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现状及应对措施
2017-08-23陈小香黄艳
陈小香+黄艳
本文通过剖析地方高校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指出加强地方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意义,并提出了加强地方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措施,希望唤醒地方高校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提高地方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建构和谐校园。
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心理要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任何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规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一直占着主流的地位。儒家讲求的“忠、孝、节、义”等思想引发出来感恩意识,并以此作为“人性”的本根、秩序的来源和社会的基础。儒家文化将其最大化渗透于政治、社会、家庭等各个层面,成为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而今很多人没有感恩意识,特别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地方高校大学生普遍缺少感恩意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教育难辞其咎。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地方高校必须要重视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加强和改进,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要让大学生知恩、识恩、施恩,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这既是地方高校大学生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这样的大学生才能肩负起国家赋予的重任,才能对国家有强烈的责任感,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现状
(一)国家、社会帮扶之恩的缺失
近几年,为了不让任何学生因贫困失学、退学,政府等部门多次出臺了相应的贫困生助学政策,如生源地贷款、国家各种奖助学金、求职就业等补贴,许多地方高校在办学条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每年拿出一笔资金用于困难学生的学费减免,并制定校级的奖学金、助学金及建档立卡学生补助等,各类奖助学金、补助等额度和比例不断提高,得到资助的学生比例不断增加。但是,部分学生对国家、社会、学校的关怀表现冷漠,并将其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但不懂感激,还会因受助名额有限而争当贫困生,也有抱怨资助金额低的。
(二)养育之恩的缺失
大学生大多没有经济来源,其在校期间的消费多是父母供给。但是,有的学生不顾父母含辛茹苦,只顾自己挥金如土,穿名牌、下馆子、高消费、赶时髦,不满足温饱生活,还抱怨父母不能提供优越的条件,不给父母好脸色。上课睡觉、玩手机,考试不及格是一些地方高校大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不顾家庭经济能力,漠视父母恩情。
(三)师恩的缺失
感恩师长本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但是,在地方高校,很多学生不尊重教师的劳动,认为自己交了学费,任何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上课迟到、早退、睡觉、玩手机、讲话等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行为已不是个别现象;与教师擦肩而过不打招呼,形同陌路人;直呼教师名字,敌对、鄙视教师的学生也并不鲜见。
二、加强地方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意义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人格即命运。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人之常情。感恩意识缺失是部分地方高校大学生缺少良好品德的表现,感恩教育是地方高校德育目标的首要前提,也是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有助于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解决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感恩缺失的突出问题,对于塑造大学生健康向上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还可以培养地方高校大学生的自尊意识、自立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健全的精神人格,提高地方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构建和谐校园。
(二)有助于地方高校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加强感恩教育,可以使学生用感恩的心态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以感恩的心感谢他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学会分享,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尊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自己的缺点,减少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摩擦,能与他人和谐相处,提高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处理好人际关系。
三、加强地方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措施
(一)营造感恩教育的环境
加强地方高校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相关部门的重视是关键。地方高校应积极营造全校感恩的环境和氛围,只有学校环境整体改善,才能更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学校可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积极开展感恩教育,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了解感恩、自觉感恩,树立知恩、识恩、感恩的榜样,对典型的感恩图报、施恩不图报等行为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不懂感恩、不会感恩、冷漠等现象进行批评和揭露,将感恩教育引入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学生生活在知恩图报的良好氛围中激发感恩情怀。
(二)开展系列感恩活动,引导学生从点滴做起
感恩实践活动是感恩教育的有效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可以提高感恩教育效果,内化大学生的感恩品质。地方高校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观看感恩题材的音像资料等进行宣传引导,通过社会实践加深对感恩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做到知恩图报。设立“感恩月”系列活动:每个班召开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每名学生写一句感恩寄语;举办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主题板报;每名大四学生帮助他人做一件事;每个班进行一次风采展示。挖掘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学生从活动中体验感恩,教育学生应常怀感恩之心,将感恩意识、行动落到实处。
(三)发挥家庭教育的情感力量
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孩子的许多人格、观念均在家庭教育中养成。父母不应只关注孩子的智力水平,更应关注其德育成长。家庭生活中,父母应以身作则,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孝顺父母长辈,认真工作,关爱身边的人,对孩子潜移默化,有效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四、结语
总之,感恩教育是地方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它既是地方高校大学生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需要。
(贺州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6SZ053)、贺州学院学生工作研究课题项目(项目编号:hzxysz201409;hzxysz201511)、贺州学院党建与思政课题(项目编号:2014DJKT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