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第四次工业革命势不可挡
2017-08-24李仲周
李仲周
全球化和历次工业革命都是互为一体、相得益彰,一旦启动,势不可挡,顺势者昌,逆势者亡。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如今第四次工业革命想必都会一如既往,不会有例外。
及时调整经济结构,以适应新的生产力
其原因是,它代表了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力,创造前所未有的财富,代表了人们求发展、求富强的强烈愿望。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它不可避免地要荡涤人们习以为常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乃至招致工人失业,失去谋生的手段。这便是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产生的客观原因。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解决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唯一出路是及时调整经济结构,以适应新的生产力。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与世界发展潮流背道而驰,丝毫不能阻止工业革命前进的步伐,只能招致国家的积贫积弱。
当前令人费解的是,力推全球化和开放经济的工业发达国家,如今却变成反全球化和鼓吹民粹主义的主力军。难道全球化和工业化危害了工业发达国家的利益了吗?没有,他们的跨国公司遍布全球,从全球市场收获经济增长红利。工业发达国家是全球化和工业革命的最大受益者。其实,民粹主义反全球化主要是因为利益分配不均,收入差距扩大,失业率居高不下。国际货币基金分析表明,发达国家收入不平等加剧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的利益更多流向资本持有者,甚少流向劳工阶层。这种问题只能通过国内税收和劳工福利政策加以解决,并不是全球化和工业化的过错。
现在,我们再次面临一场新的工业革命。2013年,人们还在讨论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和通讯技术促成多种新技术的聚合,将对全球产业结构产生巨大影响。不期新技术聚合的能量如此巨大,发展速度如此迅速,短短4年时间,人们已开始热议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一书中直言:“无论是规模、广度还是复杂程度,第四次工业革命都与人类过去经历的变革截然不同。”新技术井喷式的发展,如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3D打印机、纳米技术、生物科技、能源储存技术,数不胜数,连人体器官都有可能制造出来。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首先会大幅提高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但也会对社会带来新的挑战。当前在工业发達国家,人们最担心的可能是:收入不平等的扩大,机器代替人力,失业率增加。但是,必须意识到,新技术的诞生是社会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福祉,这是主流,它涉及到一系列的结构调整,需要国际社会共商对策,建立全球治理规则。
中国主张互利共赢的全球治理
中国在全球化和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将采取何种战略?笔者总记得一个口号:“中国应该对人类有更大的贡献”。中国占世界人口的20%以上,理应如此。过去未能如愿,是因为闭关锁国而被动挨打,受西方大国封锁排斥,10多亿中国人的聪明才智被扼杀。近30年来实行改革开放,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终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具备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可以对世界作更大的贡献。克劳斯·施瓦布说:“中国的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作出了难以想象的巨大贡献, 中国是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0%。”外媒多有议论乃至呼吁中国取代美国,充当世界领袖。但这并不是中国国际战略的目标,中国主张开放、公平、民主、互利共赢的全球治理,是非常坦荡的全球主义。中国不会和美国争霸世界,中美合作支持全球治理才是两国应该追求的目标。
在全球经济仍然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中国显然会坚守多边主义。首先,充分利用当前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加速经济结构调整,丢掉过剩产能的包袱,加速产业升级换代,赶超先进技术水平,普遍提高全民教育水平。技术是无国界的,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高素质的人才是决定性的因素。信息无时无地不存在,轻轻点击鼠标就可获得所需信息。中国现有网民7.31亿,普及率53.2%,仍有巨大发展潜力。2017中国(北京)电子商务大会披露,中国现有网民7.31亿,普及率53.2%,仍有巨大发展潜力。网购用户4.67亿,手机网购用户4.41亿。2016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26.1万亿元,居全球第一。中国有改革开放的经验,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和技术与世界共享;中国城市化仍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有日益扩大的国内市场与世界共享。
内向型经济之路不可取
全球化见证了工业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比重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占世界人口绝对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应该享有发展的机会,这不但不会妨碍,反而会有助于工业发达国家总体利益和广大消费者的福利。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分析,目前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占全球经济增长的80%,是20年前的两倍。消费品和服务最终目的地85%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购买力提高,才会为发达国家提供更大的市场。如果个别发达国家实行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肯定会冲击世界经济,但绝不可能阻挡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总趋势。而他们选择的内向型经济的路只会越走越窄。
因此,发达国家应继续坚持他们长期推动的开放经济、自由贸易政策,抗拒保护主义,与发展中国家平等合作,共同建立互利共赢的全球治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