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宅项目埋地式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及运营管理

2017-08-24周斌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22期

周斌

摘 要: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经济迅速发展带动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随之而来的是用水量的增加。因此,如何高效的利用雨水成为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住宅项目;埋地式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及运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22-0107-02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资源回收利用的意识增强,人们发明了雨水回收系统。雨水收集系统主要的功能是收集雨水进行过滤、净化、储存,不仅能缓解洪涝灾害,收集的水资源还可以进行利用,如灌溉植被、洗车,甚至还能进一步达到饮用标准等。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实际的工程施工情况,对住宅项目埋地式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及运营管理相关工作的展开进行叙述,希望本文的内容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展开有所帮助。

1 工程概况

本文结合实际进行开发与研究,在深圳地区的一个住宅项目占地100000m2,由6栋高层、24栋连排别墅及一层地下室组成,总建筑面积约240000m2,其中绿地率约为30%,绿地占地面积为30157.8平方米。设计收集项目区域内下垫面雨水处理后,用于该小区内绿化浇洒用水。结合国内雨水收集利用设备的生产厂家,多年来对产品雨水收集箱不断改进,使其安装快捷,结构稳定,承重力强等。针对以往钢筋混凝土和不锈钢水箱施工工艺复杂,工序多,工期长,受季节天气影响大,对施工场地要求高且需要大型机械,承重较差,自重大,抗裂性差,后期维护不易,材料不能回收等缺点,根据某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生产公司研发出的新一代PP塑料雨水收集模块,成功解决了以上问题。

2 埋地式雨水收集的优点和好处

第一,由于埋地式雨水收集箱的占地面积较小,并且设计较为灵活,因此在使用中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需要组合,不受场地的限制。

第二,埋地式雨水收集箱施工过程简单,安装方便,工期较短,在安装时不需要使用大型机械,能够实现当天开挖当天回填,大大节约了安装成本和安装时长。

第三,埋地式雨水收集箱具有较强的承重力,产品在投入使用之前需要经过相关单位的严格检测,产品具有稳定的质量后方可投入市场使用。

第四,埋地式雨水收集箱在运输中方便迅速,收集箱涉及到的模块可进行任意拆卸,节省了运输时占用的空间。

第五,埋地式雨水收集箱制作的材料是由再生环保的PP材料组成,能够实现材料的无污染和可回收利用。

第六,埋地式雨水收集箱应用先进的制作技术,使得材料耐高温低温,抗老化,适应大多数恶劣环境。

第七,埋地式雨水收集箱从人工、时间、运输、后期维护等方面降低成本。

从中可以看出,雨水收集系统建设环节简单,在进行小区房屋的基建施工时,可以在屋顶施工时增设排放雨水的管道,随后在地下建一个蓄水池就行了,同时后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成本也不复杂。收集的雨水不但能够用于小区绿化、景观,还能使得住宅建设环保又经济,而雨水回用设备运行维护费用约为0.16-0.19元/立方米,非常的经济实惠。

3 住宅项目埋地式雨水收集系统设计及管理

各不同的雨水收集流程都具有针对性,可以有效处理不同汇水面的雨水。既可以有效收集雨水又可以合理节约成本兼顾系统的雨水预处理、雨水蓄水、雨水深度净化、雨水供水、补水和系统控制,全面科学。采用大量新型专利、专业装置,材料,可以方便地解决雨水收集中特殊问题,如弃流、蓄水、供水等。收集设计中尽可能避免电气设备的使用,更多利用雨水自流的特点完成污染物的自动排放,净化、收集,做到真正节能、环保、高使用寿命、低成本的特点。整套系统都由雨水控制器进行控制,完成收集、净化、供水、补水,安全保护等功能。雨水收集系统,是指雨水收集的整个全过程,雨水收集主要包括四个主要方面:初期弃流——过滤——储存——回用。雨水收集系统就是对雨水进行有需求的收集之后,并对所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处理,以使所收集到的雨水能够达到设计所制定的标准要求的系统。目前国内的雨水收集系统一般由弃流过滤系统、蓄水系统以及净化系统这几部分所组成。

3.1 雨水收集系统的工艺设计流程

根据目前国内住宅项目埋地式雨水收集利用的现状,再结合未来发展趋势,一般常用系统设计流程为:雨水管道-截污管道-雨水弃流过滤装置-雨水自动过滤器-雨水蓄水模块-消毒处理-用水点。成熟的雨水利用技术是雨水的收集-截污-过滤-存储-渗透-提升-回用及控制的一体化的定型产品以及组装式的成套设备。对于初期收集到的雨水需要进行多道的预处理环节,为了保证所收集到的雨水的水质,需要在工艺设计流程之中注意在前期的雨水收集环节中进行蓄水模块的设计增加,以蓄水模块进行蓄水,不仅可以有效的保障蓄水的水质,同时还可以大大较少雨水的占用空间,施工简单、方便,更加环保、安全。为提高雨水的运输效率,可以使用压力控制泵以及雨水控制器,雨水控制可以实现对于雨水蓄水池水位状况的实时反应。雨水回收系统设计流程示意图见图1。

3.2 雨水收集系统的管理运营

根据国家颁布的《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规定,凡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建设规模达到下列要求的均需要配置配套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地上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或有景观水池的新建住宅小区项目;单位建筑屋顶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工业建筑项目;总用地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广场、公园、绿地项目;路幅超过80米的城市主干道和交通主干道等。使得雨水系统的安装使用开始从制度层面进行落实,使得雨水收集系统的利用率效率得到提升,对于管理运营日益提上日程。首先,对于雨水收集系统的管理应该坚持“谁开发谁管理”的原则,即建筑项目开发商负责对于该系统的运营管理,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之中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相关部门对雨水收集系统进行定期检查以及不定期的抽查,确保雨水收集系统能够稳定有序的运行。其次,雨水收集系统日常运营部门,做好雨水收集系统的日常监察以及管理工作,确保雨水收集系统能够正常有效的运行,发现故障,对于能力范围之内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超出能力范围之内的问题及时进行上报,确保雨水收集系统运行正常,为该系统服务人群的正常需求满足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 结束语

雨水是小区中可以利用的较为干净的水资源,实现雨水的回收和利用,不但能够提升住宅的环保性能,还能够有效的缓解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首先以深圳市金众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给排水项目作为研究背景,具体分析了雨水收集的基本概况和应用埋地式雨水收集的优点和好处,最后对雨水的处理过程涉及到的七个步骤进行具体的分析,希望本文的内容对于其他新建住宅小区的埋地式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而使得绿色环保建筑能够在未来的生产生活中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周云川,张曦,李显秋,等.雨水收集系统在工业建筑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40(6):228-230,239.

[2]张鎏,陈飞虎.雨水收集系统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研究[J].科技导报,2012(26):62-66.

[3]钱小利,徐潇蕊.雨水收集系统在小区景观中的实际运用——南京重点雨水收集小区调查研究[J].大众文艺,2014(14):145-146.

[4]刘雪利.城市景观中低技术雨水收集系統的应用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

[5]王小红,邵煜然,王靖华,等.回收空调凝结水与饮用水反渗透浓水并入雨水收集系统的实践与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2014(2):169-174.

[6]谢海秀.绿色建筑的屋面雨水收集系统[J].广东化工,2016,43(10):184,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