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

2017-08-23王雪钢郭岱乔

魅力中国 2017年20期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高职院校汽车

王雪钢++++郭岱乔

摘 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职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汽车; 高职院校; 理实一体化

目前,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类院校学生的越来越多,关于高职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所学内容与工作实际脱轨严重、学生实习培养周期长……。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在学院教学主管部门的批准下我申请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是主要讲述汽车发动机机械部分故障检修的一门专业课,汽车专业学生能否有效的掌握好这门课程的知识、学好本门课程的维修技能对于汽车类专业的后续课程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最近几年,各地的职业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本门课程的改革,但是不同程度的存在教学与实际分离、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人不读不高等问题。为此,我们汽车教研室先以《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这门课程实施“基于企业工作过程”的六步教学法教学改革,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良好,具体成果总结如下:

一、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汽车专业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主要通过任课教师的讲述来进行专业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教材内容更新慢、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学习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实际脱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缺点。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充分体现学生能力本位的特点,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较好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问题,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直接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无缝对接,有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从教学方式上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直接把授课教室搬进按照汽车维修车间形式布置的汽车实训室,通过企业生产中遇到的汽车维修故障导入教学任务,按照任务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通过这种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改革真正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从根本上杜绝了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枯燥无味的可能,进而从根源上解决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成果社会认可度不高的问题。

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对于汽车相关零部件的认识更加直观明了,对于汽车相关组件的装配关系及工作原理理解的更加透彻,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进一步提升了教学效果。

二、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

1.能够自主学习的多媒体资源库。汽车发动机机械部分总体包括两大机构、五大系统,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汽车零部件,想要真正的学好汽车发动机机械部分,就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做好相关课程的预习工作。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主要是通过学校建设的自主学习平台及所教授班级的QQ群,通过网络提前上传好相关课程的课件及问题,本班学生就可以通过在线学习的形式完成相关内容的预习。

在汽车专业学生上课过程中,针对我的每一节课,我也精心准备了相关内容的课件、视频、维修手册和挂图,与此同时,同学们还可以通过教室配备的电脑直接网络查找汽车发动机部分的最新技术。这样,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通过相关的课件、视频、维修手册、汽车发动机部分的实物在等多种方式多个角度喜下进行了学习,学习兴趣更大,教学效果更好。

与此同时,我们师生也利用网络建立的学习平台上的讨论群组,就自己生活中或者学习中所遇到的汽车发动机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既丰富了大家的课外生活,也开阔了大家的视野,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2.整洁有序的汽车实训车间。为了汽车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汽车专业知识,学院领导按照汽车专业的专业特点,建设了例如汽车发动机实训室、底盘实训室、整车拆装实训室、汽车电器实训室等十个汽车相关的实训室,极大的改善了汽车专业团队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课前预习、上课练习和课后复习提供了极大的硬件支持。

三、极具特色的小班授课制度

众所周知,传统教学大多是在一个能够容纳60多人的教室里通过任课教师的课堂讲解来完成的,我们的改革课程则是在汽车实训车间通过“资讯、决策、计划、实施、评估、检查”的六步教学法来完成30名学生的教学任务。为更好的模拟企业生产进程,重现汽车维修企业工作场景,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是通过“资讯”来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导入和理论部分知识的学习,通过“决策、计划”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配合等专业能力,通过“实施”来完成理实一体化的真正结合,通过“评估”锻炼学生自我评价和总结的能力,通过“检查”来完成本节教学内容的复习和总结。另外,由于汽车实训室教学资源有限,我们采用了30人的小班授课,保证了每一名学生的实操时间,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相关维修技能。

四、贴近实际的考核形式

在本门课程的考试环节上,为了更好的体现改革后的教学效果,更加公平的评价学生成绩,我们实施了考教分离的考核模式, 学生该课程的最终成绩由理论成绩、 实践成绩、 现场问答三部分构成。理论成绩考察的是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理论内容的学习,模拟汽车维修企业维修场景的实践成绩则反映出了学生在汽车发动机部分的维修技能方面的学习程度,同时担任考官的汽车4S店售后的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的现场问答则体现了学生解决汽车发动机部分突发问题的能力。

五、本门课程教学改革的注意事项

1.教学理论与实践必须兼顾。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进程中,“轻理论重实践”和“轻实践重理论”的做法都是不对的,理论是实际操作的指导,是学生进一步自主学习汽车专业知识的先决条件,实践是理论的落实,是学生解决汽车发动机部分故障的技术体现,两者必须兼顾,理論与实际完美结合才能培养出既有自主学习潜力又有维修技能的“好师傅”。

2.教师教学准备一定要充分。本门课程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程度不同、学生课堂教学接受程度的不同、教学车辆出现突发故障、维修设备出现突发情况都会导致不同问题的出现,任课教师只有在课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同时具备较高的汽车维修实践经验才能解决以上问题,从而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课后练习必须要跟上。本门课程在个别环节对学生有较高的实际操作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在课余时间大量的练习。因此,学校的汽车实训室要在课余时间定期的对学生开放,通过课后练习来实现课堂学习的延伸,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沈高峰.基于职业岗位的高职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探索[J] 计算机时代,2015,01.

[2] 张玉荣.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任务的设计[J1.教育教学论坛,2014,10.

猜你喜欢

理实一体化高职院校汽车
汽车的“出卖”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电子商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