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兴趣中学习,在乐趣中收获
2017-08-23文言诺
文言诺
寻找目标
在你第一次做一件事之前,你永远不知道你是否會喜欢它,所以你要做的就是一次次尝试,直到寻找到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刚上高一的时候,各科成绩均不出众的我显得十分迷茫,找不到兴趣所在,也没有确立任何目标。课本上诸如“身边的陌生人”之类的研学课题,也没能吸引我太多的注意。
直到后来,我在张淑春老师那里第一次读到了《知识就是力量》杂志。杂志上关于计算机芯片知识的讲解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从那一刻起,我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张老师见我如此喜欢电子科技,便将每个月的杂志都拿给我阅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知识越积越多,想要亲自动手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恰好此时,张老师推荐我参加北京化工大学开设的暑期电学物理实验课。在那里,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从未涉及的电学知识,明白了多种研究方法和技巧,亲手操作了只能在课本图片上看到的设备和器材。
一天又一天,我享受着动手制作的快乐,热衷于解决遇到的难题,体会着制作成功后的满足感。这一次,我终于找到了自己喜爱的事情。后来,我的作品《基于zigbee物联网的烟雾检测报警器》在北京市第十六届中小学金鹏科技论坛活动中获高中组二等奖。同年,在跨区研学交流中,受到中国石油大学张万松教授的启发和指导,我开始研究“爬楼旅行箱”这个课题,并凭借该项目获得了第36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和昌平区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想人生需要你自己去赋予意义。通过科普阅读和研学课程,我找到了属于我的意义。
坚持不懈、迈步不止
“我发现生活就俩字:死磕。攻课题、项目,做什么都是死磕。”这句话是北京化工大学的尹亮教授在我成功完成了Wi-Fi遥控车的制作课题之后对我说的。
Wi-Fi遥控车具有复杂的双面电路结构和多层电路板,以及几百个需要组装的电学元件和数十条错综复杂的导线。在进行制作的一个多月中,我需要对着一张张电路图进行千百遍的勾画分析,焊接工作累到我手发麻、眼泪直流,还有令人崩溃的调试与修正,这些过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其间,我不止一次由于细微的疏忽,甚至是勾描电路图时多出的一笔,导致整个作品前功尽弃,不得不重新开始。一次次的失败让我对自己恨得咬牙切齿,想要砸东西的冲动就顶在胸口。但我告诉我自己:“既然对教授夸下海口,选择了最难的课题,就要弄出个样子来,不能服输。”每天当我带着遗憾或是不满结束课程之后,我都暗下决心,下一次一定会做得更好。
幸运向来眷顾有恒心的人。在经历了一个多月、每天连续15个小时的制作之后,我终于看到遥控车在手机的指挥下行动自如。那一刻,我内心的喜悦实在是难以言表。那一瞬间,我便明白了“两弹一星”试验成功时科学家们的心情。那种骄傲、狂喜和感动,真的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回想起参加第36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前,中国石油大学张万松教授和我校张淑春老师几次坚持留在实验室,整夜为我们调试作品和准备答辩;想起和同学一起在凌晨5点赶到学校,测试烟雾传感器的软件……这一桩桩、一幕幕使我明白,在研究和学习中,坚持永远是最重要的。无论是面对繁琐的问卷调查、数据采集,还是理解新知识、攻克技术难题,只有坚持不懈、迈步不止,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收获成果
当我拿到北京工业大学自主招生B面试试题时,我忍不住笑了。
摆在我面前的万用表、电路元件、芯片放大器等,是我在北京化工大学的研学课程上便已熟知的电学设备。这一刻,我真是万分庆幸自己曾经在研学课程里学习过相关的内容。于是,在轻车熟路的操作过后,我信心满满地完成了考试。最终,我以B面试前两名的成绩拿到了降分至一本线并免试录入北京工业大学樊恭烋荣誉学院的资格。
在接到录取通知的时候,我仿佛再一次看到自己坐在北京化工大学电学实验室里摆弄着电焊和元件的场景。那时埋下的种子在不经意间破土而出,长成了一棵大树,帮助我在求学之路上登上了第一层台阶。
停下来回头看看,我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知识就是力量》这类科普杂志和书籍,变得热衷于阅读和了解新知识。感谢《知识就是力量》杂志,让我找到了人生的奋斗目标。感谢母校昌平区二中搭建的面向高校的合作平台,以及张淑春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因为有你们,我才能在自主招生选拔中脱颖而出,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