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前进林场超铁镁质岩体岩石特征
2017-08-24李博文谷华娟马江水
李博文++谷华娟++马江水
摘 要:前进林场超铁镁质岩体位于牡丹江大海林林业局前进南沟一带,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松嫩地块东部,张广才岭陆缘活动带的中北部,兴凯地块的西部。西北部为依舒断裂,东南部为敦密断裂。该岩体北部有一条长汀断裂,控制了岩体的展布方向。
关键词:超铁镁质岩体 塔东岩群 拉拉沟组
中图分类号:P5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5(c)-0075-02
1 地质特征及产出状态
前进林场超铁镁质岩体分布面积较小,总计不足1 km?。主要出露于前进林场南沟,另外在尔站三林场南部也有零星出露。其岩性较杂,初步调查显示以角闪石糜棱叶理围绕其发育,个别以构造透镜体形式残存;岩性以斜方辉石岩、含斜长角闪石岩为主;均以构造残留体或残块状分布于拉拉沟岩组的糜棱岩、变粒岩中,界面与片麻理平行,与其为构造叠置关系。
在前进林场南沟上游发现有两个侵入体:角闪石岩两侧岩性为条带状黑云变粒岩,条带同片麻理平行,为相同构造作用的产物,其与变粒岩的关系为构造叠置关系(图1),以构造透镜体形态存在;斜方辉石岩规模较小,呈透镜状分布于拉拉沟岩组阳起石化硅化糜棱岩中。
灰黑色角闪石岩出露面积虽然不大,但其分布较广,其与拉拉沟岩组和朱敦店岩组密切相伴,局部地段其残留体较小,且与围岩界面不明显。其岩貌特征较明显,风化面多为褐色、褐灰色,新鲜面为灰黑色、深灰色。
2 岩石及矿物特征
斜方辉石岩岩性特征:风化面黄褐色,新鲜面灰白色。镜下特征:柱状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斜方辉石组成,含量>90%,粒度多0.1~1.0 mm。斜方辉石:无色柱状,正高突起,干涉色镜下最高一级红,二组近正交完全解理,横切面平行消光,其余切面斜消光,消光角30°~35°,具简单双晶和聚片双晶,为紫色辉石,含量约占95%。斜长石:细小板状,具环带,为中长石,含量约占3%。钠长石:无色粒状,含量约占1%;石英:粒状,含量约占1%(图2)。
角闪石岩岩性特征:风化面褐色、灰褐色,新鲜面灰黑色、深灰色,矿物粒度较细,多小于1 mm。镜下特征:岩石主要由角闪石组成,角闪石含量>90%,粒度0.05~0.3 mm,其次为少量斜长石。角闪石:绿色柱状,多色性明显,Ng绿色,Np淡绿色,斜消光,c∧Ng=19°,最高干涉色二级,占90%~97%。斜长石:半自形板状,双晶模糊,零星见晶面细密为更长石,n>树胶,含量占3%~10%。个别镜下见有变质作用形成的角闪石,绿色柱状,多色性明显,Ng墨绿色,Np淡黄绿色,斜消光,c∧Ng=18°,最高干涉色二级,角闪石式解理可见,偶见绿帘石化。
3 岩石化学特征
中元古代侵入岩以超鐵镁质岩类为主,岩石类型较复杂。常量元素分析数据见表1。岩石SiO2含量37.38%,按SiO2饱和度划入超铁镁质岩中。
岩石固结指数(SI)在4.49之间,相对偏低;分异指数(DI)在19.08,相对较低,说明岩浆基性程度较高,分异演化作用较弱。里特曼指数(σ25)1.11,碱度指数(A.R)1.41,显示本期侵入岩为钙性岩石系列;在CIPW标准矿物中出现霞石(Ne6.5%)分子,说明本期侵入岩属铝不饱和系列岩石,在超铁镁质岩铁、镁、钙划分图解中落入低钙质区,在Ma/Fe'-(Ma+Fe')/Si变异图中落入铁质区,在Al2O3- SiO2变异图解中落入高铝质区,总体上看,该超铁镁质岩属铝不饱和、高铝低钙铁质系列岩石。
4 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探讨
中元古代侵入岩岩石化学成分显示超铁镁质岩属铝不饱和、高铝低钙质系列岩石,稀土元素总量(∑REE)53.47-6,低于陆壳平均值(154.7×10-6);反映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的LR/HR比值和(La/Yb)N比值比较小,轻重稀土分馏程度低。具稀土元素δEu异常程度比值较大(δEu>0.7),其由基性岩浆分异形成的花岗岩、最古老的花岗岩类,成因与板块有关,是下地壳或太古宙沉积岩部分熔融而形成的;Na2O-K2O关系图解中中元古代超铁镁质岩样品投入“S”型花岗岩区,指示其为压性环境,结合区域构造特征,其可能为古陆裂解、局部挤压的产物。
5 形成时代探讨
超铁镁质岩的产出状态及时代确定:据角闪岩、斜方辉石岩产出状态,其与拉拉沟岩组关系为构造叠置关系,均以构造透镜体或残留体形式存在,说明它们所经历构造环境相同,其成岩时代应大于其变形时间。且由拉拉沟岩组中锆石测年结果来分析,其变形年龄有两组400~500 Ma和700~850 Ma(见参考文献[6]),由此可见该套超铁镁质岩成岩时代大于500Ma,因此将其时代暂定为中元古代。
参考文献
[1] 黑龙江地矿局.黑龙江省岩石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2] 吉林省地质矿产局.吉林省岩石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3] 王中刚.稀土元素地球化学[M].科学出版社,1989.
[4] 地质矿产部直属单位管理局.花岗岩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
[5] 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赵超.1∶25万亚布力镇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2008.
[6] 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齐齐哈尔分院,马江水.1∶5万大溪沟等四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R].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