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道路自信坚定政治方向

2017-08-24朱西周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7年16期
关键词:道路特色发展

文/朱西周

以道路自信坚定政治方向

文/朱西周

道路自信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过去发展成果的充分肯定,对目前中国所处发展阶段与状态的坚定以及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心。道路自信的三个方面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一、肯定以往的发展道路:坚持道路自信的基础

道路自信首先是对过去发展成果的充分肯定,是对以往走过的发展道路的充分肯定。肯定以往的发展道路是坚持道路自信的基础。道路自信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来源于我们在道路发展过程中长期的实践和经验总结。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我们探索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党成立初期,借鉴十月革命中心城市暴动的经验,首先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到城市,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当时对于发动农民参与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把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指向农村。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立足中国国情,不断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与教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我们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49年至1956年,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党和国家就着手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平衡财政收支、稳定物价,恢复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为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准备了条件。1952年党和国家确立了“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创造性地通过和平方式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至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国虽然经历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挫折,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正如邓小平所说,总的是好的,基本上是在健康的道路上发展。它虽有过曲折,犯过错误,但成绩是主要的,而且这一阶段探索中的曲折毕竟为后来提供了一种借鉴。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程中,长达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造成了中国的一场大内乱,使中国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均遭到巨大破坏和损失。然而,从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角度来看,反思和总结“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坚定政治方向,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推进全方位的开放战略,才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在中国处于历史转折关头作出的战略抉择,从此中国迈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道路自信是实实在在走出来的自信,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总量以9%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充分显示道路选择的正确性。中国的对外开放,从建立特区、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外资、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入21世纪以后,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也逐渐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二、走好现在的发展道路:坚持道路自信的关键

道路自信是对党和国家目前发展阶段与状态的坚定。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正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充满生命力的道路,道路自信是对我们过去选择的一种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自身的优越性,它符合我国的现实状况,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能为我国带来其他道路不具有的价值。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坚持道路自信的基础。这要求我们应当对过去发展的成果进行深入学习和完善,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要求、发展原则等,在这些要求和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条件和发展环节,做出调整和创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要求的认同,对其可能出现的新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是坚定政治方向的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的新形势、新情况,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精准扶贫政策等,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道路自信更有底气。

“一带一路”战略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环节。当前从世界层面来看,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的影响仍在继续显现,世界经济在发展分化中缓慢复苏,国际经济秩序和规则正在进行着深刻调整,世界各国在发展上仍然面临着很大的问题。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油气资源、矿产资源对国外依存度高,中国边境地区整体状况处于历史最好时期,邻国与中国加强合作的意愿普遍上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同时“一带一路”战略也是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环节。自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来,中国与多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以及经贸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了一系列合作项目的实施。截至目前,中国与多国签署合作协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并运行,蒙内铁路、卡拉奇至拉合尔高速公路、巴基斯坦至卡洛特水电站、德黑兰至马什哈德高铁开工,许多合作项目也正在运行。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充分肯定了“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对中国以及国际社会的重要作用。

精准扶贫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举措。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精准扶贫实施三年多以来,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均参与其中,所取得的成效巨大。据《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6)》,按照2010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扶贫标准来看,中国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7.7亿人减少到2015年的5575万人,相比2014年的7017万人和2013年的8249万人,实施精准扶贫前两年下降幅度颇为明显。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被全世界公认为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的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三、展望未来的发展道路:坚持道路自信的重要引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坚定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这个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站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的事业崇高而神圣,我们的责任重大而光荣。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党和国家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表示:“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两个一百年”自此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展望未来的发展道路是坚持道路自信的重要引领,中国正坚定不移地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进。

(责编/刘博)

猜你喜欢

道路特色发展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特色种植促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中医的特色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完美的特色党建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