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中国智慧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2017-08-24胡鑫
胡鑫
摘 要: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数据的地位逐渐凸显,在智慧城市规划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大数据,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数据基础。该文主要就大数据在智慧城市规划之中的作用进行简单的分析,就基于大数据应用的智慧城市规划设计方法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 智慧城市 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U4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5(c)-0028-02
智慧城市就是利用通信技术、信息技术手段,对城市运行核心系统关键信息进行感测、整合、分析,从而对城市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从而有效地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而大数据时代为智慧城市的建设以及发展提供了机遇,有效地增强了智慧城市研究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智慧城市规划提供了更多新的思维及理念,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智慧城市的概念及大数据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信息城市的概念开始出现,随后逐渐演变为智能城市、数字城市以及现阶段的智慧城市。2009年智慧城市愿景首次被提出,此后,智慧城市理念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欧洲、北美已经有上百座城市提出要建设智慧城市。随着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未来城市的人口将不断的增加,当前阶段我国的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许多地区都出现了“城市病”问题,这种情况之下,为了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是十分有必要的。
2 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智慧城市是信息城市的高级形态,其中包括了四个层次,分别是制度、技术、经济以及社会,就目前来说,我国的智慧城市发展主要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正在建设的试点城市也仅仅是围绕城市市政、民生、政务、社区、交通等方面进行,强调智能管理,城市研究在智慧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被忽视。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的迅速,加上由于国家人口众多,互联网用户人数明显超过其他国家,数据规模自然也就非常大,ICT支撑下,城市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大数据使得ICT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的发展研究之中,非常符合当前阶段智慧城市发展的需求,对于智慧城市的发展规划建设管理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的城镇化正在向着新型城镇化转型,这一过程中会爆发大量的问题,比如城市社会空间割裂问题、城市公共服务问题等,随着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以及智慧城市发展及推进,各种摄像头、传感器以及各种社会网络普及度迅速提高,产生大量的数据源,这些数据信息能够为城市问题的解决提供数据基础。对于政府来说,这些互联网中蕴含着大量的价值,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处理、分析有利于提高政策的决策效率,更好地为城市的广大民众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可以有效地降低经济社会运行成本,这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阶段,大数据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学术界、政府部门以及社会企业对于数据信息的价值认识更加地清晰,通过对海量的数据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够为城市规划提供新的思维理念及方案,这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非常重要。智慧城市建设并不是全盘否定原有的城市规划建设的方法,而是利用一种新的理念及方法对原有的思维方式进行更新、优化,从而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
传统的城市规划过程中,主要由政府部门先划定一个总体的目标,下属部门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层级区域进行空间布局,这个过程中忽视了社会企业、城市居民的活动对于城市的影响,往往会导致城市规划方案与居民的生活实际不相符的情况,影响了城市的舒适度以及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因此城市规划设计要考虑到城市居民的需求问题,整合多个影响要素,将政府、居民与社会企业的需求整合起来。这就需要大数据给予技术支持,大数据分析技术支持下,城市规划人员能够对城市的近期建设工作以及社会上一些细微的领域进行探讨,摒弃以往传统的空间规划方法,转向动态的时空空间规划,并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长期实时地对规划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具体的变化情况提出优化的方法,更好地实现智慧城市的功能,为现代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优越的生活环境。
3 基于大数据应用的智慧城市规划方法
3.1 整合大数据,构建一个智慧化多规协同体系
我国的城市发展主要是在多个部门规划指导下进行的,受到各管理部门行政体制的影响,城市规划工作出现规划体系混乱、内容交叉、实施效率低等各种问题,对于城市的发展十分不利。尤其是在城乡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存在非常明显的问题,为了缓解城市规划过程中土地规划与城乡规划、社会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规划之间的矛盾,各地區的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总体来说,实施效果都不够理想。为了真正实现当前城市发展“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要在多规协同的基础上进行,将多种类型的政府数据以及规划方法整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及通信技术构件一个综合的政府规划公共平台,形成一个合理的城市规划机制。智慧化的协同规划体系构建时要以系统、业务、数据为抓手,找出各种规划方案中需要统一解决的问题,并将其落实到城市空间建设之中。
想要在现有的行政体制、法律基础上实现协同规划的目的,需要利用大数据处理方法整合各部门的业务数据,明确各类规划之间的区别以及联系,比如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规划主要的责任是定规划目标,土地利用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主要是作用是定发展的规模,信息化发展规划以及城乡总体发展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定规划的手段,最后投资、融资规划则是定具体的实施方法,只有首先找出智慧城市规划中急需协调的内容,才能够建立起有针对性的业务协调体系。然后从路径、思想等方面研究协调机制,明确数据信息即规划关键内容,利用各种数据分析方法将各种可以协调的要素确定下来,建立一个协调系统,利用该系统对各类规划体系及机制进行多方协调后,确定城市规划建设在各个方面的主要空间控制点,最终建立起一个高效的协同规划体系。
3.2 智慧城市空间规划体系要以大数据分析为核心
空间规划对于智慧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空间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布局最终完成智慧城市发展目标。信息技术及通信技術的迅速发展,使得知识、技术、人才以及资金的时空交换速度明显加快,空间及时间不再是阻碍信息共享、人们互动沟通的主要因素,流空间成为城市、区域、居民活动的重要载体。传统的城市空间规划体系主要以场所空间为研究对象,但未来这种规划体系并不适应智慧城市的发展需要,因此,智慧城市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主要指导理念是大数据时代城市空间研究转型理念,通过多规协同总体控制城市空间的发展,利用城市大数据以及各种数据分析方法,对城市的交通、产业、公共服务等承载空间进行智慧化的调整及布局。
城市的主体主要指的是政府、居民以及社会企业等,制定空间战略时要以他们对城市空间的发展愿景舆情分析以及区域城市要素联系的网络分析为主要的侧重点,对城市未来的空间发展方向进行确定。空间发展要重点构建社交网络以及主题网站数据的空间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分析城市各类空间的发展现状,系统分析城市现状空间发展中各种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而评价城市居民生活的宜居度。空间发展预测要以土地利用、主题网站等数据,对城市的用地规模变化情况、人口情况等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进而估测智慧城市未来的容量。
3.3 智慧城市规划过程中要深入的挖掘城市特色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自然气候条件、人文风俗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要以当地的特色资源以及人文背景为基础,深入挖掘城市特色,增加智慧城市的特色化设计。比如,智慧产业规划时,通过整合分析城市企业的经营数据,周边城市的产业发展数据,了解区域产业主要的发展趋势,未来可能的转移方向以及政府决策对于产业发展的影响,最终结合城市已有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优势,确定一批新型的智慧型产业,比如智慧金融。除此之外,还需要建设一个综合化管理平台,对企业的整个生产管理环节进行监控,对消费者及原材料供应商的行为进行分析预测,为企业生产营销决策奠定基础,最终促进企业劳动生产效率的提升。智慧交通规划时,首先需要对城市现有的交通网络的空间安排有一个详细的掌握,在此基础上,以“便捷出行”为主要的出发点,利用社交网络、交通监测数据等对综合分析居民的出行数据,为城市交通干线的规划及改建奠定基础,同时设计一个城市居民智慧出行系统,解决当前城市交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不良问题。
4 结语
信息技术及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获取城市主体活动以及城市空间的各种信息提供了技术支持,促进了数据密集型学科的兴起,有效地促进了传统的城市研究方法及理论的革新,目前已经有许多专家学者开始将大数据与城市规划发展联系起来,智慧城市规划过程中,可以通过大数据采集分析各种城市数据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基础,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城市公共服务的效率,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宋晶晶.谈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6(23):21-22.
[2] 柴彦威,龙瀛,申悦.大数据在中国智慧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J].国际城市规划,2014(6):9-11.
[3] 缪健辉.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的应用实践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6(17):76-77.
[4] 陆科源.论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6(27):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