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研究
2017-08-24张艺璇张春柳周建芳
张艺璇+张春柳+周建芳
摘 要:为了解大学生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与教育需求,本研究对南京地区六所高校1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79.6%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较强,95.3%的调查对象曾有过网络支付行为,90.3%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有必要进行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不同性别、年级、专业与大学生对网络安全教育的需求显著相关。建议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根据需求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与行为;教育需求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5-0062-03
截止到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7.31亿,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的网民人数占到了总体的11.5%。即时通信、网上支付、网上银行的普及率分别达到了91.8%、67.5%和50.0%[1]。既往研究中发现,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的不足与其自身所处的环境因素和个人的心理特点有关,其中环境因素就包括了网络环境和高校因素[2]。大学生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有: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薄弱、对诈骗信息的辨识度不高、维权意识不高以及立法保护不到位[3]。相关学者认为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淡薄的原因主要有:网络不安全因素具有隐蔽性、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缺失以及对网络的强烈依赖性[4]。国内虽有少部分研究开始关注大学生网络安全,但总体来看,基于用户自身网络信息安全行为与教育需求的实证研究仍然较为缺乏。因此,本研究以大学生为代表的网络个人用户为切入点,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探讨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与行为,了解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需求,为高校及社会促进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的提高和网络信息自我保护行为的增强提供科学依据。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研究对象是在南京本地高校就读的本科在校大学生,不包括研究生。出于可行性和综合性的考虑,将调查地点选择为四所综合性院校,一所高职类院校和一所公安类院校。采用定额抽样的方法,在每个被调查学校计划调查200名大学生,六所院校共计1200名大学生接受调查,实际回收1200份有效问卷。由于调查院校和实际情况的限制,本次调查的高职类院校和大四学生所占的比例较少。样本具体情况见表1。
2.方法
调查于2016年10-11月,采用小组成员实地个别送发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为自制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大学生个人基本情况、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网络信息安全行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4个方面。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录入和分析,统计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取0.05。
二、主要结果
1.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
(1)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識。被调查大学生大部分对自己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程度做出了乐观评价,分别有18.3%和61.3%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程度“非常强”或“比较强”,仅有0.7%的调查对象选择了“非常弱”,另有19.7%的调查对象选择了“比较弱”。根据卡方检验结果分析,男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自我评价要整体高于女生,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自我评价没有年级和专业的差异。(具体详见表2)
(2)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被调查学生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较强。在1200名被调查大学生中,659名大学生在网络上不愿透露个人的基本信息,816名大学生不愿透露自己的电话号码,1056名大学生不愿透露自己的证件号码,466名大学生不愿透露自己的网络联系方式,744名大学生不愿透露自己的地址,578名大学生不愿透露自己的工作职务。根据卡方检验分析的结果,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网络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女性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程度要稍高于男性,文科生的整体情况要好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公安类学生对于地址信息的保护尤为突出。(具体详见表3)
(3)密码设置安全意识 被调查学生在手机密码设置方面的安全意识较高,分别有48.8%和36.3%的调查对象认为设置手机开机密码是“非常有必要”或“比较有必要”,而仅有13.3%和1.7%的调查对象认为设置手机开机密码是“不太有必要”或“完全没必要”。卡方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性质的大学生密码设置安全意识无显著性差异。
2.大学生网信息安全行为
(1)不安全支付行为。调查发现:95.3%的被调查者在近一年曾经有过网络支付的行为。在个人网络支付方面,6.9%的调查对象曾向他人透露支付验证码,15.0%的调查对象曾点开过第三方发来的不明链接,且仅有22.3%的调查对象会仔细辨明支付页面的网址。在公共网络支付方面,分别有26.3%和21.8%的调查对象的调查对象曾使用无密码WiFi进行网络支付、使用公共计算机网络支付后及时消除上网痕迹。卡方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性质的大学生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的支付安全行为存在趋同性。
(2)密码设置安全行为。调查发现:44.9%的被调查者曾经出现过网络账户被盗的情况。在更改密码方面,高达85%的调查对象仅仅偶尔甚至从不更改自己的网络账户的密码。在密码设置方面,66.2%的被调查者会采用字母、数字、标点等多种字符组合的形式,只用少数人会使用abcabc或123456等简单的字符组合形式来用作密码。而且仅有36.3%的被调查者会多个账户使用同一密码。卡方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性质的大学生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的密码设置安全行为存在普遍性。
(3)预防账户被盗安全行为。调查发现:87.7%的被调查者使用网络银行。调查对象分别有24.8%、61.0%、52.1%和42.9%经常修改网络银行账号登录密码、不随意打开不安全的网站、不打开手机短信链接以及不使用邮件上的不明链接。根据卡方检验分析的结果,性别差异在预防网络账户被盗的安全行为上存在差异。(具体情况详见表4)
3.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
高达90.3%的调查对象认为高校有必要进行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目前大学生获取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电视(45.6%)、朋友家人等(48.1%)以及网络(85.5%),专题讲座仅占26.6%,而专业培训更是只有8.6%。目前,仍有44.5%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所在高校的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仍然不够到位。被大学生倾向于通过专题讲座(61.3%)、座谈会(41.6%)以及课堂教育(42.3%)等途径来进行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卡方分析显示女生、大一年级以及大二年级和文科学生以及工科学生对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需求更高。(具体情况详见表5)
三、结论与建议
1.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较强,但网络信息安全行为不够规范,存在极高的风险,网络需求较高
此次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对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的自我评价较高,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十分重视,不愿轻易透露与个人隐私相关的个人基本信息,在密码设置方面的意识较强。但是在网络密码设置、网上支付等行为上有所欠缺,需要加强教育。本研究的调查结果与童红梅对甘肃省14-20 岁学龄青少年的调查结论一致,作者认为需加强青少年对互联网的认识教育,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垃圾邮件等的屏蔽意识还须不断地提升与加强[5]。
2.加强高校教育,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信息安全观
当前,大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虽然如此广泛的不安全行为与多个方面紧密相关,但是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的缺乏是造成现在这个局面的最直接原因。因此,高校应该更加重视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工作,提供普遍性、可接受性强的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服务,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信息安全的宣传教育。为此,建议:①开展网络信息安全保护的专题报告和演讲,帮助大学生学习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专业知识;②与学校社团联系,通过学生及社团的形式,采用帮扶机制,开展同伴教育,以促进大学生提高网络安全意识,规范网络安全行为;③高校应当根据自身条件,设置相应课程,在日常学习中逐步將正确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和良好的网络信息安全行为渗透到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中,帮助大学生能够在网络空间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④高校应当重视性别和专业性质差异,针对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信息安全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 /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1/P020170123364672657408.pdf.
[2]吴凯丽.当代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J].教育时空,2016(22):157.
[3]秦月.大数据时代学生个人信息保护的对策研究——以贵州省大学生为例[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38.
[4]王芙蓉.增强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6(6):237.
[5]童红梅.甘肃省 14-20 岁学龄青少年网络行为与信息安全意识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25):519-521.
(编辑:王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