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村志的编写

2017-08-24何明来

档案天地 2017年8期
关键词:于成龙志书环境

何明来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日新月异,农村人民生活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老百姓不仅吃饱了穿暖了,住房条件改善了,就连村风村貌,大街小巷的卫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生活的繁荣必然促进精神生活的提升。《村志》作为记录宣传一个村庄历史传承和发展变化的载体被日渐搬上了生活舞台,许多村庄为了向外推荐自己的特色,激活旅游品牌,开始写自己的《村志》。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在《村志》编写中笔者结合丰宁满族自治县的《八间房村志》(1645——2015),浅析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村志的编写要详之又详,细之又细

《八间房村志》起于清初1645年到公元2015年,约300余年历史,采用章、节、目结构。共设21章72节。全书17万余字,图片150幅。记载了八间房村自清代以来自然地理,历史沿革,经济建设,社会事业,民族人口,党政机构,古今人物,人民生活等方面内容,范围广内容多,内容详尽,条理清晰,图文并茂。仅第一章自然状况中的第四节河流为例,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在河流一节中,记载了潮河、暖河、东小河、蜜蜂窝山泉、龙潭、石缸沟、石虎沟。比如在记录龙潭时,《八间房村志》是这样写的:“在石虎沟中段,有一石缝,长年流水,冬天结冰。最终汇为一座泉水,水大四溢汇为一片湖,人称‘龙潭。水中有一块石头,成黑色,其状像一只蛤蟆伏于此。故人称‘蛤蟆石。水大时,蛤蟆卧于水中。仿佛跳跃。附近北山之下有一小庙,人称‘龙潭庙,旱天求雨,寄托了村民祈盼丰收的心愿。”寥寥数笔,写得非常详细,读之令人神往。

二,村志的编写更要尊重历史,不能生拉硬套

这里所说的尊重历史,就是要确实仔细查阅,反复研究,真实可靠。是村庄的真实历史,务必记载下来。如果不是,一定不要硬说成是。有些村志,为了树立村子的名声,增加村志的内容,把不是本村的历史名人,或显赫一时的官员,硬生生地拉进来,这不仅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反倒让人反感。《八间房村志》就记录了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廉吏于成龙。我当时看了也颇不以为然。因为我清楚地记得于成龙是山西永宁人,怎么会跑到河北丰宁八间房村来呢?就觉得很反感。但《八间房村志》主编马铁松老师,他尊重史实,对科学非常严谨。专门在《八间房村志》279页第三节《史事考证》——关于于成龙家族祖籍的考证。读了之后才明白,原来清朝有两个于成龙。《史事考证》中说,清代康熙年间,朝廷有两位高官,均名于成龙。一位是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另一位是被康熙皇帝表彰的廉吏典型于成龙。二人名字相同,在世时间前后相接。在《史事考证》中,马铁松老师最后说:综上所述,小于成龙祖先入关后定居八间房确无疑义,八间房村民历代以“于大人”为荣,是有历史依据的……马老师严谨的科学态度令人敬佩,确信八间房村出过名人。所以村志编写一定要尊重历史,不能生拉硬套。

三,村志的编写要尊重现实,不能夸大其词

在村志编写中,尤其是对于经济发展建设方面为了表现村子的发展水平容易浮夸,甚至根本不切实际。村志是一部记录真实事件的史书,要知道史书必须尊重当时的现状,切忌夸大其词,失去真实性。《八间房村志》63页《四旁植树》一篇,写潮河大坝2500米,双行植树带达到5000余米。2002年,村组织人力在沙滩造林30多亩。读了后我觉得不切实际。不要说30多亩沙滩造林,就是四旁植树5000余米也很难做到。但到八间房实地一考察,这些都是真实的,没有浮夸。可见马铁松老师编志是严谨认真的,所以我们编写村志,尤其在数字方面,一定要严之又严,细之又细。不能相信纸上的送报的,一定要到实地考察。你觉得没人重视,总会有人较真,到实地一看不对,对村子的印象就会大打折扣。从这方面讲,村志一定不能夸大其词。

四,村志的编写要切忌私自取舍

村志编写委员会的成员往往都是本村村民或对本村非常熟悉的人。在编写村志中一定要客观公正地记录真实的一面,该记得一定要记录在册,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对历史材料进行私自取舍。这样往往造成对重要人和事物的遗漏,给志书造成遗憾。马铁松老师在主持编写《八间房村志》中,发现某个编委会成员可能与本村某个姓氏家族有过矛盾,那么涉及到这一部分的内容会交由其它成员编写,这样就避免了志书的遗漏或更改。我觉得这个方法好。记录志书是客观的,一定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来对志书进行私自取舍。

五,村志的编写,既要写正面人物,也要写反面人物

爱因斯坦说过:“人的最高本领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我的理解是环境既有自然环境,也有社会环境。洪荒年代主要是适应自然环境,谁适应了自然环境谁就生存发展下来,反之则被淘汰。而现代社会多要适应社会环境,很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适应了社会环境,从而生存发展壮大。那些不适应社会环境,在社会压力下做出与思想伦理道德相违背的事,甚至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人就是不适应社会环境。坏人从他的出生到他走向失败的历程,反映了一些重要的经验教训,村志中记录他们就要找出他们不适应社会环境的根本原因,从而给本村的后人以警醒,启发他们如何在现代社会中适应本村的小环境和社会的大环境。我们在编写志书时要体现反面人物,要如实记录反面人物的悲剧结局,从而对一代一代的人起到警醒的教育意义。虽然说任何志书都避免给坏人立传。可我们想一想,史书上也记录许多反面人物:赵高、魏忠贤、秦桧……。这些人物起到教育意义。当然反面人物不一定全写,有典型的记录几个就行了。《八间房村志》中人物里面就没有反面人物,我觉得这是一种缺陷。

六,村志的编写,既要写好事也要写坏事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事是因人而起的,好事固然值得宣扬,但坏事可以来借鉴。以《八间房村志》62页第二自然段:“1958年成立了人民公社,随之成立了大食堂,各家各户都到食堂吃饭,个人家不许起火,所以猪只能集体饲养。当时,每个生产队均建有养猪场,有专人喂养。有的养猪场养了3到5头,也有养10多头的,多少不等,但经济效益总是没有。”这一段的记录我觉得非常好,真实、简单、自然。但却反映了当时经济方面的政策确实存在着问题,给后人以警醒,能够起到“鉴”的作用。因而,我认为在村志方面我们也要如实记录一些错误的做法,使得后人有所借鉴。

七,村志的编写要有特色

编写村志的目的,无非是对自己村寨发展历史的真实记录,同时展示现代村庄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更多的人了解本村的过去和现在。具体到每一个村寨,都是从过去的羊肠小道发展到今天的水泥公路,从徒步跋涉到乘公共汽车或自驾小轿车出行,从煤油灯到电灯,从听“戏匣子”到看数字电视,从书信到手机……如果这样编写村志就流于俗套了。我们编写村志,要首先想到本村的特点。就是想方设法把本村不同于其他村的地方找出来,写出自己村庄的特色,特别是在自然环境上要确实发现与众不同的特点,為旅游增添活力。例如《八间房村志》,用照片的形式反映了八间房村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自然环境展现了石虎沟别具特色的风光:山门(两个石门),老虎洞,和尚头(一个山形像和尚头的山)。石虎沟清晰的山泉石缸,锥子山直立地刺向青天。这些都是独一无二的。人工环境有:写着盛世福地的村标牌楼,水草丰美的水上公园,老戏楼前的休闲广场,这些都别具特色。《八间房村志》上展现的无论自然环境还是人工环境都让人耳目一新,十分神往。这就写出了本村的特色,所以村志的编写只有写出了本村的特色,才是成功的。

综上所述,村志做为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编写村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乡村文化建设工程,也是乡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村志,就能把农村的发展历史,农民的生活和生产全面真实的记录下来,使村民不再是匆匆过客,来去无痕。笔者希望在村志编写中,结合以上建议并与本地实际联系在一起,定能使村志编写日趋完美。

(作者单位:丰宁县档案局)

猜你喜欢

于成龙志书环境
环境清洁工
情系志书藏古今
志书图片的放置原则
电视剧《于成龙》中央8套收官
廉吏于成龙的交际之道
略议年鉴资料在第二轮贵州省《科学技术志》中的重要作用
清官于成龙的人情往来
漫观环境
廉吏于成龙的交际之道
第二轮志书编纂应避免年鉴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