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效果试验
2017-08-24熊菊芬
摘 要:为了提升耕地内在质量,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改善农业生产、生活环境和提高农产品质量而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化肥施用,建议在种植业生产上示范推广。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改善环境;提高质量
中图分类号:S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73304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是泸西县中枢镇小龙甸蔬菜基地。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地势平坦开阔,土壤为红壤,前茬作物栽种西葫芦。
试验地基本情况:红壤—山地红壤。N242944.56″,E1034628.14″,海拔1704m。试验前基础土壤化验结果:pH7.7,有机质2.015%,全氮1.92g/kg,速效氮80.4mg/kg,速效磷22.5mg/kg,速效钾53.4 mg/kg。
1.2 试验材料
品种为结球甘蓝–昆甘十三号;氮肥:46%力普加锌尿素;复合肥:西洋15-15-15复合肥;商品有机肥:金星有机肥有机质≥45%,N+P+K≥5%;作物秸秆粉碎、腐熟农家肥、沼液。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处理,即作物秸秆粉碎还田、过腹还田(农家肥)、商品有机肥和常规肥施,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5m×4m=20m2,重复间隔0.5m,结球甘蓝栽4764株/667m2。
1.4 栽培管理
试验田四周设置3m宽保护行。试验于2016年7月21日育苗,7月31日犁地,8月3日规划小区,8月11日秸秆粉碎还田、沼液肥墒面泼均后翻犁,8月18日打塘施底肥并移栽,9月9日、9月27日、10月18日分别追施3次肥料。2016年 8月26日用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000倍液和20%双甲脒1000倍液交替使用防治菜青虫,2016年9月12日用70%吡蚜酮800倍液兑水喷雾防治蚜虫;2016年 10月6日用80%烯酰吗啉800倍液兑水喷雾防治霜霉病,2016年10月28日收获,每小区单产单收、称重记录。收获前各小区采集植株样及土样,进行检验分析。施肥方法:底肥于打塘、移栽前当日施于定植穴内,秸秆粉碎还田于移栽前7d均匀撒泼墒面后翻犁,追肥分3次按计划施用,化肥及沼液兑水浇于蔬菜根旁。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结球甘蓝产量及经济效益
从表1可看出,常规施肥平均产量4769.05kg/667m2,产值9538.1元/667m2,成本930元,净增收8608.1元/667m2;
秸秆粉碎还田产量4667.31kg/667m2,产值9334.62元/667m2,成本610元,净增收8724.62元/667m2;农家肥产量4527.42kg/667m2,产值9054.84元/667m2,成本810元,净增收8244.84元/667m2;商品有机肥产量4374.81kg/667m2,产值8749.62元/667m2,成本1710元,净增收7039.62元/667m2。秸秆粉碎还田节约成本,产投比14.30。
2.2 不同处理结球甘蓝产品营养物质含量
从表2可看出,结球甘蓝植株中除粗纤维下降,其他VC、总糖、还原糖与对照均有提高。
2.3 不同处理土壤理化性状比较
从表3可看出,秸秆粉碎还田土壤pH值、有机质都比常规施肥提高,同时,各处理土壤理化性状均有所改变。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秸秆粉碎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pH值及活化土壤各种元素,从而提高结球甘蓝蔬菜食品的品质。建议在种植业生产上示范推广,逐步实现化肥零增长目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用量2000kg/hm2。
作者簡介:熊菊芬,女,云南泸西人,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