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自信激发不竭动力
2017-08-24田旭明
文/田旭明
以文化自信激发不竭动力
文/田旭明
实现中国梦,必须提升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不是文化自恋,也不是文化自负与文化狂妄,而是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对本民族文化的积极认同和践行。这种自信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即无论本民族文化是处于顺境中发展,还是遭遇逆境折磨,都保持着坚定的信念、深厚的情感和高度的认同。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一个民族的觉醒和复兴,一定要看其在文化上是否自觉和自信。文化自信是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当代中国,坚定和保持文化自信,就是要“亮出中国的发展成就,展现出一种积极的发展心态,彰显出一种坚定的理想信念,表达出一种引以为豪的精神标识,凸显出一种精明的改革智慧”,从而为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持久、稳定和深厚的深层动力。可以说,缺乏文化自信,精神家园就会轻易遭遇侵犯和攻破,发展道路就会破堤甚至坍塌,中国梦的实现将无从谈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不仅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并列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范畴,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将文化自信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表明了我们党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的高度自觉,同时也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的历史使命。
一、文化自信激发坚定道路自信的动力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定中国道路自信,而坚定道路自信,文化自信是重要根基和支撑力量。
首先,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与人民幸福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立足于中国国情、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深受中国文化的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可以看出,中国道路作为一条现代化之路,既具有现代化的普遍特色,又具有中国的特色,融入了中国文化的血液,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质、内在意蕴和价值诉求。可以说,中国文化是中国道路的“根”“脉”和“魂”。中国道路每前行一步,都承载和凝聚着中国文化元素。如果没有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没有中国文化的滋养,就不会形成独特的中国道路,也就无法理解中国道路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更不会对其产生认同,那么道路自信就是一句空话。当前,一些人抨击说“中国道路其实就是西方现代化之路、新自由主义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资本主义、资本社会主义、大众资本主义社会”。对于这些,我们需要从中国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角度进行批判,要充分阐释中国道路的中国文化基因,并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予以回击,从而为坚定中国道路自信提供精神支撑。
其次,中国道路自信不仅要通过物质成就自信来支撑,还要通过文化自信来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幸福指数得到了明显提高,由此也彰显了中国道路的优越性。然而在改革进程中,一些领域的道德滑坡和价值观扭曲事件频频爆发,使得一些人滋生了“精神倒退”“道德崩溃”的悲观感叹和心理焦虑。与此同时,一些西方人士总是习惯以“只生产商品、不生产精神”来形容中国发展。这些问题和偏见使得一些人对中国改革、中国道路产生了质疑或自卑。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必须要通过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来增强文化自信,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不仅走向经济强国,还正在迈入文化强国,中国道路不只是单方面追求经济效益和创造奇迹般的物质成就,还追求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通过展示和提升文化自信,对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文化价值层面的反思,对各种质疑、诘问、担忧做出有说服力的回应,促使民众发现和赞叹中国道路的价值与魅力,更加认同中国道路的优越性,从而激发他们坚定道路自信。
第三,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秉持开放包容、惠及世界的文化自信心态和不卑不亢、昂扬奋发的文化自信精神与其他国家展开文化交流,必然有助于促进世界各国从文化心理、文化模式、文化结构上认同中国改革发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进而在内心深处尊重和认可中国道路,这种国际认同无疑会进一步增强中国人的道路自信。总之,坚定文化自信,必然会激发人们对中国道路的自信。
二、文化自信激发坚定理论自信的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与行动指南,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是凝聚社会各阶层意志和力量的精神动力。在当代中国,面对全球化、市场化带来的挑战,面对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和激荡,面对全面深化改革中存在的社会风险和矛盾,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目标,就必须要坚定理论自信,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助推改革与发展的力量。而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在文化根基深处形成强烈的认同力,激发民众更加坚定理论自信。
一方面,从文化发展逻辑上看,理论是文化的提炼和结晶,文化是理论的根基和源泉。因此,坚定理论自信,首先必须要坚定文化自信。众所周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机制包括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既有5000年沉淀的文化养分,又有近百年来积淀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新精神的滋养,体现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没有对本民族文化坚定的礼敬和自信,就等于对“固有的根本”和“自己的精神血脉”不自信,那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自信,如同“腹无诗书”必然不能“气自华”。
另一方面,在当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中国理论的话语权威、大众认同也面临着不少现实挑战,如一些人表现出狂热的崇洋媚外心理,极度崇拜西方价值观;一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离我们现实太遥远,已经过时了;一些人深受功利主义影响,陷入了利益追逐的旋涡,整天向钱看、向权看,根本无暇顾及信仰,也根本不谈理想和信念,甚至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表现出令人匪夷所思的冷漠、怪诞心理和态度。除此之外,一些社会思潮,如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也在伺机冲击和消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合法性与权威。这些问题极易弱化民众的价值认同和理论自信。对此,必须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构筑和提升文化自信,以积极、理性、包容的文化自信心态去审视、批判、反思和回应,直面问题,坦荡交锋,敢于亮剑,拆穿各种伪装和画皮,以理性的自信、客观的依据、铁的事实展现中国理论、中国价值的特色和优势,从而消解各种媚外、西化和看似华丽实则妖魔化的思想与言论,激发民众更加坚定理论自信;相反,面对各种错误思潮的挑衅,如果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不敢直面交锋或者躲避,无疑等同于堡垒不攻自破。
三、文化自信激发坚定制度自信的动力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制度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根基、经济发展水平等要素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亦是如此。作为一套内容缜密、环环相扣的制度体系,它的形成机制不是“拿来主义”和教条化地照抄照搬,也不是完全主观臆造和“拍脑袋”构思,而是植根于中国的国情、历史和文化。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要对这种制度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高度的认同,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讲话中所强调:“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在现实实践中,要坚定和增强这种制度自信,离不开文化自信的动力支撑,因为制度深深扎根于文化土壤之中。
文化哲学认为,文化是制度之母,制度是文化的表征和现实衍生物。每一个国家的制度体系选择、设计和有效执行,都沉淀着相应的文化精神,都离不开特定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的烘托、支撑与熏陶。可以说,文化是制度创新和发展的深层源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坚定制度自信,必须以文化自信为基础。没有文化自信的支撑,制度自信就是一句空话。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都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时代精神,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国家整体利益至上的理念。可以说,中国文化滋养了中国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核心精神、价值诉求、治理方式上与传统文化有着共通之处。因此,如果对中国文化没有充分的认识和积极的认同,就无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产生自信。近年来,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一些人大肆鼓吹西方三权分立、多党制、议会制、联邦制,扬言中国应该走西方宪政之路。这些极端迷恋西方制度的人,无视或不懂中国文化和国情,企图淡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消解民众的制度自信。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必须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的独特精神、标识、追求,以坚定、理性、平和、从容、自信的文化心态充分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并展现其优势,这样才能激发民众自觉抵制各种杂音,拥护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更加坚定制度自信。
总之,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深厚底基。只有确立、保持和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在顺境或逆境中汇聚民智、聚合民气、守护民魂,为激发民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责编/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