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罗的《D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2017-08-24张宏伟
张宏伟
提到拉罗,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西班牙交响曲》。这首题献给萨拉萨蒂的小提琴协奏曲让人们真正认识了这位作曲家,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掌声与赞誉。但拉罗并没有满足,而是沿着成功的道路继续勇攀高峰。他创作的《D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可谓大提琴协奏曲中的经典之作,为推动十九世纪法国大提琴艺术乃至整个浪漫主义时期大提琴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拉罗也凭借该作品奠定了自己在音乐史上独特的地位。
西班牙裔法国作曲家爱德华·拉罗1823年1月27日生于法国里尔,自小便展现出音乐方面的极高天赋。幼年时,父母将其送入里尔音乐学院,跟随鲍曼教授学习大提琴演奏。在里尔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拉罗系统地学习了关于大提琴、交响乐以及室内乐方面的知识,为其日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六岁时,他只身前往巴黎音乐学院,开始系统地学习作曲与大提琴演奏。在这一阶段,拉罗创作了诸多作品,但反响平平,其艺术生涯陷入了瓶颈期。1871年,四十八岁的拉罗与普朗克、圣-桑共同组建了“法国民族音乐协会”,旨在弘扬法国音乐的独特品质。两年后,《西班牙交响曲》问世,拉罗终于打破僵局,一跃成为作曲“大师”,随后创作的《伊斯国王》《D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等作品都大獲成功,奠定了其在音乐史上无与伦比的地位。1892年,拉罗卒于法国巴黎,终年六十九岁。
十九世纪后半叶,歌剧在法国大行其道,成为最为正统的音乐体裁,因此法国器乐曲的创作非常不受重视。而在某种意义上,这一时期的声乐作品囿于歌词、布景等因素,逐步庸俗化、平民化,纯音乐体裁的复兴可谓迫在眉睫。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拉罗创立了“民族音乐协会”,旨在号召青年音乐家发掘、创作法国器乐作品,复兴传统的法国音乐传统,特别是交响曲、室内乐等音乐体裁,以捍卫其民族尊严。《D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D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创作于1877年秋,是拉罗创作的唯一一首大提琴协奏曲。作曲家将该作品题献给大提琴演奏家阿道夫·费舍尔,1877年12月9日由后者首演于巴黎。这部作品的创作灵感源自于中世纪传奇,内容具有一定的警示意味。其旋律清新动人,节奏丰富鲜明,洋溢着浓郁的西班牙民族色彩,同时也具有精致、典雅的法式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讲,作品将西班牙风格与法国风格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足见作曲家深厚的创作功力。
作品共包含三个乐章。第一乐章为慢板-庄严的快板,采用奏鸣曲式创作而成。乐队最先奏出带有西班牙风味的旋律,铜管乐器类似号角的音响效果充分显示了作品的异域风情。紧接着是大提琴奏出的自由宣叙调,带有忧郁与伤感的气质,乐队的强奏更加彰显悲剧的色彩。作品的第一主题抒情、浓郁,且富有矛盾冲突性,不难看出其继承了贝多芬的音乐传统。第二主题异常甜美,由大提琴奏出,乐队伴奏,仿佛是甘醇的爱意,富于诗意与幻想。
第二乐章为间奏曲,适当的小行板,采用三段体写成。该部分由加了弱音器的弦乐奏出前奏,在一段哀伤的旋律过后,由乐队转接给大提琴。第一部分仿佛是作曲家的思索,又好像是一个人内心的独白,沉寂与渴望交织在音乐中。第二部分转为快板,具有西班牙式的清新风格,明快的旋律出现不久后,再次回归沉思与独白的意境中,两者依次反复,呈现出回旋曲的某些特点。第三乐章为行板-活泼的快板,主要采用回旋曲式。音乐由行板开始后,大提琴奏出哈巴涅拉舞曲,经过反复后转入活泼的快板。哈巴涅拉舞曲最初源自非洲的黑人舞曲,后经古巴传入西班牙,并在西班牙生根发芽,成为西班牙风格的代表。舞曲常为中速的二拍子,旋律中富有鲜明的附点与三连音,其节奏多富于弹性。当乐队奏出哈巴涅拉的变形后,大提琴雄壮地奏出第一主题,并搭配乐队伴奏,经过变化与再现将作品带入高潮。
在西方音乐史上,拉罗虽被归为十九世纪浪漫乐派的法国作曲家,但其创作除了具有法国风情外,还经常会融入异国音调,这一点从某些作品的标题中就不难看出。如:《西班牙交响曲》《挪威幻想曲》《俄罗斯协奏曲》等,《D小调大提琴协奏曲》虽然没有在曲名上显示国家名称,却同样有着西班牙风情与色彩。在某种意义上,拉罗或许可以称得上是“法国-异域民族学派”的代表作曲家。
拉罗自幼学习大提琴,他对大提琴的声音、乐器性能等非常了解。他善用力度对比、音区变换等手法,将大提琴的乐器性能展现到极致。此外,哈巴涅拉式的节奏特点也为《D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增色不少。正因如此,《D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成为了大提琴协奏曲中的经典曲目,广为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