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理念对高校舞蹈教学的启示与合理借鉴
2017-08-23郭丽春
郭丽春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校舞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支架式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具体实践,将其应用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能够进一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断提升学生舞蹈学习效率。本文在阐述支架式教学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支架式教学理念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实施的重要性,并具体分析支架式教学理念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传统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显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传统以升学考试为目的的应试教育限制了学生的舞蹈学习,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舞蹈艺术素养。为此,高校要结合学生舞蹈学习需求和社会发展对舞蹈人才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舞蹈教学改革。支架式教学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学习支架的搭建、师生协作学习、教学效果评定等能够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同时,支架式教学理念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对高校舞蹈认知教学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此,本文结合支架式教学理念的内涵,具体分析这种教学理念对高校舞蹈教学的影响。
一、支架式教学理念概述
(一)内涵
“支架”一词最早来自于建筑行业,是指建筑工程在施工建设中所应用的能够为人们施工和建筑材料提供支持的一种平台。“支架”延伸到教育领域,则是指搭建适合学生完成新知识建构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学生通过学习不断建构自己,实现自主学习。支架式教学需要为学生搭建一个促进知识理解的概念框架,将复杂的知识进行分解、简化,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理论基础
支架式教学理念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是由皮亚杰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人认知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知识是主客体相互影响而建构起来的,是一种认知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实际学习中,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仅需要临摹教师的思想和思维,而且需要调动自己之前所学的知识来解释新知识,在新旧知识融合的过程中形成完整的知识认知结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维果茨基提出的,将学生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种,一种是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另一种是学生在教师和他人帮助下解决问题。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学本质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心理机能。
(三)支架式教学理念的应用环节
第一,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学习创设问题情境,并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第二,教学支架的搭建。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探索问题答案,并利用一切可能为学生探寻答案提供支持。第三,学生自主探索。学生要利用自身能力去自主解决问题。第四,师生协作学习。这个环节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助,通过师生协作来解决问题。第五,教学效果评价。这个环节包括集体对个人、个人对个人、教师对个人的评价。
(四)支架式教学理念特点
第一,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支架式教学理念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各种场地、工具的多样化组合,通过多种创新组合形式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第二,化难为简。支架式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模式是“支架框架式”的,没有细枝末节的限制,这种支架模式能够降低学习难度,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第三,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支架式教学理念需要结合课程教学实际,制定有针对的、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教学目标。第四,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挫败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挫败感,支架式教学理念的存在能够降低学生学习的挫败感,为学生的学习加油打气。
二、支架式教学理念对高校舞蹈教学的影响
(一)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舞蹈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支架式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并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在支架式教学理念支持下的舞蹈教学,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而是将课堂真正交还给学生,其强调学生个人的探索学习,而不是教师一味地进行知识的传授。另外,支架式教学理念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还能够进一步丰富高校舞蹈教学理论内容,增强高校舞蹈教学的科学性。
(二)能够进一步发挥教师在舞蹈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在原有的高校舞蹈教学中,教师将自己所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消化、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个人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的高低影响教学质量,支架式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改变了原有教师掌控整个教学质量的局面,进一步发挥出教师在舞蹈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三)能够改变传统舞蹈教学单一的教学形式
在高校传统的舞蹈教学中,基本教学流程是教师通过言语讲解和动作示范来向学生传授基本舞蹈知识、技能,学生通过动作的模仿和自主练习,将这些舞蹈知识技能进行消化,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整个教学活动模式化、流程化,比较生硬刻板,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思维,也束缚了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舞蹈学习。支架式教学模式下的舞蹈教学增强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师在搭建适合的支架之后能够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索,提升了学生舞蹈学习的自主性,有助于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能够改变传统舞蹈教学的单一教学目标
传统舞蹈教学注重目标实现,学生舞蹈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应对各种形式的考试,忽视了对个人实践动手能力和脑力锻炼的培养,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舞蹈综合素养,也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舞蹈人才的要求。支架式教学理念充分强调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更多的知识,在完成舞蹈学习任务的同时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三、支架式教学理念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一)支架式教学理念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设计
第一,舞蹈认识调查。通过问卷的方式,笔者对某大学体育舞蹈选修课的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到有一半的学生基本了解当代舞蹈运动项目知识,但是有将近四成的学生没有舞蹈基础。第二,教材分析。结合学生舞蹈学习基础和对舞蹈知识的了解,选择《体育舞蹈》作为舞蹈教学主要材料,从舞蹈知识、舞蹈技术等方面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第三,教学目标的制定。高校舞蹈教學的目标主要从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几方面展开,笔者以恰恰舞的第二节课教学为例,其教学目标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恰恰舞的第二节课教学目标
分类 内容
认知目标 能充分了解和熟悉恰恰舞的历史起源及音乐特点
技能目标 通过反复的不断练习,
能进一步完成对恰恰舞基本步的掌握
情感目标 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
并在学习过程中做出积极反应
(二)舞蹈教学支架的搭建
以恰恰舞为例,高校恰恰舞舞蹈教学支架如下图1所示。恰恰舞源自于古巴,之后在移民的带动下传入美洲大陆,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恰恰舞强调胯部的舞动、头部的甩动,同时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前后移动。支架式理念下的恰恰舞教学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教师要向学生讲解恰恰舞的基本理论知识技巧,包括舞蹈动作要领、基础舞步要求等。恰恰舞的音乐节拍是44拍,速度是每分钟29到32小节,要求表演者在四个节拍中完成五个动作,舞蹈的具体节奏是三四步为一个节拍,其他的是一个节拍一个动作,在舞蹈表现的过程中要展现舞蹈动作的力量和速度。第二,恰恰舞基本舞步的教学。恰恰舞的舞步类型众多,以锁步为例,它分为前进锁步和后腿锁步两种,主要节拍点是两拍三个步子,前进锁步走出第一步,一个脚向前移动,脚掌接触地板,表演时舞蹈者的膝盖要伸直。在进行第二锁步时,另一只脚要向前移动,同时脚前掌要和地板接触,膝盖靠着前膝盖,脚尖向前运动。在进行第三步时,需要舞蹈者的后膝盖用力伸直,大腿用力脚掌推着前腿向前运动。第三,恰恰舞的创编技术和方法。恰恰舞是拉丁舞的一种,具有节奏分明、动感强烈的特点,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肢体动作的变化来塑造出各种有难度的造型,展现自己的身姿。恰恰舞的编排在舞蹈日常训练和竞技类比赛中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能够愉悦表演者的身心。为此,在具体的舞蹈表现中,需要结合舞蹈风格、舞蹈特点、舞蹈运动规律来选择适合的舞蹈创编技术,从而有效地彰显出恰恰舞的特点。
图1 高校恰恰舞舞蹈教学支架
(三)教学情境的创设
教师在开展舞蹈教学时,要结合实际创设恰当的舞蹈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在开展教学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课堂学习反馈,提出适当的问题,如“你们之前接触过恰恰舞吗”“有人了解这种舞蹈的风格吗”等。通过引入提问,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恰恰舞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舞蹈课堂教学效果。
(四)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舞蹈学习的独立探索
在舞蹈教学支架搭设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通过支架模式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之前所学的舞蹈知识,更好地激发学生舞蹈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舞蹈学习。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使其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已经掌握的舞蹈知识和舞蹈学习情况,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舞蹈学习方法。
(五)舞蹈教学中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合作
对于学生舞蹈学习过程中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来共同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其更为全面、系统地掌握舞蹈知识,实现舞蹈知识的重新建构。对待同一问题,师生之间的不同理解能够激发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来建构新的知识,形成对舞蹈知识的科学认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学习,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更为全面地获取舞蹈知识,另一方面能够拓展学生舞蹈学习的知识面和视野,深化学生的舞蹈学习。
(六)舞蹈教学效果的评定
舞蹈教学过程中的效果评定包括学生自我评定、教师对学生的评定、集体对学生个人的评定等。在对舞蹈学习和教学效果评定时,教师和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来对舞蹈进行评价。为了进一步提升舞蹈教学效果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教师要引导学生本着正确的思想理念进行评价。此外,评价还需要遵循舞蹈课堂教學的各项细则。常见的评价模式是百分制模式,考核内容包括学习态度、技术测评、舞蹈表现力和舞蹈创编能力。学习态度主要是学生的课堂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舞蹈学习表现;技术测评是指学生对各种类型舞蹈的学习程度;舞蹈表现力是指学生舞蹈动作的精确度、身体舒展程度、情感投入程度等;舞蹈创编能力是指学生对舞蹈的创新性展现。
四、结语
支架式教学思想在高校舞蹈的创新改革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舞蹈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实现学生能动性的舞蹈学习。基于社会发展对舞蹈艺术人才的更高要求,在未来的高校舞蹈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应用支架教学模式,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舞蹈练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舞蹈学习。
(云南工商学院学前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