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教学中幼儿性别教育研究

2017-08-23王枫

魅力中国 2017年20期
关键词:幼儿教学对策

王枫

摘要:幼儿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的启蒙阶段,对幼儿健康成长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在幼儿年龄尚小时,对于性别缺乏了解,如若不采取有效教学手段便会导致幼儿概念混乱,不利于幼儿性别角色社会化完成。本文将对幼儿园教学中幼儿性别教育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幼儿教学;性别教育;对策

幼儿园教育作为人生的起始阶段,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性别角色教育,能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性别观念,就目前来看,幼儿园在对幼儿实施性别教育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将分别从:性别意识、幼儿园教学中幼儿性别教育现状、促进幼儿园教学中幼儿性别教育的有效对策,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性别意识分析

(一)性别概念

性别概念是具体行为的抽象认识,性别概念形成需较长的时间,对于幼儿来说,掌握起来具有一定难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会逐渐掌握性别概念。

(二)性别辨认

一般来说,大部分幼儿都能意识到自己的性别,是男还是女,这便是性别辨认,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幼儿对于性别辨认做得十分到位。

(三)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是指通过幼儿说话、做事来向他人证明自己的性别,这也是性别刻板印象出现的前提。所谓性别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男性女性的行為进行总结,如:男孩必须勇敢,果断,坚强;女孩应该文静、温柔。

二、幼儿园教学中幼儿性别教育现状

(一)过度关注男幼儿

经笔者了解到,幼儿园教师对男幼儿的关注度相对较高,教师与男幼儿讲话时间过长,有些男幼儿还被教师拉到一旁说话。与男幼儿相比,女幼儿的关注度则向相对较低,一般女幼儿与教师打招呼后就走进了教室。男幼儿在早操活动中获得的关注更多,教师会对男幼儿的动作进行指导。

(二)性别刻板印象明显

教师在体力劳动活动中通常会选择男幼儿,教师在手工活动中则会选择女幼儿,在分区活动中,阅读区、绘画区、艺术区以女幼儿居多,在科学区、建筑群则以男幼儿居多。在语言课上,教师在提问时会偏向于女幼儿,从中不难发现,教师对于男女性别上存在刻板印象,这些现状都会影响到幼儿性别教育的开展。

三、促进幼儿园教学中幼儿性别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给予男女幼儿对等的关注

为促进幼儿园教学中性别教育的开展,应对男女幼儿给予一定关注,与男幼儿相比,女幼儿更加文静,无法引起教师关注。据此幼儿教师应对女幼儿加以关注,如果女幼儿情绪低落,教师应主动慰问,给予她们更多关注,在回答问题时,如果女幼儿回答不出,教师应对其进行鼓励,正确引导幼儿,由于女幼儿胆子普遍较小,教师应对其进行锻炼,如:在课堂上朗读诗歌,多回答问题。此外还应告知女幼儿学会自我保护,被人欺负应立即告诉大人,促进女幼儿自信心的形成。

(二)消除性别刻板印象

教师在幼儿园性别教育中,应树立正确的性别教育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应对幼儿进行鼓励,根据自身兴趣选择课内外学习内容,在区域角的选择中不应以性别来限制,教师应对不同性别儿童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对幼儿好的品质加以肯定,鼓励女幼儿更大胆,教育男幼儿更细致,通过活动来开展性别教育,鼓励更多幼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为了消除性别刻板印象,可设定多种人物角色,促进双性别健康发展。

(三)发挥大众传媒力量

为促进幼儿性别教育更好地开展,应大力发挥大众传媒理力量,就目前来看,社会上依然充斥着性别刻板印象,例如:在幼儿课外读本中,男性多半被刻画为勇敢的,以一种英雄姿态呈现,而女性则被刻画为柔弱的、温柔的,以一种弱者状态呈现,潜移默化中使幼儿对两性认识出现偏差。

基于这种情况下,应对大众传媒渠道加以丰富,引进更多优秀的幼儿读物,动画片等,对我国历史文化进行挖掘,使幼儿对性别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且倡导更多学者来研究和提高性别教育的方法和理念。

(四)吸引男性教师资源

经笔者研究,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里,男性教师比例少之又少,为缓解这一现状,政府部门应为男性幼儿教师提供更多帮助,鼓励男性幼师报考师范院校,促进毕业生就业率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应大力提高幼师待遇,吸引更多男性幼师。

(五)组织角色游戏

对于游戏主题的确定,应该多让幼儿自己来提出。角色游戏的执行者和主体都是幼儿,教师应该鼓励让幼儿来按照自己的想法提出游戏的主题。虽然由于幼儿的年纪比较小,不能够清晰的表达,但是教师要利用一些道具等一些方式来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引导,帮助幼儿提出自己的想法。而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可以与幼儿商讨游戏的主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引导,不能够全盘否定,也不能够强迫幼儿接受自己的意见。

而对游戏的主题来说,如果长期不变,会降低游戏对于幼儿的吸引力。所以教师要在游戏的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实际的需求来进行新的游戏主题,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创新比较新颖的游戏主题。当前的幼儿接触到的事物比较多,如教师可以为幼儿举办一场“婚礼”,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就增加了趣味性,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也能够得到提升。在丰富和创新主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班级中性别的差异和比例,要能够兼顾男女生之间的兴趣,尽可能让幼儿都参与到其中来。

(六)教师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幼儿教师在组织和引导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往往看不出自身存在的问题,这是其专业素养的一种缺失,因此,教师要完善自身的理论知识。第一,教师要进行自主的学习,关注当前幼儿教育的相关信息和理论,选择角色游戏相关的刊物和视频进行学习,丰富自身的理论和知识体系。第二教师要在实践的教研活动中针对角色游戏进行研究,教师之间要就角色游戏的完善和开展进行探讨,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客观的难点,这样能够使得游戏的开展更加有效合理。

结束语

幼儿阶段是幼儿性别偏好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性别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会影响幼儿一生性别角色的发展,还会对幼儿一生的幸福造成影响。总的来说,幼儿教师能够拥有正确的性别教育观,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青. 幼儿园角色游戏中的性别认同与双性化教育[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4):236.

[2]王峥. 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性别教育觉知能力和行为水平——秉持和超越双性化人格理论[J]. 学前教育研究,2014,(02):49-53.

[3]姚伟,宫亚男. 双性化人格理论及其对幼儿园性别角色教育的启示[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01):140-143.

猜你喜欢

幼儿教学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运用多媒体进行幼儿教学
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