创新的动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创新成果能为其带来财富。但创新活动最终是否能够真正转化为财富存在很多风险,例如创新产品是否能够研发成功的风险、创新产品是否能得到市场认可的风险等。倘若存在创新外的其他途径能够使企业家以更低的风险获得高收益,那么企业家就不愿意去创新。房价的飞速增长正给予了企业家们一个无风险的、不需要创新就能成为富豪的机会。2006-2013年房地产上市公司净利润率平均为21.1%,远高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的水平。房地产快速造富的特征吸引了很多其他行业的企业家们进入房地产行业。相关调查发现,房地产的“热钱”“快钱”正在发酵,几乎所有已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想涉足房地产,像海尔、海信、格力、康佳和TCL等国内家电巨头都无一例外。可见,房价的快速上涨不可避免地吸引制造业企业将有限的资源投入房地产,从而影响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研究开发项目,并且往往房价上涨得越快,企业的创新倾向越弱,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创新活动。参见王文春、荣昭:《房价上涨对工业企业创新的抑制影响研究》,《经济学》(季刊)2014年第2期。
四、中国制造业富豪人数仅次于房地产,但中国制造业科技创新仍然不足
在人口红利、快速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等有利条件下,中国制造业在过去30多年间获得了飞速发展,2010年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与房地产类似,伴随中国制造业快速崛起的是一大批制造业富豪,人数仅次于房地产富豪。201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上榜中国富豪中属于制造业的有61名,占上榜中国富豪的比例达17%。参照全球平均水平来看,全球富豪中仅有10%的富豪来自制造业,中国制造业富豪的占比明显偏高(参见表2)。
中国制造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全球产业链中仍长期滞留在附加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在核心技术层面上始终面临自给率偏低等问题。吴先华、盛巧燕、陈易天:《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11期。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意愿长期以来也一直相对较弱。从R&D强度可以看到,创新大国美国和日本的R&D强度长期维持在7%~10%的水平,德国的R&D强度也始终保持在6%左右的水平,韩国的R&D强度则是从2000年4.14%的水平上升到了2013年的8.13%。反观中国,2013年的R&D投入强度仅有3.44%,虽然较2000年有小幅提升,但是仍明显落后于上述国家,甚至不及美国、日本和韩国的1/2。
为了更为深入地阐明中国制造业创新不足的问题,本文进一步选取钢铁和家电两个制造业细分行业进行分析。选取这两个行业主要有如下考虑。第一,钢铁和家电行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突出地位。钢铁行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家电则是关系到国民日常生活的重要行业。第二,钢铁和家电行业处于国民生产中的不同环节,钢铁行业生产的是中间产品,家电行业生产的是最终消费品,从不同环节的制造业行业入手能够更为全面地把握中国制造业的创新情况。
长期产能过剩的中国钢铁行业生产高端钢铁产品的能力却较弱,高端钢铁产品(例如板材)仍长期依赖进口。2012年中国生产低端钢材的热轧宽带钢轧机、中厚板轧机和轨梁轧机的产能利用率均低于70%,相晨曦:《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特征分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年第8期。2015年粗钢产能利用率更是已低于67%,资料来源:《钢铁业2015年利用率不足67% 过剩产能越来越庞大》,搜狐财经,2016年3月5日。产能过剩问题十分严重。与此同时,中国钢铁进口量依然很高,主要是中高端钢铁(例如板材)的進口需求较大。2014年中国板材进口量高达1208万吨,占钢材进口比重超过80%。将国内生产的钢铁和进口钢铁的内部构成进行对比,更能反映出中国钢铁行业生产高端钢铁产品的能力仍然不足。2004-2013年,中国生产的钢铁中高端板材主要包括冷轧薄板、镀层板和电工钢板。产量占比约15%。数据来源:《钢铁工业年鉴2013》,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3年。而在进口钢铁中高端板材占比高达65%,是中国高端板材产量占比的4倍之多。
家电方面,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家电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不仅满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而且产品远销至世界各地,以海尔和格力为代表的企业更是已跻身全球家电巨头行列。然而,中国家电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依然与国外家电企业存在较大差距。通过对比中国与德日韩等国家的五大家电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可以发现(参见表7),中国五大家电企业平均专利申请数量约1.5万项,即使是申请专利最多的美的集团,其专利申请量也仅为2.3万项,而德日韩等国家五大家电企业平均专利申请数量达3.5万项。不仅如此,中国家电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更少,五大家电企业平均发明专利不到5000项。德日韩等国家五大家电企业的平均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则超过3万项,为中国的6倍以上。
五、全球最富创新活力的TMT行业中中国富豪仍然较少
TMT是全球创新活力较高的行业,引领着新一轮全球科技浪潮。TMT并不是电信、媒体和科技三个行业的简单加总,而是一类以互联网媒体为基础连接电信和高科技的新兴产业。很多国际创新大企业(例如微软、苹果、谷歌和Facebook等)均属于TMT行业。根据2014年欧盟的统计,TMT范畴下的软件及计算机服务行业和技术硬件及设备行业是除制药与生物技术行业外R&D强度最高的两个行业。以R&D强度由高到低排序,全球最具创新力的15个行业分别为:制药与生物技术、软件及计算机服务、技术硬件及设备、休闲用品、航天国防、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设备、医疗设备及服务、工业工程、化工、一般工业、银行、固话电讯、建筑与材料、石油和天然气生产。资料来源:The 2014 EU Industrial R&D Investment Scoreboard。从行业专利情况(参见表3)也可以看到,TMT范畴下的信息技术和文化传播行业均是专利申请量较多的行业,两个行业平均每家公司专利申请量在所有18个行业中排名第4和第6。科技创新进步也带来了TMT行业富豪财富的快速积累。201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富豪中分别有23%、38%和18%来自TMT行业,并且TMT行业是美国和日本富豪最为集中的行业,是德国富豪人数第二多的行业。
相比之下,中国TMT行业不仅富豪数量较少,而且富豪的科技创新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富豪数量方面,2015年中国TMT行业的富豪仅有36名,占比只有10%,仅为中国房地产富豪的1/3,制造业富豪的1/2(参见表2)。中国TMT行业也诞生了行业巨头和领头羊,包括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和小米等公司。但是,这些企业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网络人口红利,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仍不及国外的TMT公司。以人工智能为例,人工智能被认为是继电力和互联网之后科技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也是中国TMT行业重点投入的技术领域。但截至目前,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的优势仍然主要来源于其掌握的海量数据以及较强的商业化能力,在算法、模型和技术开发等技术层面,与国际巨头的差距仍较大。谢丽容、梁辰:《人工智能竞赛》,《财经》2016年第17期。曾在百度公司长期主持人工智能项目研究的余凯表示,“海量的大数据,无疑是中国研发人工智能的第一大优势”。但中国也有自己的不足,余凯指出“所谓短板和不足,关键是创新。中国科研人员的数理运算能力世界一流,在建立运算模型方面速度快、国际领先,但具体运用上的创新,却还很少”。资料来源:《“十三五”:中国开启人工智能商用新纪元》,新华社,2016年3月8日。
专利数量更直观地反映出中国富豪经营的TMT企业与国外类似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差距。例如,小米是目前中国企业中比较有创新力的企业之一,其生产的智能手机获得了广大中国消费者的欢迎。然而,小米在技术创新方面仍然与苹果存在较大差距。截至2015年12月,小米专利申请总数为4015项,仅为苹果的1/7。尽管小米的中国专利总量(指在中国申请的专利)与苹果相当,发明专利还多于苹果,但是更能体现创新成果、最终经授权的发明专利小米仅有147项,远低于苹果的765项。从国际专利数(指在国际上申请的专利)来看,小米则远落后于苹果。而且近年来小米申请专利数量出现较大回落,尤其是国际专利申请数由2014年的179项骤降为3项,反映出创新活力可能有所下降。事实上,包括小米在内的中国很多TMT行业巨头在重要技术领域基本均处于模仿学习阶段,中国想要赶上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还需更加重视科技创新。
六、结语
近年来,中国富豪群体日益壮大,持有的财富规模占全社会财富比重不断提高。通过考察“胡润富豪榜”上榜富豪的行业分布情况可以发现,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明显不同,中国富豪群体巨额的财富积累并非主要来源于科技创新。一方面,中国上榜富豪有近一半来源于房地产和制造业。但房地产研发投入和专利申请量明显低于其他行业,并不是科技创新型行业。中国制造业长期滞留在附加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科技创新能力仍然较弱。另一方面,在具有较大创新活力的TMT行业中,中国上榜富豪占比仅有10%。而且,中国TMT行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网络人口红利,在核心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仍然较弱。
中国富豪群体存在的科技创新不足问题虽然与中国经济仍处于追赶阶段有关,但不能因此就忽视这一问题。富豪群体的科技创新不足会加剧社会的仇富情绪,从而对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作为精英人群,富豪群体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高也会抑制全社会的创新活动,不利于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特别是中国已跻身中高收入国家行列,面临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艰巨任务,这就更需要中国富豪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榜样的力量,推动中国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郭豫媚,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刘哲希、陈彦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韩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