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元素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2017-08-23顾敏毓
顾敏毓
【摘要】戏剧是综合性的艺术,与语文教学有着许多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通过教学实践寻找“戏剧元素”与“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联结点,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可以融入多种“戏剧元素”:用“戏剧游戏”把学生引入课堂情境,用“角色扮演”帮助学生真情朗读,“即兴创作”以读促写,“定格照片”促进深度阅读,等等。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融入“戏剧元素”不仅可以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而且促使了阅读方式的转变,也有益于读写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戏剧元素 低年级阅读教学
“教育戏剧”通过扮演和戏剧游戏来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习,其目的是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学习的主要方式是体验。教育戏剧与语文教学有着许多密不可分的联系,将“教育戏剧”的元素融入语文教学中,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所提及的“戏剧元素”均指“教育戏剧”范畴内的“戏剧元素”)
一、实践:寻找“戏剧元素”与“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联结点
近年来,笔者尝试将戏剧元素融入低年级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回头纵观,颇有心得。
(一)戏剧游戏,引入情境
戏剧游戏不是普通意义上能够活跃课堂气氛的普通游戏,而是能够促进语文教学有指向性的戏剧游戏。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低年级的老师就可以在课前、课中安排一些带有戏剧元素的小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情境。
如,在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课文《三个小伙伴》的教学中,课前笔者安排了一个暖身游戏“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选出一名学生面向墙壁,担任发号施令者。班上其他学生在教室后排的空间里自由跑,直到发号施令者喊“停”,学生们就静止为小野猪、小象或小袋鼠的样子。如果发号施令者喊:小野猪。那小野猪必须保持不动,其他孩子恢复跑动。再一次喊“小象”时,学生们就静止在“小象”的位置……如此反复,让游戏继续下去。
“小野猪”“小象”“小袋鼠”是课文所描写的三个主人公,这一指向教学内容的暖身游戏能够为课堂教学营造情境,还让学生在戏剧游戏中不断地想象和扮演。不受时间、空间和思维的限制,学生的情绪被充分调动,创意十足。
带有指向性的戏剧游戏,解放了学生身体、释放了天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为课堂活动做好准备,给一成不变的课堂引入一股清泉,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内容的乐趣。
(二)角色扮演,真情朗读
低年级是朗读训练的起步阶段,学生的朗读与理解是相辅相成的,理解可以提高朗读,朗读可以加深理解。“角色扮演”是最常见的戏剧手段,如果将“角色扮演”和朗读教学结合起来,则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角色扮演”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的情境。学生可以通过角色的扮演,获得角色的思维。如:在《美丽的丹顶鹤》教学中,笔者在教学中采用“静像”游戏,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学生个人或几人组合,在台上展示出几种丹顶鹤的姿态。
师:小朋友们,看看这些丹顶鹤的姿态,我们先请小朋友来读读写丹顶鹤姿态的句子。
教师拍拍“丹顶鹤”:丹顶鹤们,你们注意听哦!他们有没有把你们的样子读出来?(2~3名生读)
师:小朋友们,他们有没有把丹顶鹤“引吭高歌”的样子读出来啊?(贴词)
生:没有,我会这样读。(生读)
师:是的,引吭高歌就是像它这样拉长了脖子,放开嗓子放声歌唱。
师:丹顶鹤还有哪些姿态呢?能不能通过你的肢体表现出来?
(生展示、朗读)
……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学生不再只是读者,而是置身在情境中的“丹顶鹤”,当学生充分走进文本,化身其中,学生的情感乃至生命都会沉浸到文本中,那他对文本的理解不会只浮于表面,朗读也不会空洞做作,而是真正带着理解、带着真情实感走进了文本。朗读可以充分地、创造性地彰显文字内在的魅力。
(三)即兴表演,以演促写
“即兴表演”是一种不需要剧本,也可以不用道具的戏剧表演形式。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灵感,在舞台上互相合作,即兴地创造出戏剧。原始的创作灵感不经雕琢,全凭想象力。
二年级下册《会走路的树》,当读到“小驯鹿让小鸟停在他金色的角上,向自己的家快步走去”,课文便戛然而止。学生们意犹未尽,我顺势建议学生们进行“即兴表演”。
学生们很快就动了起来,他们分组将这个故事进行了精彩的演绎。有的学生突发奇想:小驯鹿将小鸟装在盒子里,把它当成给老驯鹿的生日礼物,给了老驯鹿一个大大的惊喜。有的学生很有创意:当小驯鹿带着小鸟回家后,老驯鹿激动万分,执意要把小鸟留下,于是父子俩就在树上为小鸟精心造了一个温馨的家,从此它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学生们想象的故事都别具一格。
笔者建议学生们及时把自己创作的“戏剧”写下来,很显然,有创意的文章一定是有生命力的。
学生们都拥有“即兴表演”的潜能,“即兴创作”给了学生足够的想象时间和空间。在想象中,学生有了一个更为丰富奇妙的世界,学生的个性体验与独特感受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与彰显,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追问: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运用“戏剧元素”的意义
(一)“戏剧元素”可以让学生畅享阅读的趣味
“趣味性”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着眼点。“戏”有游戏的意思,“剧”也包含嬉戏的意思。戏剧对学生来说就是游戏。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接受的复制式教学,使原本有声有色的阅读变成了无趣的共性行为。而“戏剧元素”的加入能让学生们感受游戏的快乐。“戏剧”还可以解放学生身体、释放天性,让一成不变的语文课堂趣味盎然,丰富了课堂教学,学生发自内心地亲近语文、喜爱语文。戏剧活动中学生的感性和理性得到融合,学生们在角色扮演以及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身心的愉悦。
(二)“戏剧元素”可以改变阅读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戏剧元素”可以改变我们的阅读方式,用戏剧的手段来帮助语文教学,戏剧元素成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课堂成为组织教学、实施教学的活动平台。将静态的教学转为动态的教学,变固定的课本为灵活的探索实践,让学生的阅读从平面走向立体。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走上“舞台”的主角,学生有机会参与、分享、互动,增强了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和有效性。它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又能使他们充分发挥想象。阅读不单单被描述成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是一个与学生密切结合的实践过程。戏剧让学生置身其中,以自然的方式学习语言。不断地吸纳、总结、运用新的阅读方法,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实现真正的阅读体验,完成了自我意义的建构。课堂充满了持续生成与转化,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课堂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场”和“生命场”,学生真正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有了思索感悟的机会与时间。
(三)“戏剧元素”可以促进读写能力的提升
维果茨基曾指出戏剧是学生学习读写的重要机会。通过戏剧可以发展情景语言。学生从角色扮演中,获得了不同的学习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中学会不同的情境表达。它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意义,变固定的文本为活的探索实践,又能發挥想象,不仅理解字面意思,而且能够深入了解文字背后的内涵。在戏剧中,学生必须运用阅读策略,从而更清楚自己的角色。不知不觉中,学生培养了情感,提升了能力,让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得以充分体现,提升了读写能力。
将“戏剧元素”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学生解放天性、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给语文课堂引入一股清泉。它打开了阅读教学的另一扇窗,让语文课堂充满灵性与智慧。
【参考文献】
[1]刘哲君.教育戏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2012年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论文,第73页.